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望系列是小万工的时评杂文系列,不定期更新。本文是第二十六篇。
题图:大师作品,来自rainman
102岁的贝大师去世了,功成名就,寿终正寝,在中国算是喜丧。
虽然今年过世的大师不少,但手慢如我都没动力蹭。
之所以想写这篇,是因为微博有人给我留言:
小万工,贝聿铭逝世后,再次感觉建筑设计是如此震撼美妙,恨不得转行,但是看网上好像学建筑都很惨的样子,能发文说说建筑设计师到底是干什么的吗?
顿觉自己有责任写篇文,来挽救下这位问题青年了:)
贝聿铭说:建筑师40岁之前都在实习(据说密斯把这个实习年龄线设定在了60岁)。
所以作为一个还很年轻的实习(地产)建筑师,本篇主要聊聊贝老对我学习建筑的影响,以及我对于建筑师这个行业的一些感受。
一
我知道的第一位建筑设计大师就是贝聿铭,这完全出于偶然。
因为清华设计课的第一堂是平面构成,简称平构。
课程内容就是把一系列的几何图形做整合,画一幅点线面色彩均衡的作品(随便找了个示例图如下,我不知道我描述得对不对啊,学渣如我到现在都觉得这是一门玄之又玄的课)。
于是第一堂课我几乎是一头雾水地拿了个自己都看不懂的草图交差,但印象清晰的是,指导老师盛赞了我们其中姑娘的作品,灰色菱形和白色矩形的组合。
他说,你这个很像贝聿铭的香山饭店印象。然后开始滔滔不绝的给我们讲贝聿铭是如何结合现代风格和民族形式,打造的这座京郊建筑。
贝聿铭 香山饭店
孤陋寡闻又自卑倔强如我,下课后就骑自行车去了香山,看看老师们喜欢的建筑长啥样。
印象最深的不是建筑,而是从建筑后门出来,那片开阔美丽的园子。
后来我才知道,即便是大师出品,其实香山饭店落成之时也备受争议。有人觉得苏州园林式的灰瓦白墙并不符合北京的城市气质,也有人觉得贝聿铭没有坚持自己玻璃幕墙的现代主义,而折衷了民族形式,显得不伦不类。
建筑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职业,早在古罗马,维特鲁威在他的《建筑十书》中,就提出了实用、坚固、美观的三原则。
实用、坚固还算是有标尺,但美观就真的是见仁见智了。
回忆刚刚学建筑的我,正是刚从标准化的山题海中拼杀出来,习惯了一切都有标准答案。
而建筑教我的第一课,就是从高考后开始并没有标准答案,要去理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群,习惯于面对争议,同时寻找并坚定自己的答案。
二
贝聿铭第二栋让我印象深刻的房子是汉考克大厦。
印象中是沈妈讲的。沈妈在园子里以要求严格,常毙方案闻名,曾经直接了当地对我们班一个男生说:”我觉得你不适合学建筑,你赶紧转系吧。“让这个从初中起一帆风顺因为数学竞赛保送清华的男生备受折磨。
沈妈说:波士顿的汉考克大厦是贝聿铭的滑铁卢。
就是下面这栋,他创新性地在超高层建筑上使用了全玻璃幕墙体系,如镜子一般的立面倒映出周围的古典建筑和波士顿的蓝天白云。
美 波士顿 汉考克大厦
”美“这事,在当时已经饱受争议,保守的波士顿人民无法接受自己古典主义的城市中出现这么一栋超高层现代建筑。
但美观层面的争议并不足以摧毁一个建筑师的职业生涯,坚固才是。
1973年的一场大风暴席卷波士顿,还在施工期间的汉考克大厦遭遇了灭顶之灾,外立面的玻璃幕墙开始大片脱落,后来发现是幕墙细部节点的设计导致玻璃的形变过大。
代价是所有玻璃都要全换,大厦延期四年完工,造价也翻了一倍,贝聿铭因此被业主告上了法庭,历经许久才得以调解,他的事务所也濒临破产。
贝聿铭说,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
这并非虚言,而是他实实在在的经历,轻描淡写的弯腰,放在一般建筑师身上,都是身败名裂。
公众聊起建筑师,常常注意到的都是那些漂亮的建筑图片和效果图。
但事实上除了外表的浪漫和艺术外,对于大多数建筑师自身而言,终身责任制,意味着在结构、消防、机电、幕墙等种种设计中都不能出现纰漏,否则就有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这都是需要扎实的技术功底作为基础的。
后来那个男生终究没有转系,读研时还去找沈妈求收留。
沈妈当时快退休,就婉拒了他,同时笑着跟他说,在心理素质层面,你算是毕业了。
既要承受美观的争议,又要胆大心细,张罗好技术的各个层面,安全之剑时刻悬在头顶,一个优秀的建筑师确实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
三
我印象最深的贝聿铭的作品,并不是广为人知的卢浮宫金字塔,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而是香港的中银大厦。
下图中最高的那个建筑就是香港中银大厦,而旁边那个显得敦厚的玻璃幕墙建筑就是香港的汇丰银行,由福斯特设计。老师们对于现代建筑史的讲述中,这两个建筑总是成对出现。
中国银行的造价是10个亿,而汇丰银行是52个亿,但中银的建筑面积是汇丰银行的两倍,高度也是后者的两倍。也就是说中国银行用单方十分之一的造价造了一座更具地标性的大厦。
狭窄的基地,有限的造价,贝聿铭和他的结构设计师罗伯森却采用了新型的结构形式,形成竖向钢绗架体系,成就了特殊的建筑美学和功能空间。这个设计完美地解决了功能、结构、造价等多方面的矛盾,称得上实用、坚固、美观。
即使如此,这一创举的实施也并非一帆风顺。贝聿铭应该也没有想到,他遭遇的阻力来自”风水“。
