星期六, 23 11 月, 2024
spot_img

爱的颂歌系列证道之五——爱是恒久忍耐(二)

经文:哥林多前13:4-8“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正文:


爱是恒久忍耐(二)



神是全然圣洁、公义、光明、良善的神,而我们却是罪人,我们的罪冒犯、得罪神,使祂失望、难过,甚至愤怒和忧伤。我们的罪使上帝不喜悦我们、厌烦我们。我们之所以仍然活着,而且蒙受祂的恩典,活在指望当中,那是因为神没有因为人有罪而放弃爱罪人。可以说,我们之所以活着有指望,不是因为神是一位公义的神,而是因为祂是爱我们的神。

上帝的公义:因为我们有罪,所以,我们应该为自己的罪付出代价,就是死亡。(罪的工价就是死。)(关联词是:“因为……所以……”

上帝的爱:虽然我们有罪,但是因为爱我们,而担当了我们罪的刑罚,就是死亡,使一切信祂的,不知灭亡,反的永生。(关联词是虽然……但是……

为了更深刻地理解神是怎样对我们的,以让我们明白我们应该怎样彼此对待,我们需要深入理解上帝面对罪人看似充满了矛盾的情感反应:不喜悦罪人却又爱罪人。上帝一方面恨恶罪人的罪,厌烦我们,不喜悦我们大多数时候的生命表现,另一方面祂对我们的爱又从来没有断绝过,祂的爱又是绝对的。神对罪人的情感可以总结为:又爱又恨,爱恨交加。
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拿地上的父亲面对浪子的心态来做一个类比。
一位正直的父亲不喜悦自己的儿子挥霍钱财、不思进取,甚至走向道德败坏的深渊。父亲因为儿子充满了忧伤、愤怒和痛惜,但另一方面,他又无法割舍对儿子最深沉的爱。儿子的表现让自己失望和丢脸,也伤害了自己,但父亲并没有从情感上彻底离弃儿子,一直都在盼望儿子有一天能够浪子回头,走上正路,不再沾染歪门邪道,以至于最终不会成为他人的祸害以及葬送掉自己。
从一个父亲面对自己的不肖子复杂而纠结的心态,我们可以去体会上帝对远离祂、悖逆祂、抵挡祂的罪人的复杂心态。

事实不是“神喜悦谁,神就爱谁”,而是“神竟然爱着祂所不喜悦的罪人”神对罪人的爱是无条件的:不是——因为我们有义,所以神爱我们……而是——神是在我们不好、不认识祂,不爱祂、以祂为仇敌的时候就爱了我们。神是在我们与祂为敌、冒犯、得罪了祂,亏缺了祂的荣耀的情况下,就毫不保留地爱了我们。


“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祂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约翰一书4:10》

祂对我们的爱是无条件、无前提的。但是,我们对神爱我们的方式的理解往往有偏差。也许我们曾经以为:如果我改变了,变得更好了,神就会更爱我了。如果我软弱了,神对我的爱也会减少了。我们误以为神对我们的爱是随着我们表现的好坏而增减的。

这种对于神的爱的理解并不符合神的自我启示。神对罪人的爱是:虽然你不好,我仍然爱你。我对你的爱不是你的良好表现赚来的。不管我们怎么自我感觉良好,按照上帝绝对的圣洁公义标准,我们都只能承受我的愤怒。但是因为我爱你,所以,我让我的爱子来担当了你的罪孽,只要你信我的爱子,我就无条件接纳你。我对你的爱一直在你身上,不增不减。我来,不是呼召生命完全的“义人”,而是来呼召生命需要被我的恩典所更新,也愿意被我所更新的人。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

所以,我们不要以为“如果我变好了,神就爱我了”,而要相信“因为神爱我,所以,我能够变好;只要我把自己交给祂,祂就能医治我,使我变好”。
事实并不是“如果我胜过了我的罪和软弱,神就更爱我了”。而是“因为神爱我,要赐予我恩典,所以,只要我愿意把生命交给祂,我就能被祂改变,我就能胜过罪和软弱,我也能讨祂的喜悦”。


对于“神无条件爱罪人”的说法,可能有些人会表示质疑。理由就是上帝最终要刑罚那些不信祂,拒绝祂的人,为不悔改的罪人预备了地狱的永火,这些人最终的份就是在地狱里的哀哭切齿。难道对这些会灭亡的人,上帝也爱他?从一个人最终会被毁灭这个角度说,谈神对他的爱,有什么意义呢?

