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5 12 月, 2024
spot_img

萧三匝:从科技视角切入启蒙是个好角度

(袁伟时<左>与杜君立<右>)

科技与思想观念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发动机。与它们相比,政治、经济等不过是自然的衍生物。而科技与思想观念之间又呈现出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科技进步必然导致思想观念的迭代,而前瞻性思想往往能直接触发科技进步。

 

中国传统思想既缺乏政治自由,又缺乏科学思维。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不主张人们深入地认识自然,由此阻碍了科学思维的产生。因此,世界重大的科学发明几乎都源自基督教文明而非儒家文化圈,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也并非原创性的发明,严格意义上讲那根本不能称之为科学发明,只能算是技术革新而已。中国传统思想的先天不足是导致中国近代历史悲剧的深层原因。

 

更可悲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国学热发展到了非理性程度。在这一轮国学热中,中国古代社会被一些人虚构成了尽善尽美的黄金世界。加之民族主义的泛滥,时论颇有中国可以自外于世界之势,而完全无视现代性在中国尚未完成的客观事实。

 

对中国人进行科学启蒙是有必要的。从最浅的层面说,一个缺乏原创科技的经济体是无法长期增长的,更不能引领世界经济潮流。从较深层面说,科学思维是一个民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科学思维的特点是独立、自由、平等、理性、不盲从,这是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也是前现代社会最有效的消毒剂。独立、自由、平等、理性、不盲从的国民才称得上是现代国民,而现代国家、现代社会只能由现代国民来建设、来保卫。从现实的层面说,在中国当下,提倡科学思维是可能的,因为它是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

 

中国有着悠久的写史传统,历史就是传统中国人的宪章,因此中国有“孔子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的观念。不过,我们的史书历来是帝王将相的家谱,科技进步历来不在史学家关注的视野范围内,这不能不说是绝大的弊病。事实上,真正改变历史进程的不是政治、军事、外交,而是科技与思想。因此,我们需要有见识的科技史著作,以此改变中国人的观念,养成科学思维。

 

独立学者杜君立新著《现代的历程》正是这样一部苦心孤诣的科技史著作。作者从机器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出发勾勒了现代社会产生的逻辑链条。保守主义的政治哲学主张历史演化论,这种演化之所以可能,很大原因在于科技的进步是不可逆的。比如,电灯发明以后,人们就不再用油灯;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后,电报基本上已经成了历史词汇。从这个意义上看,虽然科技史只是一种专门史,但他同时就是思想史,甚至可以说它是历史中的历史。

 

一流的史书绝对不能只靠材料的堆砌和剪裁,它一定是作者思想体系的外化,所以大史学家都是思想家。文史哲三门学问如果不能汇通,著文者易患上“浅”病,著史者易患上“狭”病,而好哲之士易患上“空”病。即便只是泛览《现代的历程》,不难发现,此书是一部史论结合的著作,论出于史,而又高于史。作者继承了中国“经史互参”、“文质彬彬”的传统,只是其中的“经”已不是“十三经”之类的古典,而是现代性。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作者的现实关怀,也可以说《现代的历程》是一本忧思之作。

 

在现有的学术生产体制下,这样的书基本不是学院派能写出来的,非不能也,是不愿也。好在近年来中国社会产生了一批思想个体户,他们不在学院体制内,也就没有门户顾忌和现实利益考量,他们是真正的独立学者,写作只是出于个人兴趣,也就更容易接地气,更容易有所创见。所以我要说,史失求诸野,史在民间,学在民间,希望也在民间。

 

书名:《现代的历程——一部关于机器与人的进化史笔记》

作者:杜君立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67


所属主题
匝说
匝说
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