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4 12 月, 2024
spot_img

绝命诗 |【约拿书系列证道之四】

经文

拿 2:1约拿在鱼腹中祷告耶和华他的 神,

拿 2:2说:“我遭遇患难求告耶和华,你就应允我;从阴间的深处呼求,你就俯听我的声音。

拿 2:3你将我投下深渊,就是海的深处;大水环绕我,你的波浪洪涛都漫过我身。

拿 2:4我说,我从你眼前虽被驱逐,我仍要仰望你的圣殿。

拿 2:5诸水环绕我,几乎淹没我;深渊围住我,海草缠绕我的头。

拿 2:6我下到山根,地的门将我永远[关住]。耶和华我的 神啊!你却将我的性命从坑中救出来。

拿 2:7我心在我里面发昏的时候,我就想念耶和华。我的祷告进入你的圣殿,达到你的面前。

拿 2:8那信奉虚无[之神]的人,离弃怜爱他们的主;

拿 2:9但我必用感谢的声音献祭与你;我所许的愿,我必偿还。救恩出于耶和华。”

引言

多年以后当约拿写下这段奇幻漂流的往事时,想必终于已经认识到,“鱼腹”这种绝境体验虽然没有改变他的性格,但有效地放大了他性格中的各种特点。

因为人的性格在真正成年以后基本上是不会改变的,最多只会有细节上的微调。大马士革大光之前和之后的扫罗,性格里的炽热并未降低温度,只是换了方向。鱼腹绝境之前和之后的约拿也是类似,他大起大落的情绪第一次但不是最后一次改变了方向。而这个鱼腹祷告的形式总结了他的过去,内容预告了他的未来

集句

一言以蔽之:这首作于绝境的诗歌体祷告,形式上是“诗篇集句”。

所谓“集句”本是中国诗词概念,是指将前人的不同诗句重新排列组合,构成新联或新诗,但仍然对仗工整,意境不凡。公认王安石是个中高手,比如他拟的“风定花犹落(谢贞),鸟鸣山更幽(王籍)” ,上联静中有动,下联动中有静,看起来比原诗更好。又比如:

招叶致远

山桃溪杏两三栽,唐雍陶《过旧宅看花》

嫩蕊商量细细开。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最是一年春好处,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明朝有意抱琴来。唐李白《山中与幽人独酌》

若不注明出处,多有人会以为是他的原创。

显然,做集句诗是很难的,这意味着你要从小浸泡在古诗的环境里,肚子里得存个几千首,还得精通格律,又能触景生情,随机应变,古为今用,浑然天成。若某人擅作集句,差不多就可以反映出他在古诗词方面训练有素。

同理,约拿的祷告,基本上是由诗篇中的词句组成,却又完全符合实际情形,并且情真意切,毫无矫饰。进一步考虑到作这首绝命诗时的具体环境,那么他集句的难度毫无疑问要在有时间反复推敲的王安石之上。

具体来说他的集句如下所示,红字是祷词,黑字是出处(可能的出处当然不止一处)。

拿 2:2说:“我遭遇患难求告耶和华,你就应允我;从阴间的深处呼求,你就俯听我的声音。

诗 18:5-6a阴间的绳索缠绕我,死亡的网罗临到我。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向我的 神呼求。

诗 120:1 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他就应允我。

拿 2:3你将我投下深渊,就是海的深处;大水环绕我,你的波浪洪涛都漫过我身。

诗 42:7 你的瀑布发声,深渊就与深渊响应;你的波浪洪涛漫过我身。

诗 69:1-2 神啊!求你救我,因为众水要淹没我。我陷在深淤泥中,没有立脚之地;我到了深水中,大水漫过我身。

拿 2:4我说,我从你眼前虽被驱逐,我仍要仰望你的圣殿。

诗 18:6 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向我的 神呼求。他从殿中听了我的声音,我在他面前的呼求入了他的耳中。

