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凛冬被染成了黑色,密不透光。
神的子民当怎样以爱回应?
也许我们可以从先知约拿的身上看到上帝在这个世代的心意。
经文
神对约拿说:“你因这棵蓖麻发怒合乎理吗?”他说:“我发怒以致于死,都合乎理!” 耶和华说:“这蓖麻不是你栽种的,也不是你培养的,一夜发生,一夜干死,你尚且爱惜; 何况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万多人,并有许多牲畜,我岂能不爱惜呢?”(约拿书四章9~11节)
先知的使命是忠实地将神的话语传达给他的百姓。不同时代的不同先知有一个共性,就是不能逃避神所托付他们的使命,而要甘心乐意地回应神荣耀的恩召。但在诸多的先知中却出现了一个敢于逃避使命的先知,他就是极具个性的先知——约拿。
神呼召约拿所去的尼尼微曾是亚述国的首都,该城是亚述帝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该城人口众多,光婴孩就有12万之多,其罪恶闻名于世,在先知约拿的时代无人不知(鸿一11,二12~13,三1、4、16、19)。亚述是一个好战的民族,曾以谎诈和强暴残害以色列,以致以色列人对他们非常仇恨。
但神却特别呼召先知约拿去传信息给这些人听,为要制止他们罪恶的声音再猖狂而惹动耶和华的忿怒。面对那个邪恶淫乱的大城,先知约拿没有犹豫,他听到神的呼召就立刻动身,但他并不是向着距离他的家乡800多公里的尼尼微迈进,而是反向远远地逃往3200公里以外西班牙的他施。
作为神的代言人,约拿不仅不执行他的使命,还选择了远远地逃避。这是违反常理的事情,也不是一般先知的作法,难道他不认识神吗?难道他不知道上帝是无所不在的吗?答案都是否定的。
约拿虽然逃避神给他的托付,但他并没有弃绝和放弃他所信的神,这一点从他在险境中的反应(拿1:12)便可看出。但因着以色列受到亚述的攻击,所以以色列人认为上帝理应站在他们这一边,尼尼微人罪大恶极,公义的上帝理应向他们降灾,而非因为他们的悔改赐下怜悯。所以约拿认为,逃避神的使命远远比去拯救那些刽子手更有价值。甚至在他传福音给尼尼微人后,仍因他们的悔改甚为不悦,他也将这样的情绪真实地袒露在神的面前。
但至高的神并没有因此向他的先知发怒,乃是以真实的问话来向他的孩子显明他慈爱怜悯的心肠(拿四9~11)。约拿无法透过传统与理性明白的是:为何上帝的选民要受罪大恶极的外族攻击,而这邪恶的外族却没有得到上帝的惩罚?上帝的公义在哪里?
经文的最后以反问回答了这一问题,上帝的公义并没有改变,但以色列人需要反省自己的公义观:对于同样犯罪的不同民族,上帝需要以公义对待外族,施行审判,却要以慈爱怜悯对待以色列百姓吗?
透过神亲自安排的一系列神迹(拿一4、17,二10,四6~8),神提醒约拿,他的主权不限于施行怜悯,也不限于以色列,他是创造生命的神,也是有权中止生命的神,他更是爱惜全地生命的神。
同时,神作为宣教的神,从列祖时期就将宣教的使命托付给了亚伯拉罕,“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他得福”,约拿便是神所差遣去异邦传福音的宣教士。上帝呼召约拿去尼尼微传讲悔改的道,这是神的怜悯和宽容,而约拿的逃避则体现了人的自以为义与自我的狭隘。宣教的神愿意人人悔改,不愿一人沉沦,他是有怜悯和慈爱的神。
今天,拓宽约拿国度观的上帝同样要求我们拓宽自己国度的胸怀,上帝不仅深爱着已经悔改归正的基督徒,他同样愿意怜悯拯救那些失丧的灵魂,而我们,应当:
成为这黑暗世代中拥有正确国度观并勇于向“尼尼微”传讲福音的约拿!
张文霞
中华基督神学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