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2 11 月, 2024
spot_img

回望那并不遥远的过去 | 橡树书房推荐书单




本期的书单为大家推荐几种近代史相关的图书,其中有几本是研究一些核心事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的重要作品,还有几种是相关的主题研究,如晚清士人的西学阅读史及十九世纪中文印刷变局等。扫描文中二维码即可选购。最近“橡树书屋”已更名为“橡树书房”,请放心购买。

回望那并不遥远的过去 | 橡树书房推荐书单
回望那并不遥远的过去 | 橡树书房推荐书单
0
1


《中国近代史》

蒋廷黻 撰 / 沈渭滨 导读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9.05


回望那并不遥远的过去 | 橡树书房推荐书单
回望那并不遥远的过去 | 橡树书房推荐书单

↑ 扫码购买


蒋廷黻是民国时代极负盛名的历史学家,《中国近代史》是他专为青年学生写下的近代史通俗之作。时至当下,重新审视,这本书依旧具有极高的价值。全书从鸦片战争记录至辛亥革命,从曾国藩到康有为,从李鸿章到孙中山,将近百年的演变和人物一一道来。


《中国近代史》不仅奠定了蒋廷黻在近代史领域中的学术地位,而且因其折射出受过高等教育和西潮影响的学人,在思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社会进步时的普遍心态而受世人瞩目。《中国近代史》篇幅虽小,学术含量却很高。全书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前夕,近百年的史事写得深入浅出。内容上没有拘泥于事件过程和细节的铺陈;方法上从总体把握演变趋势,显示了作者沉潜思辨的写作风格。


蒋廷黻(1895-1965),湖南邵阳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家,台湾中研院院士。1911年赴美求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任历史系主任,南开大学史学的奠基者;1929调入清华大学任历史系主任,在任期间改革清华大学历史系,建立起全国一流的史学阵营;1935年弃学从政,此后一直活跃于政坛,被誉为“极知外交的人”。著有《蒋廷黻选集》、《中国近代史》、《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 等。


0
2


《天朝的崩溃(修订版)》

茅海建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10


回望那并不遥远的过去 | 橡树书房推荐书单
回望那并不遥远的过去 | 橡树书房推荐书单

↑ 扫码购买


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影响重大。本书对当时的人和事的评价,均从事实认定来加以判断,尤其严肃检讨清朝奏折中呈现的天朝心态,直指中国战败的深层原因。该书展现的严谨论证破除过去误谬之学术性,以及避免再蹈历史错误覆辙之强烈爱国情怀,令人读之震撼动容。


本书大量使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朝奏折,和英国所藏中英交涉文件、日本学者汇编资料集等等,详尽考订并重建了与战争相关的大量基本史实。


作者抓住几个主要人物为线索展开叙述。从武器装备、防御工事、兵员训练到作战战术的运用;从后勤、兵力动员、兵员调动到军费的来源、筹集与分配,更涉及交战国可用于战争的经济实力、负责运筹帷幄人员的心态、他们的战争观(从文化层面言)、战术观(从军事角度言)等等。这些面相在过去的鸦片战争研究中或被忽视,或语焉不详,但在本书中却得到充分的展现。


《天朝的崩溃》出版十余年,流传较广,影响颇大,学术价值历经时间考验,已广为读者肯定推崇,即在海外,都成为治近代史之学者、学生,以及一般人士广泛阅读的著作,视之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修订版全面核订了注释、引文中的错讹,重排精装,列入“三联哈佛学术丛书二十年纪念版”再刊。


茅海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兼职教授。先后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师从陈旭麓教授。曾任军事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0
3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史》

简又文 九州出版社 2020.10


回望那并不遥远的过去 | 橡树书房推荐书单
回望那并不遥远的过去 | 橡树书房推荐书单

↑ 扫码购买


本书是太平天国研究大家简又文的代表作,是太平天国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作者从太平军的角度重现这场运动,太平军通常忙于战斗,且文化水平较低,留下的文字记录较少,而清朝文献对太平军的攻讦诬陷又不可避免,作者通过实地寻访考察,收集了众多手稿、宣传单、印章、拓本、钱币等太平军的文物,因此本书在学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


本书囊括了整个太平天国运动。作者从太平军的角度重现这场运动,通过实地寻访考察,他收集了手稿、宣传单、印章、拓本、钱币等太平军的文物,结合史籍文献和外文资料,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之初的现实基础,从日常军事行动和长期战略目标两方面来考察太平军的军事行动,分析了太平军的主要战略错误,以及后期洪仁玕的贡献。