诗 31:22 至于我,我曾急促地说:“我从你眼前被隔绝。”然而,我呼求你的时候,你仍听我恳求的声音。

拿 2:5诸水环绕我,几乎淹没我;深渊围住我,海草缠绕我的头。

诗 69:1神啊!求你救我,因为众水要淹没我。

诗 69:2我陷在深淤泥中,没有立脚之地;我到了深水中,大水漫过我身。

拿 2:6我下到山根,地的门将我永远[关住]。耶和华我的 神啊!你却将我的性命从坑中救出来。

诗 88:6你把我放在极深的坑里,在黑暗地方,在深处。

诗 30:3 耶和华啊!你曾把我的灵魂从阴间救上来,使我存活,不至于下坑。

拿 2:7我心在我里面发昏的时候,我就想念耶和华。我的祷告进入你的圣殿,达到你的面前。

诗 142:3a 我的灵在我里面发昏的时候,你知道我的道路。

诗 102:1 耶和华啊!求你听我的祷告,容我的呼求达到你面前。

诗 18:6 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向我的 神呼求。他从殿中听了我的声音,我在他面前的呼求入了他的耳中。

拿 2:8那信奉虚无之神的人,离弃怜爱他们的主;

诗 31:6 我恨恶那信奉虚无之神的人,我却倚靠耶和华。

拿 2:9但我必用感谢的声音献祭与你;我所许的愿,我必偿还。救恩出于耶和华。”

诗 116:17我要以感谢为祭献给你,又要求告耶和华的名。

诗 116:19我要在他众民面前,在耶和华殿的院内,在耶路撒冷当中,向耶和华还我的愿。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诗 3:8 救恩属乎耶和华;愿你赐福给你的百姓。

通篇祷告可以说是“无一字无出处,无一字无来历”。如果说能做集句的中国诗人是在中国诗歌方面训练有素,那么先知约拿的鱼腹祷告也可以证明他在圣经方面训练有素。在这般绝境中脱口而出的话,仍然句句都是圣经,这也足以显明“用圣经语言说话”已经成为他的本能。并且你若仔细对比他的祷告和他的引用,那些没有直接说出来相比说出来的,更加构成了意味深长的“说不出的叹息”,其中微妙之处,非常值得体会。

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的好处就是,当你出去旅游,在水边看到傍晚的火烧云时,可以脱口而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只会大喊“啊啊啊真好看啊啊啊啊啊啊啊!”然后就咔咔地摁快门。同样,熟读圣经才能让你脱口而出的是圣经,而不是诗词或者废话。

合神心意的祷告

虽然约拿的祷告基本来自诗篇,但用在这里却非常贴切,完全符合他的处境。

2节到6节前半部分,显示他的一路下跌终于跌停了。从以色列逃到约帕,从约帕逃到船上,从船上钻入船底,从船底落入海底,从海底进入鱼腹。

然后6节后半部分到9节,就是他的悔改、信靠、呼求、感恩,承诺(要还愿)和赞美。这些要素是大多数诗篇的要素,也是合神心意的祷告的要素,你可以在圣经记载的多处祷告中找到这些要素,包括最重要的主祷文中。

上帝的恩典在约拿的生命中,就体现为不抛弃不放弃,从里到外不断破碎他,好让他里外更新。恩典终于在这鱼腹中,结出了初熟的果子,让他性命将亡之时,仍能发出这合神心意的祷告,向神回转,被神拯救。

两种绝命诗

将亡的约拿以诗篇集句祷告,作下这首绝命诗。对比一下不信之人的绝命诗,或许更可以明白天国子民和外邦人为何属于两个世界。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文天祥

衣冠七载混毡裘,

憔悴形容似楚囚。

龙驭两宫崖岭月,

貔貅万灶海门秋。

天荒地老英雄丧,

国破家亡事业休。

唯有一腔忠烈气,

碧空常共暮云愁。

袁崇焕

一生事业总成空,

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

忠魂依旧守辽东。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汪精卫

慷慨歌燕市,

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

不负少年头。

他们的绝命诗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既绝望又自欺,既精致又无用。这些诗足以反映出他们身处的文化与已有的三观对他们已经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没有永生盼望的人,面对死亡,就只能将盼望寄托于后代,指望后代烧纸时告诉他们,“家国情怀”这残破的操作系统又出了什么最新补丁,并且在写史书时弘扬一下他们的忠魂烈气。然而,“万事空”、“愁碧空”、“总成空”之类描述,早已一语成谶,预告了没有恩典的后代,只不过将要承受和他们一样的绝望,并将并不存在的盼望击鼓传花般甩下去。