贝聿铭将中银大厦誉为雨后春笋,象征中银事业节节高升。香港人民却觉得这是三尖八角的尖刀利刃,刀刃一面指向汇丰一行,另一面指向总督府。而中银自己则担心立面上一个个大X,会让储户觉得不吉利。
当然最后大楼仍旧建成了,汇丰银行在自己屋顶竖起了两门大炮,而香港总督府则种了许多柳树。
建筑师是带着镣铐的舞蹈,对于大多数建筑师的实际工作而言,你的对手有可能不仅是有限的基地、不高的造价、挑剔的政府,不理解的民众,还包括莫名奇妙的风水,形而上的玄学——谁都不可能取悦所有人。
但世界就是这么要求建筑师的,要成为一个成熟的建筑师,时间和实践都很必要,所以老师们总是说,建筑师一定要身体好,活的长。
中银大厦建成是1990年,贝聿铭已经73岁了。
四
以上仅仅是就着贝聿铭的几个项目谈谈建筑师的基本素质。作为一个建筑师,你需要善于学习,在不确定中寻找答案;需要有扎实的技术背景,协调各个专业和细节;需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质来承受争议面对失败;还需要有好的身体和精力,解决建造过程中各种层出不穷的问题。
但仅仅是这些,要成为贝聿铭这样的大师级建筑师仍然是不够的。
首先,你最好能出身名门。
我记得我们大一的寒假作业是画自家住宅的平立剖面图,想象一下,我画的是五线小县城贴着白瓷砖的单元房,而如果是贝聿铭,他画的是苏州的狮子林。
名门意味着见识和品味的差距,为官三代方知穿衣吃饭,与生俱来的美学熏陶可以说是一切艺术学习门类的宝库。
事实上,贝聿铭作为华裔能在美承接一系列的重点项目,与其父辈和家族在美国的影响力也不无关系。
建筑界著名的八爷说:贝聿铭的房子有种万分讲究所流露出的贵族气,也是他本真气质的流露,和别的建筑师,尤其是现代主义建筑师很不同。个人深以为然,贵族气真是学不来的。
其次,你要善于社交,不仅设计建筑,更能设计局面。
贝聿铭之所以击败密斯和路易康设计肯尼迪图书馆,是因为他在杰奎琳来之前就摸清了她的喜好,把工作室粉刷一新,还摆上了鲜花。和不修边幅的路易康,以及叼着雪茄傲慢的密斯形成了鲜明对比。
贝聿铭的卢浮宫金字塔之所以能建成,多半都是因为他出众的社交能力,最终说服了博物馆高层乃至整个法国——包括法国前总统夫人克洛德·蓬皮杜、密特朗的政敌巴黎市长希拉克。还做了1:1的模型,邀请了6万巴黎民众去参观。
最后,你还得有个好运气。
事实上,贝聿铭学成之后,一直想回中国,他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定中、建中和礼中,并且没有在家教他们中文,因为觉得迟早会回中国学的。
1949年,新中国建国后,他曾经想回中国,被父亲阻止。
1974年,中美建交后,他才第一次见到自己100多位穿着破旧蓝黑衣服的亲戚,一时说不出话来。
他后来跟同事说:我在他们面前没有一丝一毫的优越感,他们当中任何一个人本可以是我,我也可以是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一切都是历史的偶然。
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更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贝聿铭无疑是幸运的,比梁思成晚出生16年的他,受教育时正值现代主义思潮兴起,毕业后完美避开了中国的内战、政治斗争,又以跨世纪的生命力参与了美国战后和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可以说一生赶上了所有的好时候。但即使是手握一把好牌的贝聿铭,职业生涯也是波澜壮阔,焦虑和希望并存的。
五
再回到文初那个问题,回答那个因为贝老想转行建筑的同学:为什么贝老如此成功,而网上传说中的学建筑的学生那么惨,建筑师到底是不是一个好行业?
让我想起传道书中的一句话: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生有时,死亦有时。
事实是,建筑师是一个培养成本极高,培养年限又长的行业。
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年是中国城市化,建筑行业大发展的时期。在行业蓬勃兴起的背景下,即使你不是出身名门,做一个普通的建筑师,只要受到足够的训练,在实践中也踏实认真,那么多半都能有不错的收入和社会地位。
但如今,随着建设量的逐步收缩,建筑师这行就显得性价比没有那么高。
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建筑师太多了,走在大街上看看中国建筑的普遍水准,就会觉得在这个建设量巨大的过度,认真做设计的人实在是太稀缺。
所以如果是想赚很多的钱,快速地获得名声,建筑师真的不是一个好行业。如果你只是想好好地设计一个房子,让城市因为你更美,更安全,更舒适,那么无论什么时候,建筑师都是一个好行业。
不要好高骛远,更不要给自己设限。如果想去做建筑就去吧,前提是不管能否成为贝聿铭。
就像每年普利策奖揭晓的时候,非出身名门智商情商双低的小万工都会发一个:今年我又没有得奖。
28岁,贝聿铭还在象牙塔里当老师。
34岁,贝聿铭像我一样,还在开发商做商业地产项目。
43岁,他创办了自己的事务所。
66岁,他获得了普利策奖。
72岁,他在卢浮宫种下了金字塔。
89岁,他回到家乡做了苏州博物馆。
想到我们还这么年轻,所以102岁的小万工会有多牛轰轰,谁又能拦得住呢:)
|全文完|
相关文章阅读:
小万工
基督徒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