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9 12 月, 2024
spot_img

合乎中道地看人看己

合乎中道地看人看己


合乎中道地看人看己

合乎中道地看人看己

作者/如斯

合乎中道地看人看己

希腊神庙上写有三句言,其中之一是:认识你自己。哲学的三大终极之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往哪里去?都是围绕探索和认识自己展开的。

《老子》说:“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但大多数人对自我认识存在偏差。美国有一项调查表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高估自己。中国的传统教育强调不足,缺乏鼓励,忽略接纳,重视内省自责,往往让人过低衡量自己。

看来,古今中外,能够正确看待自己,是一件极其重要又不容易的事。

保罗说:“我凭着所赐我的恩对你们各人说: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要照着S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给人们指出一条“自由”之路: 合乎中道地看人看己。

合乎中道地看人看己

合乎中道看待自己的前提,是接纳自己。

以现在的青年人为例,他们普遍自视很高,但遇到挑战和压力,内心冲突很大,常在自卑与自负两个极端摇摆,更容易停留在自卑这个点上。这种问题,归根到底是缺乏对自我的接纳。

缺乏自我接纳,一有问题,就会自责,因而不敢给自己提高要求。

缺乏自我接纳,遇到麻烦,常会习惯性埋怨别人,不能接纳他人的失误,害怕承担错误。

能够自我接纳的人,不仅善待自己,也善待别人;不仅饶恕自己的错误,也饶恕别人的错误。

由此可见,一个人能够做到看自己合乎中道,接纳自己非常宝贵。

试问:

你能接纳自己的性别、身高、容貌、体重、父母、兄弟姐妹、出生地、学校、学习情况吗?

你能接纳自己的优点和弱点、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失败和软弱吗?

你能接纳自己的现在和过去吗?

……

绝大多数人对自己的优点、优势以及积极情绪乐于接纳,对缺点、劣势和消极情绪不愿接纳。

人总有优点和缺点,当不能全部接纳自己时,就会把精力消耗在自我掩饰、否定和排斥,难以全力以赴寻求进步与成长,这种精神内耗很可怕。

合乎中道地看人看己

那么,人为什么不能完全接纳自己呢?

不少人认为接纳自己,就是自我满足、不思进取,他们把接纳自己理解为自恋和自满。

这是非常大的误解。

人的进取心,包括追求成长和回避失败。

缺乏自我接纳的人,把关注点放在回避失败上。因为害怕失败,不信任自己,很难对自己提高要求,进而难以持续成长,愿意在舒适区流连。

真正接纳自我的人,认可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不意外,不抱怨,允许自己暂时失败,进而坦然面对,并寻找解决之道,从而获得成长。

优点和缺点、优势与劣势是在一定的评价标准下产生的。在单一考量下,似乎出现了“绝对”优劣势和优缺点。但社会是多元的,标准是可变的,为什么要纠结于此呢?长颈鹿在够高处时,它的身高是优势;当穿越矮小的围栏,它的身高就成了劣势。

看待优点缺点如何做到合乎中道?以一时一地的评价标准,肯定或否定一个人,显然是不公平的。

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应试教育催生出的以成绩评定孩子,学而优则学霸,学而劣则学渣。学霸与学渣,一字之差,云泥之别。

如此给孩子过早、单一地贴了标签,把具备学习优势的孩子推向高塔,使他们更为投入精力在课业学习中,无暇其他方面的探索和发展,限制其全面成长;同时成绩领先带来的荣耀,成为他们的骄傲资本,一旦一时考试不利,往往脆弱不堪。实际的情况是,成绩突出的孩子,心理问题更为严重。

被定性为学渣的孩子,要么自信心受到打击,进而发展为自我否定,变得对学习产生抗拒,形成厌学情绪。甚至有的孩子在不公的评价和对待中,积压愤怒,把精力发泄在反抗学校规则和家长、老师身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紧张。

以学习为绝对评价标准,使家长、老师和孩子的幸福感,都成了稀缺品。

合乎中道地看人看己

为什么要看人看己合乎中道呢?

首先,人既卑微,又尊贵。

造物主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尘土是卑微的,因此,人的本体是卑微的。

但在万物中,唯独人有上帝的形像和样式,人有上帝的生气。神看重人,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派他管理万有,使万物都服在人的脚下。神看一个人的灵魂宝贵胜过全世界,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得永生。

大卫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并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所以,人有不可估量的尊贵,这不是什么猴子可以比的。

其次,每个人是独特的。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更何况人呢?

