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论剑
以琳
无风波自拍
有雨伞同吟
以
琳
井、女人、上帝
——《圣经》的文学叙事管窥
2008
《圣经》是一部文学巨著,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犹太学者艾里克·俄尔巴赫。他在《模仿:西方文学中对现实的表现》这部论著中,首次阐释了《圣经》的文学性和文体上的独特之处,指出了《圣经》简约、含蓄的叙事艺术风格。而找到《圣经》叙事的潜在关联性的则是罗伯特·艾尔特,他最具影响的著作《圣经的叙事艺术》为《圣经》的文学研究做出了许多贡献,其中最精彩的一笔则是他的“类型场景”或“类型格局”理论,在对《圣经》中众多“类型场景”的分析中,他重点分析了“求/订婚场景”,而这一场景的地点则总是在一口井边。
从生活常识上来说,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男女相见总是在井边。在中东广阔的沙漠中,绿洲中的井一般都是路人歇脚和聚集的地方。而沙漠中牧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在古希伯来传统中,打水似乎是女人的工作,尤其是年轻的姑娘们,她们每天都会往返于井台之上。井是沙漠中的生命泉源,因此,在象征意义上,井就与生殖繁衍有了联系,现代女权主义和弗洛伊德心理解读又常把井视为女性生殖器官的象征,因此,发生在井边的求婚定亲故事就有了更深刻的寓意。艾尔特还进而将这一模式中长途跋涉的男性自我和相遇的女性她体视为不可逾越之距离的物化体现,两者间的遥远距离喻指求婚要克服的自我和她体相结合的重重困难。
说到这里,我们便会自然地想起《圣经》中经典的三个发生在井边的爱情故事:以撒迎娶利百加、雅各争娶拉结、摩西招赘米甸。这三个故事存在明显的区别,艾尔特据此指出“类型场景”是《圣经》叙事技巧的精华之一,它不仅具备了融《圣经》为整体叙述承上启下的提示功能,而且对人物不同性格的塑造和人物命运的前瞻起了关键作用。艾尔特的分析非常精彩。
“类型场景”里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中的主人公以撒,他是以色列三个族长中性格最被动,也是最无能的一个,他的妻子利百加是老仆人为其求来的,以撒本人并未出现在那口井边,而《圣经》叙述中的女主人公利百加,则被描写成一个积极主动、充满活力的女性。她在井边忙不迭地汲水(创24:16),给老人饮水(创24:17),又汲水饮牲口(创24:20),同时嘴上说个不停,拿了金镯子后又旋风般地跑回家去报信(创24:28)。她的积极主动与以撒的被动无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预兆了婚后两人的家庭关系和各自的作为,此时,我们会自然地想到以撒被次子雅各骗取长子祝福的结局。艾尔特的分析让我们从这井边的一幕中看到了对以撒性格、为人以及一生遭遇的暗指和预示。
雅各则完全不同,他为了让拉结的羊饮水,先用力地移开了盖在井口的大石头,然后帮拉结汲水饮羊。关于搬开井口的石头,艾尔特分析说,雅各是一个与石头有特别缘分的人,他曾枕石而睡、堆石为证,象征了他的奋斗人生。便有评论家因此称雅各是一个“与石搏斗,枕石睡觉,又用石说话的人”。另外,雅各必须克服困难推开石头还预示了雅各娶拉结的艰难过程,甚至还预示了后来拉结的子宫被上帝封住,很久不能怀孕生子的痛苦,而这痛苦的除去,要靠雅各在神面前的祈求。
摩西与西坡拉的井边相遇则是一场战争,摩西在井边的勇敢扶弱则预示了他一生带领受压迫、受欺辱的以色列民族抗击埃及法老,并带领他们走出埃及的使命。
三位不同时代的族长却有着雷同的井边求婚故事,正是这样的“类型场景”使他们之间有了可比性,从而使《圣经》的叙事形成整体。但相同格局的巨大区别也成功地刻画出了三个人物的不同性格,并预示了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使命,透漏出作者精心的文学设置。
另一解读
的
而
上
形
在《圣经》文本的文学解读研究中,关于井和井边的故事还有另一种解读,在了解这一解读之前,我们有必要知道解读者的研究理论。
继艾尔特的《圣经的叙事艺术》之后,梅厄·斯腾伯格于1985年发表了他的力作《圣经的叙事诗学:意识形态文学与解读的戏剧性》。他指出了艾尔特等评论家片面强调《圣经》文学性的问题,纠正了《圣经》文学性解读中的偏差。他对《圣经》的意识形态控制其叙事的特点分析,明确地显示了《圣经》叙事的高度复杂和深奥精湛。他力图把文学解读建立在对《圣经》的宗教使命,以及对它原来的文字语言、历史、文化和地域背景认识的基础上,即把《圣经》置于一定的历史和政治环境中进行解读,从而将自己的研究方法界定在有别于历史研究,同时也有别于纯文学研究的领域,进而指出了贯穿于《圣经》始终的三个操作准则:历史编纂学原则、意识形态原则和美学原则。
