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1 1 月, 2025
spot_img

媒体观系列 | 发出的声响必有回答(1/3)

媒体观系列

本系列短文,尝试梳理我以基督徒身份探讨公共领域的写作心路、反思,共分为六小节。


引言

高以翔的猝死风波、渔村发生暴动、韩国明星的自杀事件、亚马逊森林大火,每一个议题牵动人心;然而还有诸如网红主播的真容问题、某明星的离婚事件,更如何面对这些如洪流般的热点、事件?圣经说基督徒是光与盐,要照亮与调和这个世界,那么又当如何展示这样的身份,成为福音的见证

 

每一个问题的答案,因需要回应,而变得举足轻重。然而,并不是每一次的回应,都能够完全地展示福音,更令人当心的问题是,我们还没有准备好对这个拥有公共空间的新媒体时代说话,层层阻拦已追身而来……



   01 交响乐还是喧闹场


交响乐的魅力,在于将各种不同的声乐巧妙地融合一起,那些看似不能放在一起的音色,因为各方的努力,成为了动人心弦的乐章。与此相对,人们绝对不会喜欢置身于一个杂乱无章的喧闹场中,纵然声音此起彼伏,然而却刺耳、嘈杂,这是一种令人痛苦的身临其境。

 

但我们并不满足于同声应和。在这个自媒体盛行的时代里,人人渴望发声,渴望表达不一样的观点。然而,在当下的处境里发声,并不是容易的事情,特别是那些拥有真相且触动利害关系的声音,通常它们逗留的时间不会超过几小时。我们开始习惯这样的舆论环境,对所拥有的媒体公共空间,达成莫名的一致。不过,有时候,未经雕琢、机械式的共鸣,并不是出彩的交响乐,它比喧闹场更令人厌恶。

 

我们生活在一个需要回应的时代,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发声,也不是所有人都见得能够说好话。在手机等智能电子设备的助力下,发声比想象中容易,但问题也因此出现。五毛党、网络水军、键盘侠、杠精等词汇,都是用来形容那些制造舆论导向、或带着不良目的以及随意使用网络空间的人群。

 

另一面,那些权柄的拥有者竭力地保护自己所拥有的地位,但好奇心反而激发地着人们跃跃欲试,如同冲向堤坝的洪水猛兽,冲击力十足。

 



媒体观系列 | 发出的声响必有回答(1/3)

    02 不说话还是学说话


基督徒,在这样的处境里该如何参与到这样的公共空间里呢?我个人有清晰地带着基督徒身份,使用网络媒体是2008年9月,那时正是大三。心中渴望服侍上帝,却钟情于用文字来服侍,所以开始在QQ空间写一些信仰类短文。此后,相续在博客、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里开展事工。

 

从写基督徒的生命故事,到尝试参与一些社会议题。我遭遇过,一篇热点文章还没超过50的阅读量,就被封杀在QQ空间里;还有一篇发在微信公众号的代祷文,也被停在了444的阅读数上。我是否还要发声呢?

 

从去年开始,先是一大波的传统主日媒体做的公众号经历大面积的封号,后是一些新兴的自媒体也遭遇了突然被禁止使用的情景。基督徒群体中开始出现了一些这样的声音:“基督徒不要发与政治相关的内容”、“专心谈论圣经就好”等等。

 

我不太愿意写时事文章,回应社会议题的原因是自认为写不好。然而,安平牧师的一段话,改变我“不主动参与公共议题”这个观念。他说:教会和专业传播机构必须更新观念、积极回应、主动应对、探索当代处境下的传播模式,才能在这个时代更为有效地传扬福音。否则就很容易丧失新媒体所带来的在公共空间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将对自身事务、身份、理念和信仰的解释权拱手相让,甚至让异端乘虚而入,影响败坏基督教的社会观感和形象,使福音的土壤更加坚硬。

 

不说话是智慧,但在需要说时保持缄默,这是失责。如果是因为说不好而不说,那么,就应该学着说。基督徒不应该在话语的事奉上,失去自己的身份,因为上帝是言说的上帝。

 


思考


· 你认为基督徒为何要在网络媒体中发声?



· 你认为基督徒发声的意义是什么?



媒体观系列 | 发出的声响必有回答(1/3)
媒体观系列 | 发出的声响必有回答(1/3)

下节预告:03 我有话还是他要说

媒体观系列 | 发出的声响必有回答(1/3)
所属主题
金马可 谦言
金马可 谦言
在充满问号的时代,言说有答案的文字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