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2 11 月, 2024
spot_img

在海洋般的信息里,谁迷失了自己?


认识自己,先于认识世界!个人如此,教育也如此。

——题记

一、一件小事的启发

有一天,我在电脑座前,兴奋地刷着手机:

大概是一段新闻,引起了我的非常注意,更好看的是时事评论,让我脑洞大开,

这个时候,我家三宝,捧着一本《牛津英语绘本》或《神奇校车》的科普读物,我忘记了,要我给他读!

我气得哇哇地叫,用手捶打着桌子,吼着声音说:等下,等下!

…….

事后,我就后悔了!

我在干什么呢?

——难道,我不应该给儿子朗读书吗?

——难道,我不是在家教育的老师吗?

——难道,儿子遇到难处不是找爸爸?

——难道,我推迟看新闻天会塌下来?

我为何有这样的过激反应呢?

我在现代网络、手机信息的世界里,我迷失了自己!

只是,我有圣灵感动,让我知道一时间迷失了自己,稍后,我的良心不安,被抓回来了,我有读经和祷告的习惯,即自我纠察的机制存在。

否则,像部分成年人,在这方面一意孤行,恐怕到死方休。

什么叫迷失自己?

就是扭曲了人应该持守的真善美;

就是改变了应该尽的天职、本分;

我们搞乱了自己正常的生活作息与自然法则!

我们自己的良心也知道,但有人不愿意改过来,也不想改过来了。

因为沉迷在信息的海洋里,自己有一种俯视世界的大人物感觉;

因为沉迷在时代的评论里,觉得自己有君临天下的豪情骄傲感。

这种感觉,让人忘记了自己生活的卑微;

这种感觉,让人忘记被命运抽打的委屈。

在互联网时代,原来自己可以高谈阔论,指点江山呢?!

在互联网时代,原来在世界各地,有自己知心的朋友?!

何况,还有逗我们开心的短视频;

何况,还有消灭我们无聊的游戏!

有词称赞这种美好的“迷失生活”:

枯藤老树昏鸦。

晚饭有鱼有虾。

空调Wi-Fi西瓜。

夕阳西下。

你挣钱我败家。

二、认识自己,先于认识世界!

世界新闻,你我读不完的;

好看视频,你我看不完的;

即便严肃的政论话题,你我讨论不完的。

各种主义或派别的话题,是没完没了的。

浩瀚的信息,如同汪洋大海,把你我湮没。

丘成桐,是哈佛一流的华裔数学家,不了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他的成就。

他说,所谓学术研究,就是在科学的花园里,找到别人拜访的石板路径,在前人的空缺之处,小心翼翼地摆上一块石板(大意,原话我忘记了)。

我在北京的时候,和首都一所大医院的顶尖眼科医生,也是眼科博士聊天,他告诉我:所谓博士,不是真的“多么博”,恰恰相反,就是在某一个窄小的领域,深入地研究下去而已。

就像许多谦卑的“大咖”所说的:知道的多,就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更多。

那种所谓全面发展的人,多才多艺的人,不过是万金油一样的人才,在科学技术、人文学术不发达的时候,显耀于自己的同伴而已。

中国古代的庄子,很早就发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世界的知识是无限的,把有限的生命放在无限的知识寻求中——累死你!(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如果必须有一个选择,人应该先认识自己,然后去认识世界——我在哪个行业或专业里工作、生活。

这些问题可以细解为:

1、我是从哪里来?

2、我是往哪里去?

3、我是什么?

4、我为何出生在湖南,而不是湖北?(或别的地方)

5、我的父母为何是农民?不是老板?(或别的)

6、我读书大环境为何是乡下,不是城里的重点学校?

7、我的弟弟和妹妹为何不是学霸,而是平常的农民工?

8、我的亲戚朋友,为何没有一个富贵突出的人,乃凡人?

9、我为何从小对读书(打球、东游西荡……)感兴趣?

10、我为何从小对游泳(骑车……)会无师自通呢?

11、我为何会在某一个时间点遇见我爱的人,她(他)却不爱我?让我折磨得半死?

12、我为何会和现在的妻子结婚,为何能走到一块呢?

13、为何时间过得很快,父母就老了,甚至一位已经过世了,我打算如何做父母呢?