简又文(1896—1978),字永真,号驭繁,笔名大华烈士,斋名猛进书屋,广东新会人。著名史学家,近代太平天国史研究的拓荒者。著有《太平天国典制通考》三册及《太平天国全史》三册,《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史》即是对上述著作的精粹和修订。



0
4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周锡瑞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1.11


回望那并不遥远的过去 | 橡树书房推荐书单
回望那并不遥远的过去 | 橡树书房推荐书单

↑ 扫码购买


本书作者周锡瑞(Joseph W. Esherick)是当今美国研究中国近现代史领域最有成就、最负盛名的学者之一,曾师从汉学家费正清、列文森和魏斐德。其著作《义和团运动的起源》于1987年出版后,立即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先后获得美国的中国学研究的两个最高奖——费正清奖和列文森奖,以及加州大学伯克莱奖。


长期以来,有关义和团运动起源的问题一直扑朔迷离,众说纷纭。美国学者周锡瑞在本书中以详尽的史料、独特的视角和崭新的方法将这一问题的研究推到了新的高度。作者对19世纪山东的社会、经济结构做了区域性分析,对中西文化的冲突进行了深入的历史溯源,尤其是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对鲁西北地区的民间文化,如社戏、话本、民谣、尚武精神等都做了细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作者进行了宏观历史概括,认为鲁西北的社会结构、中西文化冲突和独特的社会文化心理间的“互动”,最终导致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这是一本非常有研究意义的书……我们不仅第一次了解了中国(和义和团)的故事,还对19世纪最后几年外国列强、传教士和朝廷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复杂的认识。”——《国际历史评论



0
5


《五四运动史》

周策纵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07


回望那并不遥远的过去 | 橡树书房推荐书单
回望那并不遥远的过去 | 橡树书房推荐书单

↑ 扫码购买


这是一部研究五四运动、了解近代中国,难以逾越的一部经典著作。作者对五四运动的研究,避免了宽泛的宏大叙述,而是着眼回归事件现场,考证每一个细节,苦心孤诣还原历史真实。


这是一部研究“五四”而不仅仅停留在“五四”的著作。除运动本身,作者还挖掘了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影响。


《五四运动史》是著名历史学家周策纵先生的代表作。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集中细致地描述了五四运动的成因、社会支持力量和发展经过,厘清了由学生发动的“五四”事件如何一步步扩展为一场全国性的政治爱国运动;下编剖析了五四运动对政治、社会、文学和思想领域的影响,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以及当时的各种社会政治思潮。作者引用的资料翔实,论证客观,对新式知识分子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命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本书呈现了一幅完整的“五四”历史图景。


周策纵(1916—2007),著名历史学家。抗战时期在中央政治大学获得学士学位,战后赴美国,获密歇根大学硕士、博士学位,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东亚系终身教授。曾担任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研究员,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荣誉研究员,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曾获美国福特基金会学术奖、美国卡耐基基金会学术奖、美国古根汉学术奖、美国科学院学术奖,专长研究中国哲学、五四运动史等领域。



0
6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陈旭麓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11


回望那并不遥远的过去 | 橡树书房推荐书单
回望那并不遥远的过去 | 橡树书房推荐书单

↑ 扫码购买


本书主要论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开始越出传统运行轨迹而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全书共20章,作者以总揽全局的气度和全新的史学视角,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近代中国社会极其复杂的历史图景。


作者研究了近代社会结构的演变,从经济、政治结构,到城乡基层组织的变化;探讨了近代社会变化的内部因素,及其外部因素影响下导致的社会习尚的改变;考察分析了深刻影响社会上层的政治、哲学思想及其他各种社会思潮。作者的宽阔视野还关注到社会的其他各个层面,如宗族、行会、会党、人口、移民、社会心理、文学、电影、戏曲等等。书中极富思辨的论述,准确而深广地再现出百年中国的急剧变革。


在不同层次的读者群中享有盛誉的这部历史读物,可以作为文学作品来读,也是其一大特色。史般的语言贯穿全书,遣词典雅,文采焕然,情感自然流露,富有韵律和乐感。新版增加精选《浮想录》摘编,读者可以从中领悟和探知作者建构新陈代谢史学思想的初衷和基本脉络,以及他对近代中国的深入思考。


陈旭麓(1918—1988),湖南湘乡人。原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副理事长。著有《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近代史思辨录》《辛亥革命》《浮想录》等,主编《中国近代史丛书》《宋教仁集》等。一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晚年以提倡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著称。



