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2 11 月, 2024
spot_img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七)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七)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七)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七)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七)


华山论剑

以琳

无风波自拍

有雨伞同吟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七)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七)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七)


当初唱和学遵师嘱研读前人佳作所得,虽浅陋亦可循当时路径,再现当时情境。整理记之,以谢师恩!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七)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七)


鹧鸪天


(七)

以琳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七)


2018.5.16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七)

远方诗梦共天涯


拂尽尘嚣亲毓秀


烟色漫漫月影斜


当年一盏菊香茶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七)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七)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晏几道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小晏此词为怀人之作,写得沉着深婉而又情韵绝佳!


1、起拍“小令”、“尊前”都是点明初遇时的场景,有歌有酒更有“玉箫”佳人。“玉箫”并非小晏记怀之歌女名,乃是代指。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中《玉箫记》载:唐韦皋少游江夏,馆于姜氏。姜令小青衣玉箫服侍,因渐有情。韦归省时,约五至七年娶玉箫。后衍期不至,玉箫遂绝食死。后转世,仍为韦侍妾。


2、次句可说大妙!“银灯”点明时间是在晚间一次灯火辉煌的宵宴上,“妖娆”乃形容歌女所唱之曲,妙的是,其前冠一“太”字,就不仅仅是对歌曲本身的颂赞了,更有对歌者的倾慕之情呼之欲出!此时词人未现,其心其情却已尽现。


3、歇拍紧承“一曲”展开铺排,且铺排得尽情尽性,醉倒无恨、歌罢未消,可谓陶醉于歌、陶醉于酒、陶醉于情,都已达极致。


4、过片三字句则以“悄悄”、“迢迢”两个叠字,将艳遇之乐转向了相思之苦。“悄悄”的是春,更是萌生的春情;“迢迢”的是漫长的夜,更是那难以一会的美人,这是时间上的阻隔,也是相思之苦无法排解的无奈……


5、紧承则是空间上的阻隔,虽共碧天,美人所居之“楚宫”却是那么遥远。然而细想恐怕这时空的阻隔又不仅仅指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也许还有许多来自人类社会自身的道德、礼俗等等诸多方面的拘囿……


6、正因为如此,有太多阻隔便是无法跨越的,结拍就是在这样万般无奈的情绪下跃然而出的奇崛之句。“梦魂”二字似脱口而出,“惯得”二字又烘托出词人那颗任性而无比向往的春心来,读来有惊艳之感……


7、尾句出语新奇,描摹那踏着杨花过谢桥而去的词人形象,一种脱去拘囿的自由、一种只有梦魂才有的幽渺的意境,便将读者也带进了令人神往的、曼妙的浮想联翩之中……然一个“又”字更让人联想到之前艳遇的实景,与此番梦魂再访的虚境之间一种既关联又迥异的心境与处境……便自然地要感慨:人,怎么能没有梦呢?……


全词上下片完全是两种场景、两种气氛、两种心境,词人以反衬的手法,将上片实景的极致酣畅自然地转结到下片虚境极致的相思,于意趣幽渺之间令情韵无尽……不得不再叹:结句太美!……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七)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

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此词为宴席间互相酬唱之作,大约作于元符二年(1099)重阳节之后数日,当时山谷正遭贬嫡居于戎州(今四川宜宾)已整整四年,心情抑郁烦闷。便在重阳节赏菊饮酒酬唱之际自然地流露出胸中的苦闷和激愤,以疏狂之笔描摹出一个疏狂之士放浪形骸、侮世慢俗,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形象。


1、起拍以“黄菊”点明时间乃重阳节后,又以“生晓寒”三字为全词定下了秋凉人间更凉的凄清基调。


2、次句则由“黄菊”自然的过渡到了饮酒,而酒往往与解忧相牵连,既然人生多悲凉,就不要让酒杯干了,便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另一版本了。


3、歇拍对偶句则描摹出酒后既浪漫又疏狂的醉态,横笛迎风雨、簪花倒着冠,这都不是当时作为儒士的士子们当有的行为,甚至是会被指责为放肆的行为,然而,这也许就是酒精令人得享短暂发泄放纵的妙处吧……这种画面感极强的描写一下子将读者的心理感受带到一种似羡慕、似理解,又似惊愕的情绪状态,为下片的警世之语作了心理上的铺垫……


4、过片两个三字句仍然承袭从上片而来一种反常的心理,将生命的健在与加餐相连接,这是人生存最基础的物质需求,再紧承“舞裙歌板”,俨然一及时行乐的思想,可谓将一种反常的心理状态表达得淋漓尽致……此处想联系一下当今国人普遍的心理状态,感觉颇有些相似之处,然还是免了吧。


5、结拍两句则是将一个“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疏狂形象描写到了极致,又巧妙地以“黄花”的意象呼应了首句。然虽然依旧是疏狂之笔、疏狂之态,但其抒发角度却悄然发生了改变,如果说前面及时行乐乃是反面立言的话,此处又是借“黄花”意象将这种看似疏狂的表达转为了正面立言。因为“黄花” ,即菊花傲霜而开,常用以比喻人老而弥坚,故有黄花晚节之称。所以透过这种疏狂之态我们明显地看到词人拥有御霜之志,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且特意要表现给世俗之人看,而且明知那是一双双“冷眼”在看,冷就冷吧,我却以“疏狂”独热、独舞……


