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柯,陕西师大附中语文教师,《中国教育报》2014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之一,《教师博览》签约作者,《教师月刊》专栏作者,系2012中国“年度教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教育培训中心特聘教师,陕西师大文学院硕士生导师,曾在全国数十种报刊发表过文章,主编各类读物40余种,新近出版教育随笔集《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华东师大出版社“大厦书系”)。 2012年初,因为教育“万言信”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共鸣和全国范围的教育大讨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后该信被提交国家“两会”,成为底层社会呼唤教育改革的洪声。
我经常被一些人批评为“太理想主义”,事实如此,理念世界和经验世界真的相差很大,你个人的理想可能在八楼了,可现实还在地下室,为了某种价值的实现,你只能从自身开始。因为这个国家太大,也太老旧,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太多,对现有的教育,你不能完全指望它全面地自上而下地大动干戈。在现有的国情基础上,就是有了好的制度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需要个体的担当,因为人性是制度的土壤。
我认为,当一个人对外界无能为力的时候,他有三种选择:
一是顺应社会,放弃自我,趋利避害,犬儒化生存;
二是混吃等死,希望别人去改变,自己看热闹或搭便车,当然也不排除搞个血馒头的可能;
三是从自身做起,克服恐惧,自我救赎,逐渐放大自我的光明,谋求某种改变的可能。
我认同的是第三种选择。中国教育,正是因为有无数依然默默坚守的人和在压力下逆风飞扬的人,才给我们一些安慰和希望。
在谈论教育问题的时候,我们一些教师总是怪罪体制,似乎自己是一个受害者,其实,只有每个人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就是体制,才能真正引发改变体制的逻辑力量。
从我自身的思考和实践来说,我觉得有这么几条路子:
01
首先是读书
其实我工作后相当一段时间缺少职业认同,对教育问题缺乏思考,在惶恐、紧张、迷茫、挣扎中走了好些年,当初只想着把课教好,让学生考出好成绩就行了。当我连续带了五届高三,发现许多孩子到高三已经长成病孩,成了空心人,他们被“成功学”毒害、被应试教育摧残,而我对他们也无能为力。
于是,我想到了读书,而孩子们时间有限,我就想自己先读起来,带动他们,并且不断写作读书笔记,先后写完二十多个本子,渐渐觉得自己的课堂有了底气,越来越自由,越来越不拘一格,也影响到许多孩子。
我的“大语文观”逐渐建立起来,“震撼心灵,开启智慧,健全人格”的教育理念也逐渐形成,我的课堂内容不断突破工具化的语文框架,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大事情,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我成长,自我负责,努力成为未来社会的公民。
当然,这样做开始可能会很累,因为等于两面出击,既要关心学生考试还要关注学生成长,但长期坚持后发现,教育教学不仅变得越来越简单,而且越来越美好,自己渐渐逃出那些刁钻古怪、丧心病狂的训练题的围追堵截,学生的成绩不仅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甚至比预想的还要好一些。最重要的是,我发现,自己和学生的教育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也似乎越来越抵达教育的本质,发现存在的意义,你自己似乎变成了教育本身。
阅读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不仅是战胜愚昧无知与贫困的终极武器,也是通往自由的路。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物质世界没有自由,真正的自由只有在精神世界中寻找,中国先贤庄子和俄国哲人别尔嘉耶夫都有类似的观点。通过阅读,我似乎发现了一个更大更高的世界,也似乎有了一个更强大的自我,因为把个体的有限与那个永恒的无限联通起来,似乎有了超越现实荒诞的力量。
对于教师的精神自救,我认为阅读是最重要的途径。
02
其次是旅行
世界很大,而教师由于职业的限制只能长期生活在确定的局限中,尤其是普通教师,长期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单调乏味,最容易引发职业倦怠,所以到了假期,尤其是暑假,我都要出去旅行,尤其喜欢和几位精神对路的朋友一起自驾游,早晨出发,不知道晚上住哪里,这种大致有个方向和计划的“信天游”给人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这就如同我们的生活,无法按照确定的路线,必须学会适应各种变化。
有人说,地球就是一本书,如果一个人长期呆在一个确定的地方,就只是翻开了一页,却没有看到全书最精彩的地方。旅行让我看到异域各样的风情,品尝到各地的美食,增加了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回到课堂上讲一些东西的时候也会更有底气。尤其是,能够有充裕的时间去放松身心也是教师生活的重要福利,这也是许多其他行业所不具备的,它让我找到教师生活的独特乐趣。
我个人最喜欢的就是这两件事:旅游和读书。我认为,旅游是放大身体半径,读书是放大心灵半径,一个人的身心放大了,生命的格局也就大了。
03
第三是写作
写作对于一个教师的成长意义重大,尤其是课后反思以及教育叙事,这是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构成部分,因为精神人格的长进是一辈子的事,对于文科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而言,更是必不可少。