也许,我们会感觉:当我们强调上帝对我们的爱是无条件的时候,就好像我们是忽略了上帝的公义与圣洁之属性一样。

面对这个疑惑,我们需要回到神的“爱”的原初定义。

爱(agape)是指寻求所爱对象的最高利益。所谓神对罪人的爱是无条件的,是在说,神对每一个罪人,包括那些行事与祂为敌的坏人、恶人,从来都只怀着一个基本的希望和动机,就是期待他们最终能够从恶道上转回,回到义路和正道之中,以至于得着生命,得着祂的赐福。每一个人,无论他实际上如何,神都希望这个人最终能够得到祂所赐的平安。祂永远都是一位乐于赐福与人的神。

耶利米书29:11》:“耶和华说: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

确实,虽然神无条件爱着世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最终都能有一个好结局。如果有人拒绝祂的救恩,就像一个溺水快要淹死的人,拒绝向救他的人伸手一样。神把救恩摆在我们面前,如果我们拒绝它,就是拒绝神自己。我们拒绝赐予我们生命的主,就是在毁灭自己。每一个人最终的毁灭都不是因为神不爱祂,而是因为他选择拒绝神,选择离开主的面和祂权能的荣光,选择去到一个完全没有神荣光所在的地方,就是地狱。


上帝恨恶(不喜悦)人的罪,却爱罪人。
上帝爱罪人(世人),但不是每个人最终都能够得救。

既然上帝没有因为不喜悦我们而放弃爱我们,那么,我们彼此之间,也不能因为不喜悦彼此而不彼此相爱。即使我们不喜悦或者反感一个人,因为他被自己看为不好或者对自己不好,我们也不能放弃爱他。
爱一个我们所不喜悦的人,并不意味着要在是非对错的道理上认可他一切的缺点与软弱,或者否认他的过错与罪恶。爱他,是在他即使有缺点、软弱、过错与罪恶的时候,在你不喜欢他的时候,仍要去爱他。
上帝命令我们要爱人如己。
我们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呢?虽然我们并不喜欢自己身上的缺点、软弱,尤其厌恶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和罪过,但我们却从来没有因为自己讨厌自己的某些方面而放弃爱自己。我们对自己的爱从来不会因为对自己某些方面不满意或者失望而消失。我们对自己的爱始终在那里,不增不减。我们对自己的爱是没有前提或条件的爱。我们是在对自己的“恒久忍耐”中爱着自己。
既然我们这样对待自己,那么,我们也应该这样对待别人:不因为不喜欢别人的一些做法、性格、缺点,或者厌恶别人身上的一些过错与罪恶而不再爱对方。
就算你不喜欢一个人,你也要爱他。上帝就是这样对待我们的,而我们自己也是这样对待自己的,所以,我们也应当这样彼此对待。如果神爱我们的前提是我们很好,一直蒙祂喜悦,那么我们将永远不能被神所爱,除非你否认自己是罪人。
神怎样对待我们,我们也应当怎样对待别人。神对我们的爱没有条件和前提,我们对人的爱也应当没有条件和前提。如果我们付出爱的前提是对方的表现很好,或者对我很好,让我满意,那么,我们这个所谓的爱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爱,因为真正的爱,从神而来的爱是以希望对方能够得益处,能够蒙福作为动机的爱,不是以对方的表现为前提的。有前提的爱本质上是一种寻求自我感觉的满足为目的的情感,这种情感本质上是一种自我中心的自私的情感。这种以自我满足为目的的情感,根本就不是圣经所启示的爱。
爱是永不止息,这就意味着从神而来的爱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具有持续性。但我们出于肉体的所谓爱却是短暂而容易消失的情感。事实往往是:今天我看你挺好的,所以我就爱你,明天我看你不好了,所以我就不爱你了。从前我不了解你的时候爱你,如今我对你知根知底,把你看透了,我就不爱你了。当我们彼此靠近,互相熟悉了之后,我们的爱会随着好感的消失而慢慢失去。
作为罪人,我们彼此之间根本就不可能长久保持那种彼此喜欢和满意的状态。一旦我们彼此更加地熟识和了解,近距离相处之后,我们会因为彼此看不惯对方不好的方面而彼此厌烦,而从前那种所谓“有爱”的和谐关系就会慢慢消失。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怪异现象:我们的爱仿佛只能针对那些离我们很远的、对我们来说很抽象的人。我们不能去爱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的,离我们很近的身边人。我们不能爱熟人,只能“爱”陌生人。我们不能爱那站在我们面前的活生生的人,而只能去爱那些自己幻想中的抽象的人。我们不能爱罪人,只能“爱”无罪的耶稣。但神也接着使徒约翰的口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切实地爱一个个具体的罪人,我们也不可能真正是在爱祂。