绘本故事《你很特别》值得一读再读。书中描述的就是人人皆独特,彼此之间不要互相论断评判,也不要痴迷被人夸赞,要在乎造物主的眼光。

因此,我们要接纳自己的性别、外貌、家庭、地位等,不因自己短处轻看自己,也不因自己的长处而轻看他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嫉妒他人,也不自以为是。

还有,人的本性不容忽视。

我们在看待自己时,会产生两个极端:一是自高自大;二是自卑自贱。这些都因人的本性使然。亚当罪的基因,带给我们每个人,犯罪成了本能。这一点就连自己都不放过,以至于人对自己都不能善待。于是,人常常自我控告,常常自我否定,自吹自擂,自高自大,自暴自弃,自命不凡,自怨自艾……

所以,不要以为了解自己的是自己,认识自己最难。又活在罪人丛林中,互相吹捧、批评和论断,乱贴标签等,让你很难认识自己。

刀郎的歌曲《罗刹海市》,就是揭露黑白颠倒、美丑不分的罪恶现象,引得全网的共鸣。那些歌词中提到的“马户”和“又鸟”本身,知道自己的丑陋吗?

合乎中道地看人看己

每人出现在世上,都有使命,造物主不造任何一个废人。

保罗说:“所以,弟兄们,我以 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 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侍奉乃是理所当然的。”

为主作为活祭,承担这样的使命,如果不能合乎中道看待自己,完成使命岂不是空言?

之前我在公众号发的文章《嗨,我的葡萄园》,收到一份读者留言:“谢谢你!(我)未被爱过,被教导爱人,我一点都不爱自己,厌恶自己,逼迫自己。”让我读后怦然心痛。诚如文章中所言:

若我不能接纳自己,怎能有力量接纳别人?

若我不会接纳自己,怎会希求别人接纳?

若我不想接纳自己,不就是不满创造我的主吗?

合乎中道地看人看己

邓晓芒被评为“评判儒家的儒家”,他对儒家思想深入研究,以深刻批判的态度,想引发民众彻底自我反省,从而摆脱不切实际的自得心态。他曾讲:儒家思想的最大遗毒是习惯虚伪和集体无意识。

最突出表现在中国人的“客套”上。最初的客套,出于礼貌,久之成为套词,进行形式主义的怪圈,就属于邓晓芒先生说的习惯虚伪。

认识一位看自己合乎中道的人:

如今特别流行的一句评价:温柔又坚定,客观又真诚,用在迦勒身上非常合适。迦勒是青年领袖,他看自己合乎中道:勇挑担子,不推诿艰巨任务;即使百万人反对,他也不盲目从众,坚持所见和所领受的,诚实发声;面对强敌,他主动请缨,要来山地,赶出里面的敌人;对待领袖约书亚,充分敬重,言辞恳切,态度谦卑。

再讲一个故事:

有个大财主,要出远门。他把三个仆人叫来,按照各人的才干托付给他们若干银两:一个给五千,一个给两千,一个给一千,就去了。领五千的仆人,拿银子做买卖,赚了五千。领两千的仆人,也照样另赚了两千。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

如果你是其中之一,如何合乎中道地看待此事?

首先,不抱怨主人给的多少——这叫接纳差异。

其次,尽力善用银子,使其增值——这叫尽心竭力。

第三,在乎主人的评价,而不是别人的——这叫关注关键点,其他人的论断批评,可以略过。

合乎中道地看人看己

不仅看自己合乎中道,看他人也要合乎中道。不轻看别人,不搞个人崇拜,人人生而平等。拥有合乎中道的眼光,既不会自高自大,也不会自卑自轻,从容坦然,不亢不卑。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不堪和失败,又有底气真诚地夸赞和认可他人。

这样的生命,散发着自由和松弛的魅力,传播着生命的馨香之气。


 合乎中道地看人看己


君着一抹关注

还您一份宁静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号

合乎中道地看人看己


所属主题
如斯 鹿慕溪畔
如斯 鹿慕溪畔
愿您能读出诚意和真心、爱和真理……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