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 父亲不能成为暴君,但也不能被民主绑架成为孩子的奴隶 By 大圐圙 人文圐圙 2023年 5月 27日 234 很对父母实际上为孩子提供的不是管教,而是提供养成孩子恶习的温床,他们虽然不知道,但其经过几年稳定的发展和巩固,我们通过孩子非常牢固的恶习就可以知道。 父母之所以会潜意识的使用民主,主要是因为我们一直批评专制尤其独裁不好带来的结果。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可能要比专制好,之所以可能是因为有时候未必,专制之所以糟糕是因为我们最担心的就是进一步独裁,而且专制特别容易变成独裁,独裁肯定没有民主好,但专制亦有可能有“明君”的时候,这时候它未必一定比民主差。 民主的原则是相信大多数人,但有时候大多数人未必代表的就是最合理的。中国的古代传统以圣人为标准,而非以大众为标准。西方的民主是建立在理性的法则基础上,所以在理性不发达的前提下,使用民主往往就容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尤其在家庭中。 民主的原则就是要尊重他人的民主,在家庭中父母可以给孩子民主,但孩子未必会给家长民主。父母给孩子的民主越多,那么父母牺牲自己的民主就会越多。孩子一般不能理解“理”的普遍性,但却十分在意自己的感受,而且这种个人性的感受既强烈又真实,大多数感性的人都有这样的特点。即我们常说的任性,所谓任性就是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心智成熟则是能体谅别人的心。 小孩子闹情绪,为人父母应该理解,尤其是当孩子掉到情绪的淤泥中,我们千万不要也一起跟着跳进去,大人冷静比孩子冷静容易,但为人父母依然需要有原则,因犯道德上的恶而依然我行我素,即便孩子的情绪不好也不要惯着。睁着眼说瞎话,父母就不能睁一眼闭一眼。 柏拉图认为节制就是欲望服从理智的领导,或者说理性领导感性。在中国的文化中我们最熟悉不过的就是“存天理灭人欲”,从形式上和柏拉图的观点相似,不同在于我们文化中的“天理”很多时候不一定是“天理”,像女子缠足这不仅不是“天理”,而且违法天理,人美在心灵,而不是畸形的脚。退一步讲,哪怕仅仅只是从脸上定义美,也比从脚上定义要合理。 理性有一个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具有普遍性,畸形的审美肯定不具有普遍性,但心灵之美就具有普遍性,所谓心灵之美就是具有高尚的美德,最好的当然是绝对的大公无私,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在必要的时候需要舍生取义。 拥有这样的美德需要训练,而且还需要具有一点所谓的天性,就普遍意义而言,所有人都应该具有良好的品德,中国的传统非常看重一个人的德行,一个有德之人可能不一定有多高的成就,像颜回,但无德之人对己、对人都不会有益,智力高低天性,但德行却可以不分智力高低。 理性可以清晰地表明道德具有普遍性,故人人都需要有道德,因此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社会教育,首先并至始至终贯穿道德教化。我们可以允许一个人成绩低,天赋不同本没有什么可羞耻的,但我们却不允许一个人道德败坏。 父母就是如此,孩子怎么闹情绪我们都可以理解接纳,但关乎道德就不能失去原则。对于不喜欢学习的孩子,这样的例子具有普遍性,,一般这方面天赋比较差的人都不喜欢,即便善于学习,不要说孩子,成人亦如此,都更喜欢玩耍。小孩子很多时候表现的很喜欢学习的样子,大多数是为了获得成人的赞赏。因此,为人父母应该理解,只是如今的时代只是迫于不学习不知道能干什么,但事实上大多数人都不适合读书,尤其是越往高走。 孩子品格的形成和父母有很大的关系,父母除了在品格上必须坚持原则,这时候不能谈所谓的体恤孩子的感受;其次,就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好坏都会伴随人的一生,一旦形成很难改变,所以小时候培养习惯尤为重要。 大多数人不是站在金字塔的塔尖和塔底,智力亦如此,教科书里面的牛顿、爱因斯坦绝非普通人可以超越,但我们能做的就是培养孩子的勤劳。百分之一的天才,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应该理解为这个世界上只有百分之一的人,甚至比这个比例还小的人通过天赋就可以获得伟大的成就,剩下的人则必须努力。 我们简单的可以理解,一个人平常的人拥有良好的品德,再加上勤劳的习惯,那么他既便在学习上资质有限,他的人生也不会太糟糕,他的勤劳会弥补很多先填上的不足。我们最担心的就是资质有限,品格恶劣,而且还十分懒惰。“从小看到,七岁到老。”由此,我们很容易看到一个孩子的将来。我们为什么要禁止孩子抽烟喝酒,因为这种东西很容易变成将来的恶习,殊不知养成孩子的懒惰更危险,尤其是男孩子。 一般人认为,现在想培养孩子勤快都没有机会,先消除一个错误的观念,只要学习好什么都不用干,很多家长将孩子照顾的太精细,甚至有点极端。一个孩子要学会走路,他必须经历摔倒,我们不能将其腿打断,然后将其放到轮椅上,还美其名曰照顾的非常到位。 人的独立不是后来会独立,小的时候需要训练。西方普遍孩子不和父母在同一个屋子休息,即便刚刚出生的孩子,吃完奶马上被放回自己的房间,这不是残忍,而是让孩子独立的开始。很多父母当孩子大学毕业马上就催婚,你都不让他谈恋爱,他和谁结婚呢? 中国传统任何家族都有长辈的权威,小孩子都不敢造次。一个人要么从小独立,要么有权威压着他,否则小孩子很容易当“皇帝”。从小独立的人,他明白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干,这就意味着他从小就要承担责任,我们不能只给孩子权利而不给责任。中国传统很少给孩子权利,大多数都是责任,最经典的就是数人头数的时候,一般不包括孩子,但要比只给权利而不给责任好的多。 如果一个孩子自己能洗自己的衣服,父母就不应该帮他,他虽然可能洗得不好。既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又培养孩子的勤劳。小孩子最愿意干的事情就是摹仿,只要他愿意,大人们就不要拒绝。小孩子好奇又感性,所以当他给你东西吃,大人们千万不要拒绝,里有一样。 如果一个家庭父亲还能拥有中国传统的父亲权威,这几乎不可能,那么他就只能在品格、勤劳和独立性方面培养孩子,很多家长认为自己没文化不知道怎么样教养儿女,但这三方面根本和智力无关,却和父母的品格、勤劳和独立性有关。 分享 EmailCopy URLFacebookTwitterPinterestWhatsAppTelegram 所属主题教育 前一篇文章特训班开课倒计时!!!下一篇文章不容外邦哲学混入 大圐圙 人文圐圙你想知道历史真相吗?你想知道历史到底是成王败寇,任人打扮的小丑,还是真实历史事件的忠实纪录吗?老魏带你轻松有趣的看历史,真正做到还原历史真相,反思历史事件,真正让你做到“读史以明志,以史为鉴”。 阅读更多 教育 我的年终总结2024 2025年 2月 18日 教育 和平之子 2025年 2月 18日 教育 再见,金庸先生 2025年 2月 18日 最新文章 关于罐车混用不清洗事件,GPT如此回应 2025年 3月 8日 特朗普的属灵导师是谁? 2025年 3月 8日 维基百科创始人拉里·桑格信主带给我们的四点思考 2025年 3月 8日 事工遇到困难怎么办? 2025年 3月 8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