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镇西茶馆”,谨表感谢。
最近这段时间,大家都在关注一部电影《隐入尘烟》。这是一部西北农村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题材的影片。公映后引发网络热议,影评文章越来越多,推动票房从第1个月的300多万,飙升到第2个月的1亿多。不仅给低迷的电影市场注入一股清流,也引起许多人对乡村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故事讲述一个寄居在哥哥家的单身老汉马有铁,与一名身患脊柱侧弯瘸腿、尿失禁和手痉挛又没有生育能力的残疾女子贵英婚后的故事。他俩忍受别人的歧视和排斥,借种子种麦子和玉米,借鸡蛋孵小鸡,制土坯盖房子,当他们终于有了自已的家,开始幸福生活的时候,贵英不幸溺水身亡,有铁在还清了欠别人的东西以后,不愿独自活下去,服毒自杀。
整个过程不仅没有得到亲人和乡邻的关心与帮助,还不断受到驱赶、哄骗、嘲讽和欺压。人性的贪婪和人心的冷漠,与在苦难中挣扎求生的两个社会底层边缘人的善良、勤劳、质朴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形成鲜明对照。
出演这部电影的,除了演曹贵英的海清是专业演员,其他全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表演细腻,语言精练,画面唯美。西北沙漠边缘的乡村历历在目。
网友评论:“故事中所蕴含的真善美和对时代的思考,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导演给了失语人群一次对外讲述故事的机会,受众在以心换心的过程中,内心的情绪得到了释放。”
“尽管周围人性冷漠,但他们依旧展现着质朴而又低微的善良。影片全程没说一句苦,但却能感受到马有铁和曹贵英的苦,即使是他们的苦中作乐也让人看得非常揪心,此外影片中也没说半句爱,但却能让观众们感受到马有铁和曹贵英的爱是多么的强烈和纯粹。”
“李睿珺导演的文字充满灵性,同样,他的电影里无论是台词还是画面,都充满了诗一般的灵动之美。《隐入尘烟》里小麦印成的花朵、孵小鸡时灯光交织的墙,形成了内心诗意的外化,在电影里,我们还能看到尘,看到烟,多手法交织使得这部电影具有宽阔的维度,是中国观众所久违的银幕佳作。”
“两个一无所有的人拥有了彼此,才是这部剧直戳人心的点。”
也有网友评论说:“农民不可能这么冷血,人与人之间不可能这么无情,这就是为了讨好国外的电影节,在蓄意抹黑国内的农民。”
那么,这部影片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是普遍现象还是个别现象?根据我30多年来在全国各地开展田野调查的经验判断: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反映的社会现实是真实的,而且具有普遍性。只不过,该影片把许多社会问题集中在一个故事中呈现出来了。
影片能够引起那么多观众的强烈共鸣,说明大家感同身受,与公众对当下乡村社会的认识和感受相一致。那么,引起大家共鸣的是什么呢?
要知道,中国刚成功实施了精准扶贫战略,基本消除了绝对贫困。现在又开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对乡村的投入越来越大,我们应该越来越有信心才对,为什么大家仍然充满焦虑和不安?
几十年来,我们习惯用经济增长和GDP来衡量发展水平。评价乡村社会,如果只看经济收入和衣食住行等物质层面的东西,无疑是有显著的改善和进步。虽然城乡差距仍然很大,但困扰中国数千年的温饱问题确实得到了有效解决。
然而,为什么中国人对过去那个一穷二白的乡村社会还怀有那么浓郁的乡愁?传统的乡村社会有什么值得我们恋恋不忘吗?
其实,问题的核心,不在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财富的多寡,而在世道人心的冷暖。中国当代社会问题的核心已经不是经济问题,而是与幸福指数关系更密切的生命情感。
人是群体性的动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是社会的基础。能不能从别人那里获得关怀、尊重和爱?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人也不是物质的动物,而是人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获得生存所需的物质只是人最底层的需求,人的情感、价值和尊严,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生命动能和精神依归。
然而,《隐入尘烟》所揭示的冷酷的社会现实,清清楚楚告诉我们,在追求金钱与权势的道路上,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人已经被异化,功名利禄已经遮蔽了人性和人心。社会越来越原子化和碎片化,以家庭和家族为单位构成的熟人社会已经分解成一个个相互联系越来越少的独立个体,亲情越来越淡薄,利益纠葛无处不在。家族的保护、乡邻的互助和宗教的抚慰越来越少。
在乡村,我遇到过这样的事情。父母去世,政府把每个月600元的孤儿补贴发给承担抚养义务的叔叔。但叔叔不仅不管孩子的生活和教育,还侵占孩子的土地,任由孤儿失学和流浪。孩子长大后要结婚,叔叔强要彩礼钱,如果不拿钱,就不给户口簿办结婚证。还有一家人,爷爷奶奶抚养两个孤儿,但孤儿补贴全部被姑姑拿走,说要存起来,等孩子长大后给他娶媳妇用,任由这倆孩子衣衫褴褛并失学在家不管。
评价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是看经济水平和生活条件,而是看社会底层特别是那些被边缘化的脆弱人群的处境和遭遇。漠视别人的苦难,人权得不到保障,缺乏公平正义,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个社会必然是一个病魔缠身的社会。
王德峰教授讲:“今日之中国,社会各个阶层,无论是在市场经济改革的浪潮中取得成功的少数成功者阶层,还是多数弱势群体,没有一个社会阶层有生命幸福感,没有一个阶层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整个民族没有精神家园。我们从一个物质上普遍不满足的时代,进入了一个精神上普遍不安宁的时代。
所以,两个基本问题就放在当下中国人面前,一个是没有精神家园,一个是社会处于解体的边缘,普遍的信任危机,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有些社会现象的丑恶程度令人发指,不可思议,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黑暗的时候,战乱的时候,但是没有达到如此的地步,就是说家族内部的分解,利己主义的个人。于是,今天的状况就是法治不立,秩序紊乱,各图侥幸,群情不安”。
怎么走到今天这步田地?为什么会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