更典型的或许是瞿秋白的绝命诗,因为这首诗居然也是一首集句:

夕阳明灭乱山中,(韦应物)

落叶寒泉听不穷;(郎士元)

已忍伶俜十年事,(杜甫)

心持半偈万缘空。(郎士元)

看,多么凄冷阴惨,绝望中已经连宇宙真理都丢了,不唱红歌,要念偈语。并且他和之前那些人一样空,或许更空,因为是“万缘空”。

那么现在是时候对比一下主耶稣的绝命诗了,那就是著名的十架七言:

“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加福音》第23章第34节)

“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加福音》第23章第43节)

“妇人,看哪,你的儿子。看哪,你的母亲”(《约翰福音》第19章第26节至第27节)

“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第27章第46节)

“我渴了”(《约翰福音》第19章第28节)

“成了”(《约翰福音》第19章第30节)

“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路加福音》第23章第46节)

形式上来说,第四言直接引用了诗篇22:1。至于内容,则充满了恩典与怜悯:赦免无知的罪人,应许悔改的强盗,安顿肉身的母亲。也充满了真情与信靠:肉身疼痛干渴,心灵蔽于黑暗,却仍能仰望交托,将灵魂交在父的手中。

并且最重要的是,主没有失败:不是“空了”,而是“成了”。祂的使命在这十架上终于完成了。

预备你的绝命诗

绝境人人都可能遇到,所以人人都当为绝境做准备。在帮助你彻底破碎、认清自我方面,或许没有什么能比绝境更有效。人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当自以为理所当然就该拥有的平安忽然失去,或许我们才会真正渴慕圣经、运用圣经,就像电影《艾利之书》的主人公一样,在末日到来时拼尽全力保护仅存的一本圣经。

绝命诗 |【约拿书系列证道之四】

除了末日以外,绝境还有很多种,鱼腹或许是最特别的一种。在鱼肚子里,恐怕没办法随身携带圣经。带了你也看不见。到时你记得多少圣经,就只能用这些经文来祷告。

饥饿也是一种绝境。如果你也像在旷野受试探的基督一样饿了,那时你能想起来多少圣经?而主耶稣是三次引用申命记的经文,抵挡了魔鬼的试探。

牢狱也是一种绝境。当保罗和西拉半夜在狱中大声唱诗时,不但吸引犯人们凝神细听,甚至惊动了天使前来摇撼大地。这美好的记载同时说明,能唱的圣经更容易被记住。

绝命诗 |【约拿书系列证道之四】

压力也是一种绝境。前几天我们教会年轻的弟兄姊妹,因为走寝室找基督徒,就被紧张的保安扭送到派出所。然而到了那里,颇有经验的阿Sir其实并不紧张,他们只关心你是不是邪教,所以问了几个问题:圣经都写什么了?会不会背主祷文?你们都怎么祷告?

看,警察都知道,圣经不熟,近乎异端。好在我们的弟兄姊妹应对无误,于是有惊无险地出来了。大家可以扪心自问,当你在重压之下,这三个貌似简单的问题,你还能不加思索地回答上来吗?“救我们脱离凶恶”,下一句是什么?

