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6月 30, 2024
spot_img

近现代文学史(一):白话文运动

任何事物都不能极端化,比这更严重的就是用一种非常严肃的态度将事情极端化。中国的近代史确实是屈辱的历史,近代史也可看成是一种寻求解决中国问题之法的历史,总的趋势就是割断还是保留一部分传统。
近现代文化亦可看作是用西方的现代性重新改造中国的文化,胡适是最早提倡白话文并实践之人。实际上,中国的白话文历史也很久远,古典通俗小说一般都可以看成是白话文,而且很多通俗小说所扮演的角色甚至远高于正统的东西,最有名的莫过于《三国演义》,中国大多数人了解三国历史都是来源于《三国演义》,而非《三国志》。
金圣叹算是最早将《水浒传》之类和《离骚》、《庄子》和《史记》相提并论之人。按照正统的说法,金圣叹可谓是异端者。在科举时代,今天所谓的四大名著都不过是作者考场失意后的自娱自乐,无论如何也难登大雅之殿堂,但它们却有一个殿堂不具有的东西,几乎接近白话文通俗易懂。
中国的文学不允许使用白话文,韩愈古文运动只是针对歌而言,古文实乃文言文散文,但绝不能使用白话文。因此,凡白话的东西绝不会被中国的文学承认,胡适提倡白话文也仅限于政治交往和启蒙教育
中国近现代文化改造很多以但丁之例,鼓励中国当时文学也向但丁学习,抛弃拉丁文选当时大家都通俗易懂的语言,但中国的文字不是字母文。钱玄通认为“废除孔门之学及汉字,为根本之解决之道。”傅斯年亦认为“中国文字在造字的时候处于野蛮时代,野蛮时代造的字岂有不野蛮之理?一直还保存到现代社会里,难道不自惭形秽吗?”
胡适是一个比较乐观的现实主义者,虽然他也发现中国传统很多的毛病,但他始终能保持心平气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但像钱玄通、包括鲁迅等人,他们对抛弃中国传统的态度却异常坚决。在他们眼里,辫子、缠足和鸦片就是传统的代表,当然抛弃这些我们也双手赞同,问题是他们对这些的厌恶扩展到了诸如中国的艺术、文学、思想等所有领域。
这些人年轻的时候倒不一定以中国传统自卑,但后来却竟都变成了自虐式的自卑。在揭露小辫子这方面,他们真的是无可匹敌,并且他们的态度始终是严肃并具有深思考证,但今天回头看,确实有点走的远。任何文明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有其弊端,但不能因此而全部抛弃。
当时一些守旧的文人学者并未当回事,但没想到因为巴黎和会事情越闹越大。老人们批评白话文粗鲁,没有文言文优雅,这没有平息事情,反而让年轻人更加激烈。当时,不是白话文的问题,而是年轻人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容易极端化,白话文只是更容易帮助年轻人发表自己的观点。
胡适属于自由派,当时很多年轻人则属于激进派,梅光迪算是少数反对派之一,而正是他的反对,帮助胡适和激进派站到了一起。一旦没有反对派,胡适就回到了自由阵营里,自由阵营的人一般都只是学术上的讨论,但当时中国的问题却不是讨论学术可以解决,而是需要行动,故胡适不占优势。
在西方,文学上的浪漫主义是随着法国大革命后出现,而在中国则是伴随着五四。梁实秋称当时“中国文学到处都弥漫着抒情主义和人道主义。”这些作品中很少有像哲学上对人生的探讨,而是一股破坏的力量,而且是现实的。这是一种既有社会疾苦关怀,但同时又有自怜自叹的东西,《玩偶之家》里的娜拉成了那个时代最热门的话题。
中国现代文学的成熟始于周作人,他最早从心理和道德方面来探讨人的问题。他和其他中国知识分子一样,尽管方式不同,但都是以致力于改造中国社会为目标。文以载道,但当时中国的知识界操之过急的人占大多数,因此就无法顾及艺术,就连包括胡适在内的人在介绍西方作品时都存在偏见。
白话文最难莫过于创作诗歌,中国的诗歌因为形式的缘故无法使用白话文。好在白话文创作小说还有其中国悠久传统的通俗小说为其作基础,但开始尝试并取得成功则是短篇小说,这也和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有关。


所属主题
老魏讲历史
老魏讲历史
你想知道历史真相吗?你想知道历史到底是成王败寇,任人打扮的小丑,还是真实历史事件的忠实纪录吗?老魏带你轻松有趣的看历史,真正做到还原历史真相,反思历史事件,真正让你做到“读史以明志,以史为鉴”。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

记一位被家暴的胖嫂

想起这样一群人

你我的心归了谁?

八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