实际上,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的颓势,已经延续了1百多年,从清代晚期就开始了。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乡村社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时期的集体化生产和生活(1950年—1980年);二是改革开放头30年,包产到户以后放任自流(1981年—2010年);三2011年开始反哺农村,取消农业税,实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2011年——至今)。
70年来,中国的乡村社会确实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基本消除了绝对贫困,初步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改善了交通和通讯状况。但是,维系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结构、文化系统和信仰体系基本瓦解。导致社会失衡,行为失范,价值观扭曲。
“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靠乡绅”。
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是一个自组织的社会,由家庭、家族、士绅、保甲(党群)共同管理。家有家长,族有族长,村有村长,乡有乡绅。其中,家族是乡村自治的核心。然而,70年的社会主义改造,现在的乡村,只剩下党组织在发挥作用了。而村两委是用自上而下的行动命令和政策法规进行管理。
过去,担任村干部的都是村里德高望重的人,现在的村干部越来越年轻,有文凭,有关系,但缺乏个人威望和公正廉洁的品格。管理越来越行政化和官僚化,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一些村干部已经蜕变为本土资源和国家资金的攫取者,惟利是图,不关心村民的疾苦。
在传统乡村社会,结婚、盖房,这些家庭中最重要的事情,家族、姻亲、邻里都是要来帮忙的,鳏寡孤独和残疾人是需要村寨共同抚养和照顾的。在《隐入尘烟》里面,这对由鳏夫和残疾人组成的家庭,兄弟、家族、富人和村干部,为他们做了什么?如果是在传统社会,兄弟姊妹和家族能不管吗?连应该给他们的价值二十多万的扶贫安置房也被哥哥家哄骗走了,这事村干部不知道吗?事实上,他们确实不需要城里的房子,如果离开土地,他们依靠什么生活?政府为什么不扶持他们在村里盖房?
乡村社会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根基,蕴藏着中国文化的底蕴和生存的智慧。数千年儒家文化的教化以及家族宗法制度所维系的公序良俗和天道人伦,塑造了中国人勤劳、善良、质朴、谦和的品格,也夯实了社会稳定的基石。乡村不仅是我们的生态家园,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在传统社会,规范人的行为不仅有家规、村规和习惯法。还有儒家思想长期教化所形成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虽然乡民都是文盲,但礼乐神道都是教化的工具。父母的言传身教,民间文学(民谣、谚语、寓言故事等)、民间戏剧和宗教活动都在进行思想传播,潜移默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孩子们从小就明白做人的道理。特别是儒家的纲常伦理,忠、孝、仁、义、礼、智、信,已经深入人心。
影片中,为什么这两个没有受过多少文化教育的人能够保有淳朴善良、忠厚诚信的品格,而那些文化程度比他们高的人利欲熏心、见钱眼开?甚至缺乏恻隐之心。
在大凉山的彝族乡村,我遇到过一些从来没有进学校接受过现代教育的农村青少年,汉语都不会讲,仅仅依靠彝族传统社会生活中的耳濡目染,就能够学会诚实、善良、能干而且懂礼。而那些作奸犯科、好吃懒做的都是在学校读过书的人。
现代教育之所以在许多方面不如传统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存在偏差(只讲知识不学文化),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严重缺失。也就是说,乡村生活越来越缺乏文化内涵和仪式感,枯燥乏味。承载教化功能的传统文化氛围已经荡然无存。
传统的中国乡村社会是一个多宗教并存的社会。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和各种民间信仰的都有很多信徒。无论信仰哪种宗教,每个人的行为不仅有道德约束,还有宗教教义的规劝和警示。如果不能善待和抚养弱势群体,不仅自己的良心不安,还会受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
然而,由于长期的无神论思想教育和对宗教的排斥,乡村有宗教信仰的人越来越少。特别是在中青年人群中,已经没有多少人敬畏神灵了,做人做事百无禁忌。假药假酒假烟遍地开花,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假话空话套话满天飞。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就走上了一条反传统的激进革命的道路。把传统文化视为愚昧落后的根源。全盘否定所谓“封建礼教”,把澡盆里的脏水和小孩一起泼出去了。为了建立公有制,后来又为了消除贫困,乡村成为任意改造的对象,把未来发展所依赖的文化资源和社会运转的内在机理全部破坏了。加上工业化和城市化造成的大量人口向城市流动,农村空巢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全面抑制了在急剧的社会文化变迁中自我调适的内在活力。
许多人认为,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一定是传统社会被彻底瓦解的过程,要实现现代化必然会付出自然生态、民族文化和社会公平的代价。果真如此吗?
我们可以借鉴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乡村社会实现现代化的经验。这些所谓“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都顺利完成了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为什么他们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没有付出那么惨痛的代价?为什么从他们的现代生活中还能看到一脉相承的文明形态和文化基因?而我们已经面目全非。
他们的成功经验有几点值得我们思考:一是珍视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扶持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二是延续和维护乡村自治制度,支持家族宗族继续发挥团结互助的作用,鼓励士绅(知识分子、专业技术人员和退休官员)返乡;三是支持民间社会组织发展,培养新的发展主体;四是尊重民间宗教信仰自由;五是全面开展社区营造,把乡村建设成为宜居的生态家园和精神文化家园,建立新的社会连接,推动人口实现双向流动。
阿信优选:精选大凉山会理特级石榴,既是财商实践,也是帮助当地彝族百姓,做公益。欢迎您和我一起做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