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5 11 月, 2024
spot_img

18条使用手机的家规:条条值得细品!

18条使用手机的家规:条条值得细品!


位美国妈妈,在儿子13岁生日那天,给孩子买了一部iPhone手机。同时,这位妈妈给儿子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定下了18条使用手机的规定,并声明,如果儿子做不到,她将会把手机收回。


认真阅读这18条家规,就会发现其中很多道理不仅适用于孩子使用手机方面,而且在这封信中反映出来的一些教育理念,更值得学习和借鉴。




第一条:首先要声明的一点是,这部iPhone手机是我的,是我买的这部苹果智能手机。现在我将这部手机借给你使用。妈妈是不是很伟大?


解读:这是财产权问题。


在西方国家,父母的财产是父母的,和孩子无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理念。


父母给孩子买了生活用品,财产权仍然属于父母,孩子应该感恩


这跟我们的孩子向父母索取天经地义,不给就躺在地上打滚,父母如果做不到,还觉得对不起孩子,真的有着天壤之别。


第二条:我在任何时候都有权知道这部iPhone手机的密码。


解读:这是知情权问题。


不仅仅是由于父母拥有手机的所有权,所以父母才有权知道手机的密码。


更重要的是,13岁的孩子属于未成年人,作为家长应该享有孩子秘密的知情权。


手机作为孩子的社交工具,里面隐藏有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家长有权知道,此时隐私权应该小于知情权。


在国内,甚至发生过未成年孩子以伤害隐私权为名告看自己手机的父母的事情,想想就可笑。


第三条:如果手机响了就接听,这毕竟是一部手机。接听电话时要注意礼貌。如果来电显示是妈妈或者爸爸,你更要接电话。不可以忽略妈妈和爸爸打来的电话,绝对不允许有这种情况发生。


解读:这是礼貌的问题。


手机可以和人交流,当然会涉及社交礼仪。我们的孩子需要注意的,恐怕不只是接电话这一点吧。


具体到父母身上,孩子一定要及时回应父母的关心。


第四条:在有课的时候,每晚7点半要及时将手机交给妈妈或者爸爸,在周末的时候可以在晚上9点交。晚上我们会将手机关机,在第二天早上7点半开机。在给你的同学打电话时一定要尊重别人家的生活方式。如果你希望身边的同学或者朋友尊重我们的家庭,那你首先要从自身做起。


解读:要尊重别人。


在别人的休息时间,尽量不打扰对方。这个,我们很多大人也应该学学啊!


第五条:不准带手机去学校。如果你需要和别人通过手机联系,能打电话就别发短信,这是生活的基本技巧。


解读:不能让手机影响学习。另外,语言比文字更容易交流,沟通效果更好。


第六条:如果手机掉马桶里了、掉地上了或者丢了,你必须对因此而产生的维修或者购买新手机费用负责。你可以割草坪、照顾小孩来挣钱,也可以将父母给你过生日的钱攒起来。上面我说到的情况发生的概率很大,所以你要提前做好准备。


解读:这涉及到财产权、责任意识、劳动获取报酬的问题。


我们从小就知道损坏公物要赔偿,其实,损坏家里的东西也要赔偿。孩子造成了财务损失,要通过自己劳动挣钱补偿。


比如里根总统小时候由于违规燃放炮竹被警察罚款,就是父母借给了他罚金,11岁的他打了半年工才还清了父亲的钱。


这跟我们“儿子犯错老子承担,惩罚儿子老子掏钱”相比,显然更有教育意义。


第七条:不允许使用科技伎俩来撒谎或者欺骗别人。不准用手机说一些伤害别人的话。


解读:做人要诚实善良。


第八条:如果有些话你不想当面、或者在电话上和别人说清楚,不准通过手机来发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表达。


解读:直接沟通是最好的解决问题方式,要勇敢面对,不要回避。


第九条:如果有些事你不能在家里和父母说的话,更不许通过手机发短信、邮件等方式向别人表达。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