全词笔墨简练,文字率意,勾勒出的虽是一个类似狂人的形象,但读来让人顿起一种即快意任性又难免认同的复杂心理感受,同时又有一种无尽的心酸悄然爬上心头,这也许是更能引起人们普遍共鸣的地方,也许在任何一种社会环境下,个人处境的这种时事之艰的感慨都是不可避免的……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七)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此词是非常著名的一首悼亡词,与潘岳《悼亡》、元稹《遣悲怀》、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同题材作品并传不朽。


此词在艺术手法上最大的特点可能就是将赋、比、兴三者参酌运用,使得情感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正好藉着这首著名的作品,再好好温习一下赋、比、兴的诗歌艺术表现手法。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它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最早的记载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后来,《毛诗序》又将”六诗”称之为”六义”:”故诗有六义焉:风、赋、比、兴、雅、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此解释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如今的排比修辞方法。比:类比,比喻。(这里有两种说法,分别是类比和比喻。而在”比兴”中,”比”为”比喻”之意。)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此处的“联想”大多与之前的“物”有些距离感),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如今的象征修辞方法。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这些都只是搜罗来的资料,仅仅只是给到我们一种大概的概念而已,要真正体会这三种艺术手法,还需要进入具体的诗词作品一探究竟,因为诗歌是感知的艺术。


1、起拍即用了“赋”的手法,直抒胸臆。我们知道了“赋”就是平铺直叙、铺排。然而作者此处铺排之妙在于,次句有点不讲道理!首句重回旧地想到曾经同居旧地之亡妻应该是正常的心理,但次句这一问却好生无理,然而正是这“无理”的后面却让我们读出太多的“有情”……记得师父曾说过一句让我记忆深刻的话,诗词就是有话不好好说……此处可谓实在是不好好说话到了不讲理的地步,此妙句为全词奠定了一个思情致深的情感基调,使得“赋”不再显平,而有了荡气回肠之感……


2、歇拍两句则借用典故运用了“比”的艺术手法,以“半死梧桐”和“失伴鸳鸯”比喻自己半百之年成为鳏夫的凄苦之况。“清霜”二字比喻自己垂垂老矣,“头白”二字则有双关之妙,一关鸳鸯头上的白毛,二关自己头上渐出的白发。两个词已将妻子身亡之后自己孤独的凄凉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3、过片两个三字句则承上启下,亦比亦兴。此处有三妙:一是对亡妻坟前之景的客观描写,这一层是“兴”的手法,为下句作铺垫;二是借露水哀叹亡妻生命之短促;三为用典暗指亡妻新殁,这都是“比”的手法。


4、到了后面三句又开始用“赋”的手法,而此处铺排得则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因有“新垅”之说,便自然的化用陶渊明“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句,牵出“旧栖”,居所还是以前的居所,只是如今已是天人永隔,但词人也用“两依依”一词使这种天人永隔显出几分凄美来,颇有情深而超越时空、超越生死之感。而因着“旧栖”,结拍便自然地转到词人今夜睹物思人、长夜难眠的辗转反侧,陷入对亡妻的无限思念之中,最后以亡妻曾经灯下补衣之景作结,可谓语平而情真,这种朴实的细节与意象却将全词的抒情推至高潮,读来哀婉凄绝……


5、在艺术构思上此词还有一大特点,那就是始终将生者与死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来写,基本都是前一句写自己后一句就写亡妻,始终都关合着夫妻双方,实乃情深至此方能如此自然巧妙地融于全文的构思之中,实乃情至深、意至切之作!……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七)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七)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七)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七)



以琳,原名王湛,字文渊。1970年4月生人。居湖南岳阳洞庭湖畔,捉花间几个音符,翻湖上半页闲书。

华山论剑,原名孙超雄。1959年生人。乃旅居维也纳一介布衣。顶,在似谢非谢之际,诗,夹半文半白之间。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七)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七)

原创声明

本栏目所发原创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已委托维权骑士全网维权。如未经授权用作它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七)

精彩回顾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七)


【Zi拍同吟】|| 以琳:井、女人、上帝  ——《圣经》的文学叙事管窥
【Zi拍同吟】《白玉兰的困惑》作者:以琳
【Zi拍同吟】|| 匿名来稿:评华山论剑鹧鸪天之一

【Zi拍同吟】华山论剑:小说《诚聘老板娘》

【Zi拍同吟】|| 华山论剑:《重庆印象》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六)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五)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四)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三)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二)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一)

【Zi拍同吟】华山抡斧以琳之借题红楼十二菊

【Zi拍同吟】|| 以琳:借题红楼十二菊

【Zi拍同吟】|| 唱和集:半巷诗风一树梅(二)

【Zi拍同吟】|| 唱和集:半巷诗风一树梅(一)

【Zi拍同吟】庚子说秋(三)

【Zi拍同吟】庚子说秋(二)

【Zi拍同吟】庚子说秋(一)

【自拍同吟】后疫情时代的唱和(三)

【自拍同吟】后疫情时代的唱和(二)

【Zi拍同吟】后疫情时代的唱和(一)

【Zi拍同吟】2021.2月作品集

【Zi拍同吟】迎新:二零二一年一月作品集

【Zi拍同吟】以琳十二月作品集

【自拍同吟】以琳十一月作品集

【自拍同吟】以琳十月作品集

【Zi拍同吟】|| 以琳九月格律作品集

【Zi拍同吟】九月现代诗及新旧体互解诗集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七)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七)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七)


无风波自拍,有雨伞同吟。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七)


所属主题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