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1 11 月, 2024
spot_img

武汉!武汉!武汉!

【作者按】

本文为《爱才是》系列城市篇二章,散文每周日清晨更新,关注公众号后点击下方散文目录可以阅读其他该系列文章。

武汉!武汉!武汉!

配图名:摇滚

油画,原画尺寸2.2m*1.5m,来自程远,清华大学教授,已获得授权使用。

我出生在这里

这个最热的城市

800多万人民生活在这里

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在这里

孙中山的名字永远记在我心里

我带着梦想生活在这里

带着希望走在每一条街上

我想改变这个城市

因为她永远属于我和你

她会得到自由

她会变得美丽

这里不会永远象一个监狱

打破黑暗就不会再有哭泣

一颗种子已经埋在心里

这是一个朋克城市–武汉!

唱这首歌为你–武汉!

我们就在这里开始反抗!

武汉!我们一起干杯为你!

——大武汉 SMZB


尽管我是湖北人,却从来没有在武汉生活过,所以回来之前其实我一直有些忐忑。


毕竟武汉的声名在中国各大城市当中并不算好——随时准备起飞的公交师傅,听起来像吵架的武汉话,永远在修的到处是坑的路,火炉一般的夏天,遍地荷尔蒙爆棚的大学生……听起来就不太像一个适合我这种温吞性格姑娘生存的城市。


直到我举家搬迁来到武汉。


来武汉的四个月是我迄今为止在江城居住的最长时间,四个月里我玩遍了各种花式早餐,和不同的人一起吃了几千只小龙虾;分别和出租车司机、教会带领、路人甲等各种人吵过了各种架;绕过三环好多圈,被罚了快12分,通勤路上听了人生中最多的摇滚……然后就彻底颠覆了我对于这座城市的印象。



在给这座魔性的城市下一个属于自己的粗暴定义之前,我想说一个最近在北京很火的武汉小伙的故事,叫葛宇路,小伙子脑洞特别大,喜欢用自己的名字在城市道路上做涂鸦


据传他在湖北美院念书时就把葛宇路三个字喷到学校南边的无名小路上,到了北京依然如故,把印有自己名字的蓝底白字的A4纸四处张贴。


这回他运气很好,北京城中心有一条小路欣然接受了这个名字,“葛宇路”这个路名先后被高德地图百度地图收录,成为一个寄快递真的能寄到的路名。


小伙子很高兴,去淘宝山寨了一个路牌立在了这条道路上,如下。


武汉!武汉!武汉!

他在研究生几年间还经常去这条路晃悠,比如搭个架子坐到摄像头前面,取名叫对视。


武汉!武汉!武汉!

画外音是:总是你监视我,我也好好看看你吧。


这个奇葩小伙混迹这条路数年,快要毕业了终于没忍住,在知乎上嘚瑟了一篇文章,标题霸气侧漏:如何在北京拥有一条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道路。


接下来发生的事大家应该能猜到,政府终于开始作为,把这个公民自费树立的路牌依法拆除,翻出来自己早就取好但一直没有颁布的正经名字——百子湾南一路。



我听到这个小伙的故事就觉得有趣,因为我觉得他的行为颇为接近我初见的武汉印象。


什么是武汉,有人说是热,有人说是朋克,有人说是反抗,但我所看见的就是——我是城市的主人这种范儿。


你看这个武汉小伙,不过就是去北京念几年书,就把自己当成主人了。


不是主人怎么会去给道路命名呢,不是主人怎么会关心一个路边摄像头呢,不是主人怎么会反抗呢? 奴隶只会隐忍,主人才会反抗。


当然葛宇路也有做得不武汉的地方,比如他在事情暴露路牌被拆除的时候太过温和,没有反抗。按照武汉人的做法,至少能荷枪实弹和城管大吵一架,还能再红一把。


当然我比葛宇路差远了,我觉得北京高贵又皇权森严。所以我在北京生活了很多年,一直很识趣,从来没有体会过这种自己是城市的主人的感觉。


直到我来到武汉。


这个全球最多高校,有一百多万大学生的城市,却一点都不阳春白雪,没有任何知识分子的架子,人人都能迅速融入。


快速变化的城市面貌,物美价廉的饮食,还有宽松的落户政策,完全是一副我家大门常打开,欢迎你来做主的姿态。


所以在这座大江大湖的城市中我看到最美妙的一件事,就是他所有的居民,不管有房的没房的,来读书的来工作的都特把自己当主人,特把自己当回事。



为什么武汉能形成如此强烈鲜明的市民文化呢?