0
7


《光与盐》

李可柔 / 毕乐思 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9.08


回望那并不遥远的过去 | 橡树书房推荐书单
回望那并不遥远的过去 | 橡树书房推荐书单

↑ 扫码购买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探索近代中国改革的十位基督徒名人”,书中记载了1850至1950年间中国十位杰出的基督徒,他们有的是教育、医疗、媒体、外交领域中的先驱,有的是妇女运动、民事机构和社会工作的领导者。


他们皆因其事业上的卓越成就而在中国的历史中留名,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个人痛苦经历和坚定的信仰经历。他们带着一颗服事的心,以卓越的职业技能,顺服上帝的呼召,为中国社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们活出了耶稣基督在“登山宝训”中的标准:成为“光”与“盐”。作为“光”,他们为那些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了真理和希望;作为“盐”,他们在经济混乱和政治腐败的社会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却保持了高尚的道德标准。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向我们展现的,那些早期社会改革家们提出的“光与盐”计划——属灵的复兴、道德的改革、民事机构的发展和慈善事业,对于今天的中国和世界来说,仍然有重要的意义。


“这本书说的是历史,却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讲的是以往的志士仁人,却有益于今日的平民百姓。所以我很希望,有幸能够识字读书的年轻‘读者’,不但要读读这本书,更要深长思之,并且起而行之!”(何光沪)



0
8


《晚清士人的西学阅读史(一八三三~一八九八)》

潘光哲 凤凰出版社 2019.05


回望那并不遥远的过去 | 橡树书房推荐书单
回望那并不遥远的过去 | 橡树书房推荐书单

↑ 扫码购买


本书最初于2014年由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是汉语世界的第一部阅读史专著,曾获2015年度“中山学术著作奖”。


作者以具体的个案,述说晚清世变日亟之际的中国士人,如何泛览各种书本报刊,借以了解寰宇情势,广闻增知,进而引发多重效应的故事。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士人开展追求“世界知识”的事业,追索与“西学”相关的书报,犹如进入一方积蕴丰富的“知识仓库”;士人的阅读实践,从此焕然一新。


本次再版,不仅由繁体字本改版为简体字本,并修正误失,还增补了不少原版阙失的考证内容,期可使其以更臻理想的面貌呈现于史林,为我们认识理解晚清中国的历史,提供一个新的思考方向。


此书系统引入了欧美书籍史和阅读史的许多关键概念,也独创了一些新的概念,标志着阅读史研究在中文学界的正式兴起,并为这一新学科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关于“西学”的知识考古学,对梳理中国人近代知识的起源和流变,展现传统知识和外来知识以及各种外来知识之间的冲突、融合、新陈代谢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从方法上讲,此书体现了“新知”与“旧学”的融合,既受西方新文化史的理论和视角的启发,又发扬了傅斯年以来中国近代实证史学的传统。


潘光哲,台湾大学历史系博士。现任“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兼任胡适纪念馆主任。专业研究领域为近现代中国史与当代台湾史。另撰有《华盛顿在中国:制作“国父”》 《“天方夜谭”中研院:现代学术社群史话》等专著,并主编《(新版)殷海光全集》《容忍与自由:胡适思想精选》等书。



0
9


《铸以代刻:十九世纪中文印刷变局》

苏精 中华书局 2018.05


回望那并不遥远的过去 | 橡树书房推荐书单
回望那并不遥远的过去 | 橡树书房推荐书单

↑ 扫码购买


近代以来,现代化大工业生产浪潮席卷全球,出版印刷业也无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十九世纪初,随着中国国门渐次被打开,绵延两千年的中国文化传统,包括中国的雕版印书业,不得不面对并经受全球现代化大势的挑战,开启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本书主要探讨了十九世纪从1807年至1873年的六十余年间,各教会基督教传教士通过创立与经营西式中文印刷所,引介西式金属铸字印刷中文图书的过程,也即是一幅十九世纪西式印刷逐步登陆中国并渐次展开,直至发展成熟后被广泛采用的完整而清晰的全景图。


这是一部研究近代中国西式出版印刷从落地到成熟过程的精细之作,更是一部研究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及了解近代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力作。


苏精,1946年生,英国伦敦大学图书馆系哲学博士,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汉学资料整理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以基督教传教士为主的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专著有《铸以代刻:十九世纪中文印刷变局》《林则徐看见的世界:<澳门新闻纸>的原文与译文》《基督教与新加坡华人1819-1846》《上帝的人马:十九世纪在华传教士的作为》《中国,开门!——马礼逊及相关人物研究》《马礼逊与中文印刷出版》《清季同文馆及其师生》《近代藏书三十家》等。



点击阅读原文,选购近代史相关图书——

所属主题
橡果阅读空间
橡果阅读空间
好书齐分享,生命共成长!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