《约翰一书4:20》:人若说,“我爱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有古卷作“怎能爱没有看见的神呢?”)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里一位叫霍赫拉科娃的太太的例子对东正教的一位长老倾吐自己的困境:“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很爱人类,我对别人充满了爱心,我幻想着抛弃一切,要去当护士。任何创伤、脓疮都不会使我害怕。我会亲手去包扎,去清洗,我可以看护那些痛苦不堪的病人,我准备亲吻这些疮疤……可是我也设想,我要怎么长久忍受这种生活呢?假如有一位病人,我为他清洗伤口,他非但不知恩图报,反而用种种任性的言行来折磨你,对你充满爱心的服侍不加珍惜,不予重视,冲着你大喊大叫,提出粗鲁的要求,甚至向上司告你的状,那时候怎么办,爱还能不能持续下去?我还没有走出去服侍人,就已经心惊胆战地预料到:如果说有什么东西能使我对人类这种付诸实践的爱立即冷却下来,那就是忘恩负义。一句话,我付出了爱是期待得到报答的,或者你夸将我,感谢我,用爱来报答我的爱,否则我不可能爱任何人。”
长老回答她说,有一位上了年纪的医生,是一个聪明人,跟你跟我说过完全一模一样的话。他的话带着玩笑的性质,不过却是带着忧伤的玩笑。他说,很奇怪,我觉得自己很爱人类,也忧国忧民,但是我对整个人类(或者一个群体)爱得越深,却对个别人,也就是一个个单独的人,爱得越少。他说,我往往在头脑中幻想着要热情地为人类服务,为了他们也许我真的愿意走上十字架,假如突然需要这样做的话。但是经验证明,我无法跟任何人在一个房间里待上两天。只要看到别人接近我,他的个性会压抑我的自尊,束缚我的自由。不出一天,即使最好的人,我也会恨得要命,恨这个吃饭吃得慢,恨那个伤风了不停地拧鼻涕。他说,只要别人稍稍招惹我一下,我就会成为他的仇敌。
长老又对这位太太说,很抱歉,我不能对你让你感到高兴的话,因为比起停留在头脑中幻想的爱,积极的爱,就是面向一个个具体而有毛病的人的爱,就是一件很残酷而且让人望而却(退)步的事情了。幻想式的爱渴望迅速获得成功,满足了自己,也引起众人的注意,只求引起大家的注意和喝彩。至于积极的爱,面向每一个单独的人的爱,则是一件要求用毅力和忍耐去付出代价的事情,那是一项工作,也是对你忍耐和毅力的考验,对我们来说,甚至就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我们大多数情况下也和这位俄罗斯贵族太太和医生一样: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很有爱的热情,但是我们却只能把爱的热情放在了那些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远,对我们来说很抽象,不熟悉的人身上,因为我们对他们表达爱,不需要面对自己心中所面对的一些情感挫折和情感煎熬。我们很容易去对不熟悉的弟兄姊妹说:“上帝爱你,我也爱你,愿上帝祝福你”。但是,面对一个你很熟悉和了解的肢体,在我们彼此有意见、看法甚至怨言的时候,我们很难真诚地对他说“上帝爱你,我也爱他,愿上帝祝福你”了。
当我们去深入体察自己与身边每一个人的关系的真相,我们会感到很绝望:最开始,我们是对别人感到绝望,我们抱怨别人作为信徒,没有活出基督的样式。我们心中常常盘旋的是别人的不好,以及对我所造成的冒犯和伤害,以至于我们甚至可能在祷告中向神控诉别人对我们的亏欠,希望神的公义在别人身上彰显。(我们敢向上帝祈求按照公义对待我们吗?我们不敢,而只愿意向主求饶恕和怜悯。)
如果控诉就是我们面对一份不和谐关系时的方式和态度,那么,我们心里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安慰和平安。除非圣灵光照我们,让我们看到:对我们来说,真正可怕的,我们真正应该感到绝望的理由,不应该是别人的顽梗与“无可救药”,而是我们自己的无可救药。