“能写就能教”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不能写作的语文教师教授写作可能免不了盲人骑瞎马的危险。
写作也可以培养自己分辨是非的能力。有人说,教育就是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相统一的活动。
对于教师而言,价值引导需要大量阅读来进行自我的越狱,而自主建构则离不开写作,写作不仅是一种自我的治疗,也是一种自我的重建。
从哲学上讲,生命不过是一个空洞,关键看你往里面填充什么。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而时间是单向的,开弓没有回头箭,如何留住生命的成长,战胜虚无,有多种方式。
我觉得照片是生命外在的留存,它让我们看到生命外在的沧桑与变化;而写作是生命内在的留存,它留下了生命在此时此刻的感受和体验,从这个意义上,写作是真正的生命记忆和生命留存,它可以让我们把变动不居的思想留存下来,并在拓展生命长度和宽度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我们生命的高度。
04
第四,超越应试,教师可以有更大作为
作为语文教师,深切感受到,语文在中学实在是一门很尴尬的课,它实际上不是一门用来考试的课,不仅仅学会听说读写,而是一门特殊的人生课,就是关注思维模式,关系到学生“三观”的建立,关系到人生幸福,可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下,语文也和数理化一样被拉上应试战车,导致语文忽视阅读,强化训练,不断做题,学生人文素养越来越差,甚至导致学生的心灵扭曲。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觉得语文要超越应试,大胆承担起解放孩子、保护孩子的责任,为培养好公民做一点事情,于是我在课堂上大胆推广阅读,把课堂交给学生,利用课前活动让学生大胆开发课程资源,和学生一起分享优秀电影和视频。
柴静的《穹顶之下》我第一时间在高三的课堂上让学生观看,我也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把易中天、余秋雨、俞敏洪、马云等许多大家请到课堂上,和学生分享他们的演讲。
2015年春节前,西安下了一场小雪,刚好是周六补课时间,我抓住机会,把语文课开到了操场上,让学生们好好赏雪玩雪,虽然受到领导批评,但我和学生们依然很开心。有些学生说,12年来首次在课堂上打雪仗、堆雪人,而且是高三。我发出微信后,许多家长看到孩子们如此快乐,也很支持我。
要超越应试,寻找好的教育不仅要勇于突破学校的僵硬管理,你还得和家长的落后观念过招。
记得去年刚带上高三,我给学生补习诸子百家,就是鼓励课外阅读,不布置作业,和2012年一样,结果又被个别家长告到学校,我就进入家长群,和家长辩论探讨,力求取得家长的理解,后来第一次月考,我的两个班考试成绩都是同类班级最好,这样,家长和学校都不再干预我的教育教学,我的课堂自由了,就可以进一步超越应试,甚至可以贩卖一些“私货”,让学生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关注国家当下发生的大事情,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也让学生听音乐、听流行歌曲等,甚至我也可以把语文课让出来,让个别数理化学霸分享他们在数理化课堂上无法展示的个人研究收获。因为我认为,知识是一个整体,文理不能分开,只要对学生成长有用,教师都应该支持,不要仅仅局限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里。
虽然我只代两个班的课,但全年级甚至其他年级都有我影响到的孩子,他们经常到我办公室、到我家里或者在网络上和我探讨一些问题。
我给能联系到的学生和家长都建了微信群,经常把碰到的一些优秀文章推荐给他们,有时也推荐我写的文章,许多家长回复说,他们对教育的看法和对孩子的看法都有所改变。而超越应试的非功利化行为并未影响考试,2015年高考,这两个班112个学生全部考上大学,其中有90以上的孩子考上重点大学,语文成绩也名列前茅。
我认为,教育不能窄化为考试,应该有更重要的内容,那就是生命成长,个体幸福,这些东西都是不能滞后的,因为生命就是你存在的时时刻刻,学习生活的质量也和生命的质量相关,学生学习的所有收获不是那么一个可怜的分数可以量化的,对灵魂的教育才是真教育,生命里面的成长才是真成长。
当然,教师的精神突围和自我拯救还需要与社会各方面以及读书人中价值观对路的朋友多来往,互相学习,抱团取暖,走出自我的封闭和孤独,因为美好的相遇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在和朋友的互动与学习中,互相砥砺,一起向前走去。
记得韩国总统朴槿惠说过:“要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走得远,大家一起走。”教育作为一个公共事业,不仅需要自我的救赎、自我的突围和自我的重建,更需要教师构建学习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
人生一世,终归尘土,就算百年,也不过是历史的一瞬,从无限的时空而言,不管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不过是时间的废弃物,但人是意义生物,是文化生物,如何活出意义,并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保持文化的觉醒,没有空走世间一遭,则需要每个人做出自己的选择。(文章来源:杨林柯 著《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一书。)
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阿信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