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2 12 月, 2024
spot_img

影评:开往彼岸的火车

火车是一件奇妙的物事。记忆中少有人咏叹飞机轮船——除了那种喜气洋洋的唯物主义湿人——但却有不少人以各种方式描摹过火车。他们以浪漫的眼光看待火车,尤其是绿皮火车,尤其是烧煤的绿皮火车。

仅从功用的角度,看不出火车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是个交通工具。让它不一样的,是它实现功用的方式。它的内部不像汽车飞机那样逼仄,它的行驶又比轮船马车平稳许多。但最明显的,是它有固定、可见的轨道。或许正是这一点,让火车有了神秘而浪漫的气息,因此成为了许多文艺作品的好题材。

比如这部捷克美国合拍的短片:《桥》。

我们可以说,世上所有火车之上都只有两种人:离家的和回家的。这部电影中的火车也不例外。我们在其中看到恋爱的,看到带孩子的,看到年老的和年少的,看到孤独的和喧闹的。但无非都是离家的和回家的。他们沿着固定、可见的轨道,行进在各自貌似不固定、通常不可见的人生旅途之上。

然而有两个人既不离家也不回家。他们不在火车上。但他们才是主角。

父亲是调度员,负责操纵大桥。这桥放下可以过车,抬起可以过船。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的工作。坐车的人想当然地认为,车到河前必有路。坐船的人想当然地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就如我们觉得太阳东升西落,四季春去秋来,是非常自然的事。父亲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着这份无人注意的工作。他有时抱着他可爱的儿子,沿着铁轨漫步,当那些时候,站台上和车厢里的人们都能看到他俩,甚至还有人友善地跟他们打招呼。然而虽然每个人好像都看见了他们,但又好像没有一个人真的看见了他们。

这一天,孩子请求第二天和父亲一起去大桥上班。父亲有些犹豫,说那里冷,但孩子说我可以带着热巧克力去。于是父亲不再拒绝。第二天下午他们果然去了大桥。开始一切正常,父亲上去工作,孩子河边玩耍。然而意外出现了:火车提前来了。那喷着白烟的火车提前来了。它没有遵守时刻表,它破坏了秩序。

孩子看到了这事。他知道,如果不赶快把桥放下,这列火车就会掉进河里。他呼唤父亲,但火车越来越近。来不及了。于是他径自跑向了操纵杆的所在,想要手动把桥放下。然后他掉进了那个洞中。

调度台上的父亲看到了这一幕。他惊呆了。他突然面对了一个绝境和困境:若不赶快把桥放下,一火车的人都会死。但是若放下,儿子就会死。这有点儿类似那个“撞一个人还是撞五个人”的著名思想实验,但远比那个残酷的多。面对这个困境,我想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考虑。有人会说,责任在火车司机。司机为什么不遵守时刻表?还有人会说,责任在于设计者:谁让你非要让铁轨横穿大河?也有人会说,调度站也有责任,为什么不安装高倍望远镜,提高预警时间?

但无论有多少种说法,做法却只有两种:放下,还是不放。你是选择让无辜的、但你不认识的、然而数量众多的陌生人死,还是选择让更加无辜的、你的独生爱子死?此刻,你调度员的身份和你父亲的身份联袂拷问你的灵魂。

最后这父亲放下了桥。火车通过了,一如每天的日升日落。车上的人也如往常一样,有的欢声笑语,有的昏昏欲睡,有的若有所思,有的麻木不仁。但共同点仍是,几乎没有人注意到这对父子。

除了一个年轻的女孩。

很明显,这个女孩是本片的女主角。她有四组镜头:第一次,她在车厢里无意看到那可爱的孩子,于是笑着和他打招呼。第二次,她和另一个女孩在墙边谈话,不知那女孩是她什么人。同学?妹妹?甚至更暧昧的女伴?但总之她是要离开。第三次,她在火车上,在一个比较隐蔽的位置,用打火机烤着勺子里的药粉。然后她若有意若无意地看到了那刚刚丧子的父亲,那父亲悲痛欲绝的表情和仰天痛哭的姿态触动了她,她似乎想到了什么。她沉思良久,扔掉了勺子。第四次,不知多久之后,那不断寻找着什么的父亲在一个公交站台遇到了她。她竟然做了母亲,抱着一个孩子,她的孩子长得和曾死去的孩子一模一样。

这一刻,父亲似乎释怀了。孩子向他粲然一笑,他微笑着举手向天。

因为,人间拍摄的这部电影,它的内容其实来自天上。虽然任何两个故事都不可能完全一样,但无疑这个故事已经相当好的再现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事件。这个事件发生在大约两千年前的昨天和明天。

真实的历史事件中,那孩子不叫Lado,而叫Jesus

人类的历史正像那列火车。每个人的人生也正像那列火车。每个在车上的人,一定是由某处而来,也一定是要向某处而去。然而今天的人们,却悍然宣布,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火车上的日子该如何度过。并且他们有一个想当然的假设,就是这列火车是运行在一条绝对稳定的轨道上,并且会如此一直绝对稳定地运行下去,就如同地球会一直绝对稳定地绕着太阳旋转下去。

然而这不是事实。第一,地球不会这样一直转下去。第二,现在在转的地球,何以能够旋转,也并非看起来那么自然。虚空中的一个大火球和一个小石球,凭什么一定要这么准确地彼此转下去呢?它们又是靠什么转的呢?它们所依靠的力量又是从何而来呢?