所以,想要为绝境做好预备,必须信仰内化。这也是基督徒在世最重要的功课之一。

信仰的内化

具体一点儿说,就是圣经要内化。圣经要成为你的话语系统,改变你说话的形式,更新你说话的内容。

信仰内化的方式至少有以下几种,排名不分先后,并且应该同时进行。

第一种是个人灵修你要有固定的、有规律的、有人监督的读经计划,自律读经基本上就是不读经的同义词。除了读经,还要读书阅读要成为一种习惯,若没有这种习惯的,读经最后也只能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而不是灵魂的必须。还有要祷告操练,无论是个人随时的祷告,还是集体祷告、公共祷告。

而操练祷告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像约拿和许多圣徒一样,使用诗篇祷告。

神学家戈登·费在他的《圣经导读:解经原则》一书中对诗篇有如下描述,有助于我们理解诗篇、使用诗篇:

诗篇有不同类型,知道这些类型会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诗篇来唱诗和祷告:

哀歌。共60多篇,分为个人哀歌(3,22,31,39,42,57,71,88,120,139,142)和团体哀歌(12,44,80,94,137)。多用于表达忧愁。比如当年的911之后,很多基督徒就诵读诗篇88篇。

感恩。6篇团体感恩诗篇(65,67,75,107,124,136),10篇个人感恩诗篇(18,30,32,34,40,66,92,116,118,138)。

赞美。赞美神是创造者(8,19,104,148),赞美神是以色列的保护者与施恩者(66,100,111,114,149),赞美神是历史之主(33,103,113,117,145-147)。这些诗歌特别适合个人和团体在崇拜中赞美神。

回顾。78,105,106,135,136,这些诗篇引导百姓回顾救恩历史。

庆祝与肯定:

重新立约的祈祷。50,81,西奈之约。89,132,大卫之约。

君王诗篇。2,18(君王感恩),20,21,45,72,101,110,144(君王哀歌)

登基诗篇。24,29,47,93,95-99

锡安之歌。46,48,76,84,87,122。旧约圣徒用之赞美圣城,新约圣徒用之赞美天堂。

智慧诗篇。36,37,49,73,112,127,128,133. 如8一样,赞美智慧与智慧的生命

信靠诗篇。10篇:11,16,23,27,62,63,91,121,125,131。这些诗篇表达神是可靠的,甚至在绝望的时候,仍应述说神对祂子民的仁慈与照顾。

诗篇有特定结构、特定要素。以第3篇为例,这是一首哀歌,包含6个要素:称呼、诉苦、信靠、拯救、确信、赞美。而诗篇138是一首感恩诗篇,包含5个要素:引言、困境、恳求、拯救、见证。(你可以注意到这些要素在约拿的绝命诗中也都出现了

而这些要素就在提醒我们,祷告要平衡。有请求,也要有感激;有诉苦,也要有信靠。要记得诗篇不光是为了教导人,更重要的是为了引导人。当我们不知所措、沮丧,被问题包围,沦陷于挫败感时,可以试着使用诗篇来祷告。它会帮助我们,就像曾帮助古时的以色列人。

我自己在这周曾试着用诗篇第102篇祷告,立刻就尝到了甘甜无比的恩典滋味。你会发现这篇诗有点儿像在描述当下所谓的“中年危机”,但它提供的温暖与笃定才真的会让你的福杯满溢,远胜世间一切保温杯。

信仰内化的第二个方式是集体敬拜。其中特别需要指出:主日敬拜时,唱诗是非常重要、不应错过的环节。显而易见,旋律有助于记住歌词,如果歌词就是圣经,那么你会唱一首赞美诗的同时也就记住了许多经文。现在让你背“爱的箴言”,可能你一下子反应不过来,但如果给你起个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是不是就能跟着唱下来了?所以学诗、唱诗太重要了。这也意味着我们应该多唱诗篇,多唱经文歌。并且有一首歌严格来说虽然不是经文歌,但我看很值得大人小孩优先学会,那就是《圣经目录歌》。我自己在一次神学考试的时候被要求按照次序默写66卷书的目录,说实话写到小先知书时就有点儿叫不准了。如果当时我就知道这首歌并且能熟练地唱下来,写目录应该根本不成问题。

