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6月 29, 2024
spot_img

西方哲学史(二十一):神秘主义

神秘主义的历史非常悠久,如果从基督教的历史来看,诺斯底主义可以说是最早的神秘主义,但如果从古希腊哲学来看,毕达哥拉斯学派也具有神秘主义的一些特点。其实东方的神秘主义历史可能更为久远,后来西方就特别喜欢向东方的神秘主义取经,像印度的瑜伽。
我们这次谈的神秘主义主要是在中世纪晚期,或者说是文艺复兴之前的神秘主义。这一时期的神秘主义大多数和修道院有关,因为很多神秘主义者就是来自修道院,其中最为代表的是方济各修道院和多明我会修道院。尽管这一时期的神秘主义大多数和修道院有关,但并不代表他们当中具有神秘主义者的修道士一定是异端。
中世纪的修道院大多数对教皇也不太满意,但他们又不愿意过于和教皇形成对抗。修道院本身就特别鼓励每个人每天都操练敬虔,他们可以说是所谓黑暗的中世纪唯一可以闪烁的一点光芒。尤其是在教皇和世俗权力争夺的高峰期,修道院一般都极力避免自己落入到这样的漩涡当中,他们只想安静地修道。
圣方济会的圣博纳文图拉和阿奎那年龄相仿,他就是一个以神秘主义著称的修道士。他认为通向上帝之路从认知开始,经过反省到达沉思。在沉思中我们经历了几个阶段:我们在有形的世界中沉思上帝,然后在我们自己内在的生活中沉思上帝,由此上升直接看到上帝本省。在最高阶段,灵魂超越自身,进入一种圣洁无知的状态,通过爱而与神的意志合二为一。圣洁和祷告的生活则是对这一出神状态的准备,禁欲以及清贫和顺从的誓言被视为基督教完善的最高形式。
相比圣博纳文图拉,神秘主义运动大师级人物是圣埃克哈特,他则是一位多明我会的修士。圣方济会强调情感、神秘和个人的虔诚的一面,实际上当理性在理解和解释宗教时越无能为力,人们就会强调意志和情感。不过,圣埃克哈特则属于理智的神秘主义,他也强调神秘地专注于上帝,“谁想要理解上帝,他就必须对自己漠不关心,而专心于上帝。”但他对基督教生活的方式提出的却还是一种理性的解释,他对后来的马丁路德影响很大。
还有一位神秘主义者,就是《效法基督》的作者托马斯·厄·肯培,他在奥斯定会修道院修道。他基本上和圣埃克哈特都属于日耳曼派神秘主义。他认为“应时刻提醒自己,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莫分心于有形之物,尽力爱怜无形之物。受制于本能的人终将腐化纯洁的内心。”
整体而言,这一时期的神秘主义总是厌恶理性神学,但他们依然忠于教会已经建立的教义。但后来的神秘主义,尤其是文艺复兴前后,神秘主义基本上变成了泛神论,所以当谈到神秘主义的时候,我们要有一定的时代区分,否则可能就会一棍子打死,尽管神秘主义的思想大多数不可取,但这一时期神秘主义那种敬虔操练方式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包括其中一些个人灵修默想的东西,对我们有时候还是很有益处的,前提是我们要学会分辨。


所属主题
老魏讲历史
老魏讲历史
你想知道历史真相吗?你想知道历史到底是成王败寇,任人打扮的小丑,还是真实历史事件的忠实纪录吗?老魏带你轻松有趣的看历史,真正做到还原历史真相,反思历史事件,真正让你做到“读史以明志,以史为鉴”。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

记一位被家暴的胖嫂

想起这样一群人

你我的心归了谁?

八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