在第一个原则下,《圣经》作者们的叙述坚定地立足于“真理认同”,即所有《圣经》叙事的历史真实性上。第二个原则是指《圣经》具有内含的意识形态体系和目的。它在整体上以其博大的范围、涉世的深度和历史的全面关怀,形成了一个意识形态体系,这使它具备了一整套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体系,也成为其它有关人类历史和社会的神话无法望其项背的根本区别。而第三个原则,则是《圣经》的叙事选择了迂回、微妙和隐晦的复杂文学表现手法,而选择这种方式是由于《圣经》中人神关系以及人对上帝的认知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这一特殊性所决定的。
斯腾伯格认为整本《圣经》的中心矛盾就是人与上帝之间既斗争又亲和的关系,从伊甸园的人神矛盾到耶稣的十架救赎,实际上都是一个认识论的矛盾。而《圣经》叙事的简约、隐晦、迂回,甚至许多信息空白的存在,都与这一中心矛盾有关。这就引发一个疑难问题:人们如何读懂《圣经》的问题,斯腾伯格为此又指出了《圣经》的另一个重要原则:“防蠢人的编写原则”。即不同层次的读者可以在不同层次上解读《圣经》,因为它的叙事采用了一些保住理解底线的措施:一是叙事的复杂性及含混性总是与对人物和事件的道德评估的明晰性成反比;二是既定的言行准则可引导读者做出自己的判断;三是故事的最后总要进行回顾式的澄清。因为有了这些措施,才使得《圣经》在局部层面上和具体事件中的真理和是非往往一清二楚,但它在全部真理上却从来没有被明确表述过,而这一手法则取决于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一个人完全彻底地认识和了解上帝。
管窥见真相……
基于以上对《圣经》叙事的认知,斯腾伯格又给出了一个关于井和井边故事的另一种解读。在以撒娶亲的故事中,我们从作为家长的亚伯拉罕对老仆人的要求中,看不到他对未来儿媳的任何要求,唯一明确的就是要求仆人将姑娘带回迦南,而且老仆人为此发了誓。这是为什么?斯腾伯格的解释是:亚伯拉罕为以撒娶亲的最大忌讳就是儿子最终回到家乡去生活。这是因为亚伯拉罕与上帝立了约,迦南是上帝给他的应许之地,他的后人要在迦南发展、繁衍、昌盛、强大。因此,这个故事的叙述重点是在突出女方必须嫁到上帝应许之地这一意识形态的沉重话题。围绕这一主题,故事通过对老仆人在前后三个不同场合说明自己此行目的并重复亚伯拉罕的指示时,如何在叙述上精心地做了一些变化。
老仆人看出拉班是一个贪财的人,就把亚伯拉罕嘱咐他的话在前后顺序上做了调换,以突出主人家业的兴旺和耶和华神的特别眷顾。关于利百加未来的丈夫,他只强调是主人最疼爱的心肝宝贝,而且故意不提起以撒的名字,以减少陌生名字可能给女方带来的害怕和犹豫。最后,他又强调了亚伯拉罕与利百加爷爷拿鹤的兄弟情谊,而且说明耶和华神应许了他的祷告,使利百加第一个来到井旁打水,以此暗示这桩婚事是蒙耶和华神护佑的。这段叙述层次分明地突出了这门婚事的物质利益、亲情关系和上帝的祝福,调动起了所有能说服利百加的父母同意女儿远嫁迦南的各种因素,体现出老仆人为这桩婚事的确是费尽心思,而且我们看到,这段叙述策略的确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利百加的父母不但同意女儿远嫁迦南,而且同意马上带走。
在这个故事中,斯腾伯格引导我们体会了《圣经》叙事的高超技巧和解读的戏剧性,同时令人信服地揭示了《圣经》叙事中意识形态的考虑压倒一切的编写原则。
无论哪一种解读,我们都不得不说《圣经》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巨著,它简约、含蓄的风格中蕴含的是一个精彩纷呈的文学世界。
以琳,原名王湛,字文渊。1970年4月生人。居湖南岳阳洞庭湖畔,捉花间几个音符,翻湖上半页闲书。
华山论剑,原名孙超雄。1959年生人。乃旅居维也纳一介布衣。顶,在似谢非谢之际,诗,夹半文半白之间。
声明
本刊所发原创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已委托维权骑士全网维权。如未经授权用作它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精彩回顾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