绝命诗 |【约拿书系列证道之四】

信仰内化的第三个方式是家庭敬拜。家庭敬拜,特别是对小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或许是它的仪式感。仪式感来自于它的规律性、严肃性、优先性,但也不要搞得太复杂,要简明。内容与流程则与集体敬拜相似,可以根据各家情况自行增删,但至少应该包括唱诗、读经、祷告。至于一周几次,什么时间进行,同样取决于各家的实际情况——但如果连一周一次都做不到,就很难建立起仪式感了。要记得,这或许是你能够给孩子的最美好祝福之一,他长大后,会非常怀念和爸爸妈妈一起家庭敬拜的日子,并愿意将这种美好传承下去。你在这些充满仪式感的美好时光带给他们的东西,没有任何人可以夺去,到了什么绝境都不会遗忘。

信仰内化的第四种方式,就是全日制基督教教育

中年信主、老年信主当然很好——但这和从小信主的区别是什么呢?让我举一个例子。

可能很多人知道一位作家,梁羽生。1987年他退休后从香港移居悉尼。在晚年罹患癌症后,他开始认真思考人生以及信仰等问题,最终在1994年9月,当时70岁高龄的梁先生在悉尼受洗,正式成为基督徒。

(以下内容来自杨恒均文章:《一部唐诗一本<圣经>》)

在梁羽生先生的床头柜上,除了简单的纸巾之类的生活用品之外,整整齐齐地放着两本书,一本是几乎翻烂了的《唐诗选注》,一本是《圣经》。

那本《唐诗选注》是梁羽生翻烂的,但聊天中,我立即感觉到他其实完全不用再翻阅这本唐诗了。他曾经把这本唐诗拿给张晓燕女士,让她随便翻一页,报一个唐诗的名字,然后他就能够一字不差地背下来,还准确无误地告诉你,整首诗或词是由多少个字组成。让比他年轻将近半个世纪的我们目瞪口呆,自惭形秽。

梁羽生先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熟悉像他对这本唐诗一样,他在谈话中虽然上气不接下气,可遣词造句却很严谨,而且不出三句话,就引经据典。虽然已经瘫痪在床上,然而,我能够从他的言谈举止中感觉到中国文化在这位老者身上的深刻烙印,我感觉到一种尊严和优雅,这种尊严和优雅是具有深厚中国文化底蕴的老一辈身上常常显现出来的,我在我八十多岁的父亲身上也经常感觉到。有时,我禁不住问自己,他们年轻时候接受的是一种什么教育?难道这些八十多岁的老人身上显现的才是几乎失传了的中国文化吗?

我当然无法和梁羽生讨论这些问题,但我却可以和他讨论床头柜上的另外一本书,那是一本《圣经》。巧的是,与我们一起来的张晓燕女士也是基督徒。当我把话题引到桌子上那本《圣经》时,两位基督徒热烈地讨论了起来,然而在梁羽生引用一句《圣经》时,晓燕女士说他引错了。梁羽生却坚持说没有错,晓燕笑着争论。最后翻开《圣经》,证明是梁羽生记错了。这本是一件小事,但我注意到有那么一瞬间,老人的脸上显出些茫然。

绝命诗 |【约拿书系列证道之四】

你不能说梁先生的记忆力不好或者信仰不虔诚,可是,七十岁信主和七岁信主的不同,在这个故事里可以说很明显了。如果你从小背的是唐诗,到了晚年,到了病床,你脱口而出的也只能是唐诗。

人常说,生一个健康的小孩,永远比医治一个老人容易。这是以色列人旷野四十年故事的简化版。

但这不是说只要孩子受过洗并且每周上周日学,这就叫信主或者受过基督教教育了。如果一周用半个小时听听圣经故事,其余的时间却浸泡在革命历史或者唐诗宋词中,那么他所受的就还是外邦人的教育。

用什么给孩子开蒙,这个问题至关重要。人类深层价值观的形成是有一个窗口期的,并且这个窗口很短暂。它到底出现在什么时候,不是很确定,但是无论如何不会是在成年以后。成年以后,这个窗口就基本关闭了,谁好谁坏,孰是孰非,大致上他就已经有了一个基本格局,以后的宣传教育或者是其他什么信息刺激,只能对他有细节上的修改。