14、我为何从小做事拖拉懒散呢?

15、我为何立志学习英语或运动,总是半途而废呢?

16、我为何身不由己地发家人的脾气,又觉得惭愧对不起亲人呢?

…….

亲爱的朋友,您会发现,包括自己,绝大多数人逃避思考这些问题!

因为觉得想不通(靠信心才能明白,靠启示才能领悟)!

“本来就这样嘛”

“你这些问题都无聊”

“我懒得去想”……

人对自己,乐意成为精神的鸵鸟!

然后,在生活中吃喝玩乐,在工作中忙来忙去,

和朋友天南海北地聊天,

在手机信息世界中自娱自乐!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

主要是针对当时希腊社会贵族,热心研究天文、地理、动物、植物…….唯独不认识自己而说的。

苏格拉底两千年之后,欧洲一位基督教思想家约翰.加尔文说:

认识你自己,在乎你认识造你的神。

三、人生早年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

我有一种可怕的推测,就是国内许多教育思想和教育设计,是一些不认识自己的专家安排的,那些教书的老师是不认识自己的,否则不会让孩子刷题,小学一年年级的孩子,一天三张试卷要完成;

我甚至能明显地感觉到:我那些学生的家长,也是不认识自己的人,否则他们不会给孩子打鸡血,让他们为各种兴趣班、特长班奔波……把孩子累得半死,孩子几乎没玩耍时间。

既然认识自己,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那么,作为父母,作为教师,怎样面对孩子或学生呢?

尊重孩子的天性,有两个分野:

一种洛克、卢梭、蒙特梭利、杜威等实用主义、自然主义的教育观,他们认为人生来是白纸,是可爱的野蛮人,教育是引导孩子开放自己的潜能,只需要提供好的平台,辅导者就好。

至于成年人,最重要是提供好的制度和竞争环境,就能发挥人的各种聪明才智,即制度决定一切,个人的道德性不重要,随便。

一种犹太人、马丁路德、加尔文、奥古斯丁等人的古典教育思想,认为孩子存在罪性,必须在成长的过程中,加以对付,犹太人让小孩子两岁开始背诵希伯来圣经;比如马丁路德,最早提出六年制义务教育,以便先读懂圣经;加尔文引导的清教徒,让小孩子从小背诵《威斯敏斯特小教理问答》…..

至于成年人,除了国家严格的法律制度以外,必须有纯正的教义,和敬虔的真宗教生活,有十诫的道德原则,特别是加尔文派要如此!

相同点是,就是为孩子,提供权利自由的生活环境、博雅的学科知识;

父母或老师,除了制定“生活纪律和学习纪律”之外,让孩子们自由地玩乐、自由地凭兴趣学习!

小学六年级之内,尤其如此。

这是教育的红线!因为不存在中国物理学和美国物理学的差异,也不存在基督教数学或佛教数学的差异。

让他们自由地观看蚂蚁打架,直到自己看累了;

让他们自由地在广场上追逐,直到他们自己累了;

让他们踢足球、玩毽子、跳绳、爬树…….直到他们自己累了;

还有下棋、去图书馆、去游泳、骑车……

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尽情享受。

一天只把握几个时间点:起床、睡觉、吃饭和敬拜时间,其它时间,都是孩子自己安排!越小越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

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发现自己!

人什么时候明白自己喜欢做什么呢?

就是权利自由的状态下(这是社会自由,不是个人自由),无所事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人什么时候明白自己擅长做什么呢?

就是自己的好行为,被人,特别是被老师和父母肯定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反过来是自己不擅长的。

人什么时候明白自己应该归属哪里?

就是自己被爱,被关心,被重视,被拥抱和护理的生命,是来自哪里的,这就解释:妈妈的宗教为何容易成为儿女的宗教。

总之,我们都是人,那么认识自己:无非通过兴趣、活出成就,被肯定和被爱!

也可以说:人是经历枯燥乏味、艰难困苦、被人批评和被人拒绝中,认识自己的。

所属主题
肖遥 文以载c道
肖遥 文以载c道
以道育人,以家事主,愿祂的国强大,愿祂的义广传! 公号:文以载c道 微信号:jiduhuajiaoyu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