解读:父母才是最亲近的人。有问题先自己反思,然后和父母沟通,没有什么事情是朋友可以知道而父母不可以知道的。


第十条:不准用手机浏览色情信息。只能搜索那些你可以在父母面前拿得出手的问题和信息。如果你有什么问题的话,最好当面向人请教,尤其是向妈妈或者爸爸。


解读:未成年人不涉黄,这在任何国家都是底线。


第十一条:公共场合要么关机,要么调成静音放起来。特别是在餐馆、影院或者和别人说话的时候。孩子,你是一个非常懂礼貌的人,不要因为这部iPhone而改变自己。


解读:这是公众场合的礼仪问题。


在公众场所不能影响别人,这是基本的礼仪和修养,手机的使用只是一个侧面。


想想,我们每次开会前,领导总要说一声,关闭手机或静音。其实,这本是我们从拥有第一部手机就知道的基本使用准则,这本是没有手机我们也应该具备的修养啊!


第十二条:不能发送或者接受带有你(或者他人)身体隐私部位的图片,更不能以此为乐。虽然你很聪明,但是有时候会有人诱惑你这么做,我相信聪明的儿子知道如何拒绝这种人。一旦你这么做了,你很有可能会毁掉你的大好年华,甚至你未来的大学生活。网络实际上要比你想象的复杂,有些事情一旦发生了就很难去挽救,尤其是那种能败坏人名声的事情。


解读:告诉孩子黄毒的危害,和第十条有相同之处。


第十三条:不能用iPhone手机录制特别多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其实你根本没有必要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记录下来。好好过自己的生活,这些都会存在你的记忆当中的。


解读:不要成为手机的奴隶。


我们总以为拍下来的风景就是拥有,总以为收藏了文章就等于自己阅读,其实不然。


第十四条:外出的时候把手机留在家里是一种安全而又明智的决定。这毕竟是一部手机,不是你生活的全部,学着过一种不带手机的生活。这样你就会比那些社交控、微博控更强大,因为你能够坦然地过一种没有手机和网络的生活。


解读:不要被手机绑架。


第十五条:尽量下载一些新鲜的或者经典的音乐,不要和你的同龄人一样都听相同的歌曲。你们这一代人对音乐的接触要比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代都方便,所以妈妈希望你能够利用这个机会来拓宽自己的视野。


解读:不能从众随大流,要有自己独特和超前的地方。


这似乎不仅仅是在说手机。


第十六条:时不时地玩一些单词游戏或者脑筋急转弯等益智游戏,这对提高你的智力有帮助。


解读:寓教于乐。


娱乐是人的天性,手机具有娱乐功能,在娱乐的同时,能够对智力有帮助,可以两全其美。这样的理念,同样可以用到其他方面。


第十七条:要对现实生活充满兴趣,注意身边发生的事情,倾听小鸟的叫声,时常出去散步或者和陌生人谈话,要对现实世界充满好奇。


解读:不要当低头族。


除了手机充耳不闻,眼睛无视,这真是病。


第十八条:如果你因为这部iPhone手机而将自己的学习或者生活搞得一团糟的话,我会将这部手机收回我们会就这个问题坐下来好好谈谈,然后我们再重新开始。请你记住,我亲爱的孩子,妈妈和你都在学习,我是你团队的一员,我们永远会在一起的。


解读:契约意识和家庭意识。


有人说,西方人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契约意识。


但丑话说到前面,确实能为有事了如何处理省去很多麻烦。


同时,西方人同样注重家庭,一家人在一起,我们共同成长,中外皆同。


显然,这封信不仅是一个母亲约束孩子使用手机的宝典,更反映出一位母亲完整的教育理念。


其实仔细看看,这位母亲从做人到做事的那些要求,简直就是一部“中小学生守则”!


只不过,她是以手机为载体,把那些抽象的名词更具体化了而已。


家长们认真研究一下这18条手机使用家规,也许能够悟出更多……


*作者:遗君明珠,时评人,自媒体平台作者。侧重于教育、美文、人生感悟。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


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阿信微言”

18条使用手机的家规:条条值得细品!

所属主题
阿信微言
阿信微言
阿信,独立学者,私学教师,以研究中国私学教育传统及译介外国传教士传记为治学方向,有一个4岁的女儿,陪伴女儿阅读和成长,在国内开展阿福童经济公民教育。 欢迎来信交流育儿、读书体会。有信必回。[email protected] 公号:阿信微言(ashing1989)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