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2 12 月, 2024
spot_img

写吴性纯求学记的一点读书心得

我喜欢从一些小事着手。写吴性纯求学于华西协和大学的艰苦和拼搏,也是因为阅读了相关文章后,注意到关于吴在华西的八年学习和生活,除了一点点述及外,竟然没有人听说过或者记录过更多的内容。作为吴性纯校友的其他三位同胞,我们都熟知的杨汉先先生,晚年曾写了《我的历程》一文,其中介绍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张超伦先生,也曾写过一篇回忆自己在华西求学的岁月;朱焕章先生在华西的学习和生活,也有一些回忆性文章。但吴,却是没有留下关于他求学华西的多一些的资料(在我所能掌握的资料下)。关于他的传记,作者们没有提到太多他在华西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只知道,他在华西协和大学的医科专业就读,而且是一个非常努力的学生,也很优秀。我们知道他像周恩来先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样的”为苗族之崛起而读书”。可是,我们不得而知的是:他是如何在艰苦的条件下刻苦学习,以及学习和生活上遇到什么的困难等等。带着许多疑问,我希望透过一些资料,可以描绘华西协和大学医科的学习及可能面对的困难;透过曾经在医科学习生活的他人的口述回忆;透过探究医科的教育及师资等,建立一个”可能的”吴性纯在华西的学习与生活的问题意识。但由于笔者没有见到直接的关于吴的更多的资料,这一切的证据又好像是建立在沙滩上一样,海水一冲,就会轰然倒塌!但写吴华西求学记的意义并不在此,虽然可能会导致”证据不够”或者”没有实质的证据”的情况。但希望借此,可以让一些对此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可以继续深挖关于吴的资料。我想还是有的!


在写吴性纯求学记时,我不得不面临要对华西协和大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且对于其医科,更要了解的深入一些,才能找到一些思路。在”国图”官网里,我查阅了三本《私立华西协和大学一览》,它们分别于1928、1930、1942年出版发行。这三本由当时的华西协和大学主编的书籍,为我了解华西协和大学医科奠定了基础。当然,这远远不够。于是我又查阅了其他的一些资料,获得了一点收获。


首先,作为档案存放于四川大学、四川档案馆、成都大学等机构的华西协和大学大部头档案资料,笔者目前肯定不能获取查阅。我相信,如果去扒拉这一堆档案资料,肯定会有所收获。除了国内,比如加拿大、美国的某些大学里,也藏有一些有关华西协和大学的档案,有待将来,能一睹这些档案!


其次,关于曾在华西协和大学教书的外籍,他们写的回忆录以及学术论著,都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丰富的华西坝生活色彩!另外,曾在华西协和大学医科学习的学生的回忆性文章,也能让我们了解他们在医科求学的艰辛与收获!


再次,华西协和大学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院校合并”中,文、理等学院及博物馆分别并入了四川的各大学,而医学院,则成为了新的一所专门以医学为主的学校:华西医学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名为华西医科大学,二十一世纪初并入四川大学,成为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四川大学史稿·第四卷》就是”私立华西协和大学”的历史,另有曾经华西医科大学主编的《华西医科大学校史(1910-1985)》也记载了华西协和大学医科专业的相关历史。


最后,一些学术论著及论文,也为我提供了一些信息。比如四川大学毕业的张丽萍博士,其博士论文就是研究华西协和大学的。后来她在博士论文的修改基础上,出版了《中西合治:华西协和大学》一书。一些有关华西协和大学的不错的论文,也值得参考!


吴性纯等人在华西坝曾留下的身影,也许在某些资料上,就有些片段的记载!想着吴在华西坝的求学经历,我们还有一些小问题可以继续猜想和讨论:

1.吴进华西协和大学是保送还是通过学校的正规升学考试进去?(因为有人曾写吴是被保送进去,但我觉得他是通过学校的考试进去的)


2.如果考试,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他可能考的是什么科目???


3.考试通过后,开学新生该怎么报到、准备什么东西?


4.他会遇到什么样的同学,这些同学都来自哪里?


5.在时局中,他会经历哪些事件?


6.他写毕业论文了吗???写的什么???(我们都知道杨汉先先生有毕业论文,同样,教育系毕业的朱焕章先生,也未曾有文说过他的毕业论文)

……

……


围绕着一个问题,不断地拓展一下自己的阅读量,也是很不错的一件事!我在学习中,大多数都是通过阅读某本书或者某篇论文,然后了解到相关问题的其他的书籍和论文的。


有了《求学记(一)》,自然还想继续写一下(二)。希望透过有限的资料,笔者可以继续探讨一种”可能的”吴性纯在华西的学习及生活!

所属主题
柏苗 顽石与窄门
柏苗 顽石与窄门
一個阿卯。我愛我的家人、家鄉以及朋友們。喜歡沉默,不善言辭。只喜歡寫寫文章,雖然寫的很爛。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