这其实是承认和认识上帝的一条好线索。是上帝在护理这个宇宙和这个星球。花开花落并非天经地义,云卷云舒不是理所当然。车到山前并非必有路,船到桥头不是自然直。没人抬桥放桥的话,车与船就会相继灭亡,同样,没有上帝的护理,这个宇宙都不会存在。然而上帝的工作通常来说无人注意,上帝被很不自然地自然化了,就像影片中的父亲。

上帝创造了物质界与非物质界,创造了万有引力,创造了日月星辰,创造了人间万物,创造了男人女人。并且他也确定了万物运行的秩序,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人类的秩序。然而人类却因为自己的罪而堕落,破坏了秩序。这是电影中“火车早来”所代表的隐喻。电影没有告诉你火车为什么没有遵守秩序。或许你还不明白“罪”是如何破坏了人类的秩序,正如你可能也不太明白那列火车为什么早来。但你一定可以承认,影片中火车对秩序的破坏,不是大桥造成的,也不是父亲造成的,更不是孩子造成的。这种破坏只能来自火车本身,来自火车里边的乘客,包括那个准备吸毒的女孩。那女孩便是第二个隐喻:她身上显然有明显的罪:吸毒。还有不明显的罪,比如她可能的同性恋。这女孩便代表着罪人。是罪破坏了秩序。不是,也不可能是秩序的创造者破坏了秩序。

无论怎样,事情发生了,火车来早了。这火车的罪立刻就要产生严重的后果,这火车不是开往下站,而是开往彼岸。如果无人拯救,它就会落入河中。这是火车自己的选择,因此这后果若真的出现也是公平的。虽然这后果是惨痛的,代价是巨大的。这火车需要被拯救。

而拯救,是要付代价的。本来的后果有多么惨痛,拯救者所要承受的后果就多么惨痛。本来的代价有多么巨大,拯救者所要付出的代价就多么巨大。这位护理宇宙,护理人类的上帝,决定拯救人类。祂付出了祂所能付出的最大代价。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完全无辜的一位,来到世间,为人类死了。正如影片中的那孩子,完全无辜,却为了火车上的罪人死了。那孩子是主动去的,如同耶稣是主动去的。孩子的杯中是热巧克力,耶稣的杯中是苦酒与醋。耶稣被钉死在各各他的十字架上,那孩子被钉死在大河与大桥交错而成的十字架上。同样,耶稣的牺牲与付出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都相信,正如那火车上不是每个人都知道、都相信那孩子的牺牲。

耶稣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将人从罪恶中挽回。祂并没有说,你们这些罪人,先悔改,然后我才接纳你们,才为你们死。祂深知,如果祂不先爱我们,不先为我们死,我们便没有能力悔改。影片中,父亲和孩子并没有说,火车上的人你们先把罪魁祸首交出来,然后我才为你们牺牲。或许电影中他们来不及,然而历史中上帝和耶稣本来完全来得及。

人的爱无非是你若爱我我就爱你,无非是你虽然不爱我但我觉得你可爱所以我爱你。人间的爱绝不可能是你越不可爱我越爱你,你恨我我还是爱你。这是上帝的爱。因为上帝知道,除非祂先爱我们这些不可爱的人,我们就不可能可爱起来。爱不值得爱的人,这才是真正的、人类不能理解、更不能做到的爱,是上帝的爱。

上帝的爱有无以伦比的能力。车上的那女孩显然陷在了严重的,通常来说也是不可能自行解决的罪中。你应该知道戒毒有多难。如果你觉得戒毒还有可能的话,(如果我没看错情节)那么请想想改变性向又有多难。然而在人看来不能的事,在神凡事都能。那个女孩就改变了。她不再吸毒,不再追求逆性的情欲,她嫁了人,还生了孩子,后来的她在春光中看起来明媚灿烂。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个孩子。电影中的这个情节当然是个隐喻,一个陌生孩子的死,你或许觉得不至于有这么大的力量。所以我说这是比喻。真正的历史中,这是真实无比的事件。有无数人,无数像那个女孩一样的罪人,无数本来像那列火车上无知无觉的乘客一样的罪人,因为上帝儿子之死,因为上帝的爱,有了彻底的改变,有了全新的生命。

影片中的最后一个隐喻,是那女孩怀中抱着的孩子。孩子和那位父亲死去的儿子长得一模一样。这已经是竭尽全力的巧妙构思了,虽然和事实仍略有出入。真实的事件是: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为我们死了,并且第三天复活了。昨天是受难节,明天是复活节,这便是我所说的,发生在大约两千年前,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

所以,我们今天要谈的其实不是电影,而是信仰,不是故事,而是历史。真正的福音便是:有一位完全无罪的,为我这个罪人而死。祂死在十字架上,使我的列车没有坠入深渊。祂在我死之前为我死了,又在我活之前为我活了。因为祂受死埋葬,所以我出死入生。因为祂降在阴间,所以我将去乐园。因为祂复活升天,所以我在地如天。因为祂必要再来,所以我视死如归。

耶稣的死亡与复活是为了解决罪的问题。而我们能做的,是不再乘坐那列必将脱轨的火车,而去换乘一列名叫“信心”的列车。这部信心列车,轨道比一切的铁轨都窄,入口比一切的车门都小,找着的人少,上去的更少。然而真正上去,并且坚持到底,没有在中途下车的,必将抵达上帝的国度。在那个国度,不再有严寒酷暑,不再有痛苦悲伤,列车的设计者,万物的创造者,我们的救赎者,在那里迎接我们。那里才是真正的彼岸。

20140419

所属主题
暮云的半导体
暮云的半导体
本公众号的内容是我的讲章、评论、诗歌、译文等。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