前两天我发了一篇《喷红龙的故事》,这个故事,就大概可以检验出,一个人在那个窗口期都接受了些什么,现在的三观是什么,甚至可以预测你在绝境时,会喊出什么口号。

甚至幼儿的第一部认字书都有神秘意义。在孩子的世界尚未形成之前,你用什么方式、什么材料带他认识世界,关系十分重大。这是“前文法阶段”,是他路径的起点,是他三观初始化的关键时刻。用《圣经》初始化的效果肯定不同于《三字经》。

就是说,甚至同样的汉字,你是用和合本圣经学,还是用三字经学,所学到的东西都是截然不同的。同样学一个“善”字,“没有一个是良善的”和“人之初性本善”,意思能一样吗?字不光是字,字的背后有价值观。并且这个价值观是在孩子的世界形成之前就已经进入他的灵魂里边。这就是箴 22:6的意思: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这个用“当行的道”“教养孩童”的工作,时机越早越好,时间越多越好。

前些天和孩子看电影魔戒》,过后讨论,当我提到不可一世的戒灵王却死于女人之手(公主伊欧文)时,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就说:“就好像西西拉一样。”听到她已经可以这么准确地使用圣经典故士 4:21西西拉疲乏沉睡。希百的妻雅亿,取了帐棚的橛子,手里拿着锤子,轻悄悄地到他旁边,将橛子从他鬓边钉进去,钉入地里。西西拉就死了,我真的很欣慰,因为这就代表着她的词库是由圣经完成了初始化,所以她将来一定会比她青年时才信主的父亲更熟悉圣经(我不假思索能想到的典故更可能是花木兰之类),圣经更有可能成为她的本能,帮助她将来渡过圣徒必有的种种人生绝境。

绝命诗 |【约拿书系列证道之四】

总结

约拿在鱼腹中的祷告,显明他虽然中年时软弱跌倒,但从小所受的圣经教育已经给他打下了坚固的基础,以至于虽然满肚子苦水、一脑袋浆糊,他脱口而出的绝命诗仍然是由诗篇集句而成的美好祷告,有认罪,有感恩,有赞美,有祈求。在这合神心意的祷告中,他终于明白了神的心意。

这说明信仰已经内化在他里面,他的里面有圣灵的工作。这样的人虽然一时跌倒,仍会靠着神的圣灵与圣言重新站起。虽然陷入绝境,仍能被神救拔出来。

若想要信仰内化,就要将个人灵修变为习惯,认真读经,操练祷告,并且多多使用诗篇来祷告。在集体崇拜时不要只看重听道而忽略唱诗,特别是唱经文诗歌,要学会用唱诗来赞美。家庭敬拜和集体崇拜类似,能让信仰潜移默化,神圣的仪式感更是你能够带给孩子的最美好的礼物之一。

另一种能带给孩子的最美好的礼物——或许可以去掉之一——是全日制的基督教教育。只有浸泡在神话语中的孩子,圣经才能成为他的母语,才能最有效地塑造他的三观,“就是到老也不偏离”。

当我们如此行,就是为绝境做好了预备。每个人都会遇到绝境,身处绝境是否会绝望,会作出怎样一首绝命诗,就要看你的里边,究竟是被圣道充满,还是被虚空充满。

愿那曾充满我主耶稣基督、充满约拿、保罗和历代圣徒的圣灵与圣言,同样大大充满我们。

绝命诗 |【约拿书系列证道之四】

相关阅读:

巴别塔 |【约拿书系列证道之零】

尼尼微 |【约拿书系列证道之一】

鸦先知 |【约拿书系列证道之二】

鲸鱼史 |【约拿书系列证道之三】

绝命诗 |【约拿书系列证道之四】

郭暮云的半导体

绝命诗 |【约拿书系列证道之四】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其他文章)

所属主题
暮云的半导体
暮云的半导体
本公众号的内容是我的讲章、评论、诗歌、译文等。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