一方面是因为历史,武汉历来九省通衢、兵家必争之地,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就在这里打响,所以民众普遍都有很强的维权意识和斗争精神。兵家必争嘛,政府总在更迭,如果自己都不把自己当回事,谁把p民当回事呢。


然后是地理,武汉从来没有形成一个地理上的权利中心,虽然是一个大都市,但由于三镇被长江和汉江割裂,天然就是一个多中心城市;市内湖泊多到爆,再将城市切成了若干个小区块;三镇分立而没有城市核心,同时伴随河运兴起的占山为王的码头文化,可以说让住在每一个区块的人都有强烈的自我认同感。


还有饮食,武汉的吃食丰富却完全没有等级和仪式感,所有的早点都可以端在手里边走边吃。更典型地是武汉人对小龙虾的热爱,朋友聚会,吃虾子,商务宴请,吃虾子,家人夜宵,吃虾子。哪怕前一秒大家还在西装革履正襟危坐,遇到虾子都立刻卸下了武装,白手套一戴就掰开大钳子,开始和红彤彤的硬硬的虾壳做斗争。上手,蘸料,剥壳,这一连串的动作是绝对没有办法优雅完成的,所以咱干脆就不要礼仪吧。


还有气候,作为中国最热的火炉,没有空调之前,武汉人的夏天都是竹床在大马路上一字排开度过的,在凉快面前,没有啥阶层,脱了衣服,大家都是肉身的人。


所以武汉人骨子里就不迷信什么权威,路见不平,绝对不会隐忍,随时都是愤怒的姿态。



而武汉这种主人式愤怒的最高表现,是音乐


中国最美的关于音乐的传说,就从汉水开始。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汉水边弹琴,居住在汉阳的樵夫钟子期竟然停下手中的斧头,唱和道“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不自胜:“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弹,是为高山流水。


我之前听过好多次这个故事,但是在故事的发源地才真正读懂这个故事,想象一下这个画面,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在荒野遭遇抡着斧头的樵夫,二人用弦乐-古琴,鼓乐-斧头和了一首说唱。学院派不能理解的音乐,却在市井遭遇知音,这故事其实一点都不阳春白雪,充满了现代的朋克气息。


什么是朋克,诞生于武汉的中国朋克的教父级人物吴维说:朋克给我的意义就是去做一个真正的人。


不管是音乐大学教授伯牙,或是砍柴的樵夫子期,都可以去追求做一个真正的人,以砍柴或是摔琴的方式表达对现实的哀叹和愤怒。



虽然我大学时代也曾经附庸风雅去过北京的迷笛音乐节,见识过牵着白菜当狗遛的各类观众,和歇斯底里满嘴咒骂的摇滚,但以我温和的性格实在欣赏不来。


直到我来到武汉,听到真正的朋克。


朋友给我推荐武汉的朋克乐队时说,就是他们让东湖周边的混混们都不再打架,而是拿起了吉他,典型的例子就是有一个他以为长大了一定会变成杀人犯的哥们,现在英国学音乐哲学和艺术。


哈,这画面多美好,因为一支乐队,这城市反抗的方式由战争变为了音乐。


我听着他们的歌开过长江大桥,长江二桥,知音桥,鹦鹉洲大桥,东湖隧道,琴台大道……然后就爱极了属于这个城市的歌,我发现那些我所爱的人和事,他们也早就歌唱过。


他们用《中国来信》歌唱陈怀民:看看现在的社会,你一定会更加愤怒,我们拿着吉他,想象你驾着战机,我们会永远战斗,永远不言放弃。


他们用《海鸥之歌》歌唱林昭:一只雪白的海鸥飞出了波浪,展开宽阔的翅膀冲风翱翔,就是他,我们不屈的斗士,他冲进死亡去战胜了死亡。残留的锁链已经沉埋在海底,如今啊,他自由得像风一样。


他们用《十年反抗》歌唱呐喊:当你开始呐喊就不要停止,因为这生活还在继续;当你开始呐喊就不要停止,为了那沉默的大多数。


宁鸣而生,不默而死,这支乐队,在武汉歌唱了二十年,自由得像风一样。

 


我带着梦想生活在这里

带着希望走在每一条街上

我想改变这个城市

因为她永远属于我和你


这支中国最好的朋克乐队诞生和成长于江城,名字叫SMZB,意思是生命之饼。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取这样一个名字,我只知道这个名字出自一首圣:“擘开生命之饼,充我灵饥。”


但当我带着梦想投奔这个城市,带着希望走遍每一条街道,在长江边某个小教会里同领生命之饼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与他们,与林昭,与陈怀民一样,我们所领受的,不是奴仆的心,仍旧惧怕,乃是儿女的心,上帝的眼目时常看顾这地。


所以我想我一定会爱上武汉,爱上这里绝不温吞的气候——寒冷的时候,骨子里的冷,热烈的时候,火炉般的热;爱上这里绝不讲究又绝不将就的饮食——小龙虾,热干面,蛋酒,苕面窝;爱上这里遍地的钢板和竖起的围挡——不断在拆毁中建造的城市;爱上这里的方言和音乐——出自那些因为热爱而永不妥协的儿女。


她会得到自由

她会变得美丽

这里不会永远象一个监狱

打破黑暗就不会再有哭泣

一颗种子已经埋在心里

这是一个朋克城市–武汉!

唱这首歌为你–武汉!

我们就在这里开始反抗!

武汉!我们一起干杯为你!

——大武汉 SMZB



相关文章阅读:

父亲怎样怜恤自己的儿女,愿你的国也怎样纪念你……

说到北大,我就想起了她……


作者简介:


小万工,基督徒,小县城学霸、清华建筑系学渣、地产公司建筑师、小理老师的爱妻、两位小主的亲妈。从北京腾霾驾雾回到江城,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公众号简介:


这是小万工的个人原创公众号,在这里你可以读到周日清晨的小万工信仰类散文、周六连载小说我如果爱你》、不定期的小段工地产类吐槽。


一句圣经










所属主题
小万工
小万工
有信有望有爱 公号名:小万工 (xwglovegod)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