作为基督徒,我们不仅对不信主的人的爱少得可怜,就是对我们的主内肢体,我们的爱也少得可怜。我们对自己生活中那些离我们最近的人,那些每一天都与我们打交道的人——我们的家人(父母、儿女、配偶)、朋友、邻居、同事、同学、同工,我们的内心几乎没有真实的、经得起考验的爱。我们总是倾向于去专注于别人的不好,以及对我们的不好,还因为专注于控诉别人的错误而自我称义,认为自己比他们更好。我们看不到自己在爱里的一贫如洗。我们看不到一个可怕而让自己绝望的真相,那就是:并不是对方的错误让我们不能爱,也不是对方的错误要为我们的不能爱来负责,而是对方的错误将我们自己灵性生命的贫穷和可怜,我们爱里的一贫如洗的可怜光景真正显明了出来。我们不能爱的原因并不在于别人有错误,而在于我们的自我中心的生命模式:我们一直以来所追求的就是自我情感的满足,而不是别人生命的真正益处。我们对别人灵性生命的需要漠不关心。如果我们已经摆脱了自我中心,而在以神的爱来对待对方,那么,我们面对他们的错误和过犯,我们就更应该去看到他们的错事背后所显现出来的生命需要,看到他们对神恩典的需要。如果我们摆脱了自我中心的生命模式,那么,我们对别人错处的反应不应该是控诉,而是代祷。

我们的爱太少,或者几乎没有爱,不是因为我们所面对的罪人太败坏、太可恶,太不值得我们爱了,而是因为我们对主的爱太少了,是因为我们的自我(肉体)太强大了,更是因为我们愿意彻底向着十字架死去的决心太小了。我们对神到底是怎样爱了我们,祂怎样忍耐、宽容和饶恕了我们对祂一切的亏欠,对这个恩典默想得太少了。
无可否认:罪人爱罪人,是一件无比艰难的事情,艰难到这样一个地步,那就是几乎不可能。
面对上帝爱的命令,我们根本没有爱的能力。如果我们足够诚实,面对上帝,我们只能对祂说:“主啊,我真是苦啊!我没有能力去爱,我没有办法去爱。面对一个个我从肉体上感到不喜欢,甚至反感的罪人,作为罪人的我根本爱不起来。”
当我们因为没有能力爱而向上帝呼求的时候,上帝不会问我们“你能不能爱“,而要问我们“愿不愿意爱”?
我们没有能力爱,这是事实。但是,在人所不能的,在神是凡事都能。关于爱,我们最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并不是自己能不能的问题,而是自己愿不愿的问题。如果我们愿意向着肉体的感觉死去,愿意让自己的自我死在十字架上,那么上帝就会透过我们的生命来彰显祂的能力和恩典。
神就是爱,如果越渴慕神,我们就会越渴望去爱,就会在即使承受痛苦和面临情感的煎熬的情况下,也不会放弃自己爱的使命。

《约翰一书4:16》“神爱我们的心,我们也知道、也信。神就是爱,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神里面,神也住在他里面。”

我们想要追求爱的愿望越强烈,我们就越行走在神的心意当中,我们就更多地住在神里面,主的灵也更丰满地住在我们里面,直至最后完全充满我们的生命。
假如我们因为想要爱主,就算自己在去爱的过程中受到了伤害也不愿意放弃爱,就是说,假如为了爱神和爱人,我们甘愿忍受伤害,那么,我们最终会发现,里头的伤痛没有了,却有了更多的爱。因为当我们追求爱的时候,就是在追求主自己,也是让祂更丰满地住在我们里面,最终,是神的爱医治和安慰了我们。
有人说:“相爱的夫妻不是从不吵架,而是吵架了还能走一辈子”
“朋友就是把你看透了,还愿意和你交往的人。爱人就是把你看透了,还愿意爱你,和你一起生活的人。”
作为基督徒,我要说:弟兄姊妹们,我们能够彼此相爱,这并不是因为我们之间从不会发生矛盾、冲突和不愉快,从来不会有伤害与被伤害、得罪与被得罪的事情发生,而是因为,虽然我们之间也有矛盾、冲突,不愉快,以及彼此伤害和冒犯的事情发生,但我们仍然愿意顺服主的命令,彼此相爱。
虽然我们的罪使得我们彼此伤害,但神的爱又使得我们彼此遮盖、彼此忍耐。
“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彼得前书4:8》(遮盖罪恶不是否认罪恶,不是颠倒是非黑白,而是不因为有错误和过失,不因为一个人犯了罪就不再爱他。)


所属主题
廖悯 眼中瞳人
廖悯 眼中瞳人
你在他眼中最宝贵。他看你为眼中的瞳人。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