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自然科学家季米里亚捷夫说过:“一切学科你都要知道一些,但是有些学科你要知道其中的一切。”此言精辟地揭示了阅读的博精相兼原则的理论实质。
广博与精深,略读与精读,是阅读求知过程中的两对矛盾。面对浩瀚无际的知识海洋,阅读者只有合理地处理“博”与“精”的关系,才有可能具有阅读的战略眼光,而阅读者只有掌握了略读与精读的技巧,才有可能遵循阅读的博精相兼的原则。
1.运用阅读的博精相兼原则,重在处理广博与精深的关系
广博是精深的基础,博学是专攻的前提。古人十分重视博学的重要性,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博学于文”的主张,宋代理学家朱熹进一步指出“博学为天地万物之理”的观点,清代学者唐彪则作出“必读尽天下书,尽通天下事,然后可放笔为文”的论断,现代人对于博学的重要性更为重视,鲁迅先生就说过:“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道从或失之偏,广然后深,博然后专。”……在某一门学问上取得成就的人,总是阅读面广泛,知识量丰厚者。
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虽然人的智力不能把所有的学问都掌握,而只能选择一门,但如果对其他科学一窍不通,那他对所研究那门学问也就往往不会有透彻的了解。”这句话精辟地阐明了广博的知识面对成才的重要意义。
精深是广博的结果,专攻是博学的目的。如果阅读者一味地追求广博,而忽略了精深,那么即使穷尽其一生的精力,也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明代思想家王廷相认为:“君子之学,博于外而尤贵精于内。”丹麦有一句谚语说:“聪明人接触各种知识,但却是从精通一门来认识世界的。”这些话强调的就是“精深”与“专攻”的重要意义……
总之,现代人的阅读,应在广博的基础上力求精深,应在专攻的指导下力求博学。初学要广博,再读则求精深,扩大知识面,越广越好,选择主攻点,越专越好,这便是阅读的博精相兼原则的理论实质。
形象地说,现代人的知识结构应该是一个以自己的专攻方向这个“焦点”为圆心,以自己的阅读时间与能力为半径,画一个圆。这样,广博的知识有了“中心”,有了限度,专攻才有保证,才有可能提高,一言以蔽之,广是深的基础,精是博的方向。
广博与精深是相辅相成的,只广不深,则流于浅薄,只精不博,则失之孤陋。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里借法利亚长老之口说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
在我罗马的书房里,我将近有5000本书。但把它们读了许多遍以后,我发觉,一个人只要有150本精选过的书,对人类一切知识都可齐备了,至少是够用或把应该知道的都知道了。我把生命中三年时间用来致力于研究这150本书,直到我把它们完全记在心里才罢手。
先是读5000本书,这是博览;而后精选150本,用三年的时间专心致志地读,直到“完全记在心里才罢手”,这指的是精读。大仲马借书中人物的语言,形象地阐明了阅读过程中广博与精深的关系。现代人如果能像大仲马所说的那样去阅读,自然可以处理好广博与精深的关系,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2.运用阅读的博精相兼原则,必须掌握略读与精读的技巧
一般地说,广博的知识,大多来自阅读者的略读,而精深的知识,则都是来自阅读者的精读。
现代人的阅读,在处理好知识的广博与精深的关系之后,就基本上掌握了博精相兼的阅读战略。但是,战略意图的实现,总有赖于具体战术的合理运用。略读与精读,即是实现博精相兼的阅读战略的两种具体战术。博精相兼的原则告诉我们,阅读要处理好广博与精深的关系,具体到一本书,就是要处理好略读与精读的问题。
任何一本书,就其内容而言,其各部分总不会同样重要,对读者来说,也不会一样有用。据统计,一般科技书籍,其精华部分只占全书的25%。因而,无论从客观上还是主观上,阅读者都有必要处理好精读与略读的关系。
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说过:“善读书者,曰攻曰扫。攻则直透重围,扫则了无一物。”其中的“攻”指的就是深入钻研,即精读;“扫”指的就是广泛博览,即略读。现代人在阅读时,就要既善于“攻”又善于“扫”,合理地处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
略读的对象是书中较次要的章节,由于它们同书的主要内容关系不大,阅读者要采用快速阅读的方法,不仅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而且可以几页几页地翻阅。这种“走马观花”式的阅读,主要是为了获得面上的了解,其特点是花费时间少,获得的信息量大。
据王粲《英雄记钞》记载,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这里的“观其大略”,即是指略读的方法。……
但是,略读只能使阅读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略读虽然可以“一目十行”,进行快速浏览,但却无法保证阅读的质量。阅读要博而不浅,精而不杂,因此,阅读者在采取必要的略读方法时,还应采取“攻”的方法,“十目一行”地去阅读。
精读的对象是书中的主要章节,对这些章节,阅读者要不惜花费较长的时间,深入钻研,达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境界。培根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可以囫囵吞食,个别的书必须细嚼慢咽,充分消化”。
具体到一本书而言,其也存在着“一尝”或“吞”下的部分,存在着“咀嚼消化”的部分。对于那些“一尝”或“吞下”的部分,阅读者不妨“一目十行”进行略读;而对于那些“咀嚼消化的”部分,阅读者就应当“十目一行”,进行精读。
关于精读,朱熹有段话颇能给人启发:
好学读书,须是耐烦细心去体会……今日去了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得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使粗心大意不得。
如此阅读层层深入,步步进逼,句句钻研,字字推敲,反复琢磨,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这确实是掌握文章要领,探明文章主旨的有效阅读方法。
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略读与精读是对立统一,密不可分的。阅读者不可将略读与精读截然分开,而应该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略读中牢记精读,精读时不要忘记略读。
茅盾曾强调“重要书至少要读三遍”,第一遍先粗读,领略其大意;第二遍对其精读,仔细体会其要旨、技巧;第三遍重读其中精彩部分,以便牢记其精华。这种读书的方法,极为巧妙地将略读与精读结合起来,既加快了阅读的速度,又加深了理解的程度。……
古语云:“不通百经不能治一经,不通一经不能治百经。”“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博而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坚持阅读的博精相兼的原则,可以使阅读者节省不少时间和精力,避免走冤枉路,从而使其能够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的阅读效益。
[本文摘编自《阅读策略与技巧》,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点击封面 ↑ 即可购买
欢迎关注备用号:
↙ 点击阅读原文,进店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