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 12 月, 2024
spot_img

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二):道德德性

理智德性通过教导而发生和发展,所以需要时间和经验;道德德性则需要习惯养成,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的道德德性都不是由自然在我们身上造成的,或者说习惯不是生来而俱有的,因为由自然造就的东西不可能由习惯改变。道德德性在我们身上的养成既不是出于自然,也不是反乎自然。
人的自然或者天性赋予我们可以接受道德德性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通过习惯完善。人生来都拥有接受慷慨这种德性的能力,但成为慷慨的人则必须通过习惯,道德德性是通过运用它们而后获得它们,它不像感觉是先有了感觉而后才用感觉。道德德性和我们的实现活动性质相关,简单地理解就是“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要养成并保持道德德性的稳定性,和在什么样的环境与什么样的人相处关系重大,所以从小时养成习惯尤为重要。
中国人相信人性本善,故认为人可以“出淤泥而不染”,按照亚里士多德观点,这完全不可能。人只是有接受道德德性的能力,但人生来并非具有任何道德德性,故后天的习惯既有形成好的品质的可能,同时也有形成坏的品质的可能。这一点,就连孟子的母亲都晓得“三迁”。因此,一个人除非在出淤泥之前就已经养成好的品质,否则无法不受染,尽管也会有好的影响,但多数都容易受到坏的感染。
道德德性不是思辨,而是实践。我们不是为了了解这种德性,而是为了使自己有这种德性,否则这种研究毫无用处。所谓的“我们的道德德性取决于我们的实现活动的性质”,就是要按照正确的逻辑去做,简单地可以理解为“不及和过度都同样会毁灭道德德性”。
饮食不及和过度都很危险,锻炼亦如此,所以节制、勇敢和其它美德亦如此。一切都怕,对一切都不敢坚持就是懦夫;什么都不怕,什么都去硬碰就是莽汉。对所有的快乐都沉溺,什么都不节制就是放纵;对一切快乐都回避,就会成为冷漠。所以,勇敢和节制都是为过度或不及所破坏,而为适度所保存。
仅当一个人节制快乐并以这样做为快乐,他才是节制的。相反,他以这样做为痛苦就是放纵的。同样,仅当一个人快乐,至少没有痛苦地面对可怕的事物,他才叫勇敢,否则就是懦弱。这说明道德德性与快乐和痛苦有关。
快乐会使我们甚至去做卑贱的事情,痛苦也会使我们甚至逃避做高尚的事情,所以柏拉图认为从小就应该培养对该快乐的事情的快乐感情和对该痛苦的事情的痛苦感情。我们或多或少都会以快乐或痛苦为衡量我们行为的标准。道德德性是与快乐痛苦相关的,产生最好活动的品质,恶则是与此相反的品质。
有三种东西为人们所选择:高尚的,有利的和令人愉悦的;有三种东西为人所躲避:卑贱的、有害的和令人痛苦的。在所有这些事务上,好人都做得正确,坏人则做得不正确。
亚里士多德将灵魂分为感情、能力和品质。感情指的是我们的欲望、怒气、恐惧、信心、妒忌、愉悦、爱、恨、愿望、嫉妒、怜悯,总之,伴随着快乐与痛苦的情感。能力指的是使我们能获得这些感情的东西。品质是指我们和这些感情的好或坏的关系。我们的怒气过盛或过弱,我们就是处在和感情坏的关系中;如果怒气适度,我们就处于这种感情的好的关系中。
道德德性和恶不是感情,我们不是因为感情,而是因为德性与恶才被称之为好人或坏人。一个人不是因为感到恐惧或愤怒而受到谴责,也不是因为怒气本身而受到谴责,而是因为以某种方式发怒受到谴责。一个人不会因为感情而受到谴责,而是因为德性与恶。人愤怒或恐惧并不是出于选择,而德性则是选择或包含选择。
道德德行也不是能力,因为我们不是因为由于感受到这些感情的能力而被称为好人或坏人。能力是自然赋予的,善与恶并非自然使然,德性是习惯成自然,像自然但不是自然,人生来有接受德性的能力,但人非生来就有德性的能力。道德德性既不是感情也不是能力,所以只能是品质。
道德德性就是既使得一个人好,又使得他出色地完成他的活动的品质。因此,品质就不只是一种知识,仅仅知道那些品质好还不够,而必须还要有这种品质的行动。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对适当的人,出于适当的原因,以适当的方式感受这些感情,既是适度的又是最好的。
在感情与实践中,要么达不到正确,要么超过正确,但并不是每项实践与感情都有适度的状态。有一些行为与感情,其名称本身就意味着恶。例如幸灾乐祸、无耻、嫉妒,以及在行为方面像通奸、偷窃、谋杀等。这些事情本身就是恶,而非因为过度或不及,所以它们永远不可能正确,并永远是错误的,不论什么情况,只要做就是错,就是恶。


所属主题
大圐圙 人文圐圙
大圐圙 人文圐圙
你想知道历史真相吗?你想知道历史到底是成王败寇,任人打扮的小丑,还是真实历史事件的忠实纪录吗?老魏带你轻松有趣的看历史,真正做到还原历史真相,反思历史事件,真正让你做到“读史以明志,以史为鉴”。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