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是个斜杠青年
【对话背景】以前在给学生们上艺术史时,我专门讲到了宋朝,钱穆先生说中国文化“造极于宋”。宋朝艺术的雅致和它前后朝代相比都形成了非常独特的气质,这种气质为何会发生在宋朝呢?今天对话的是被称为“天下第一宋粉”的作家吴钩,我们用一种全新的视角穿越回宋朝,看见中国巅峰时期的风貌,也揭开历史深处的误解。
吴钩:宋史研究者,历史作家,《作家文摘》2018年度作家。1975年生,现居广州。主张“重新发现宋朝”“重新阐释传统”,多年来致力于宋代历史研究,著有《宋:现代的拂晓时辰》《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宋仁宗:共治时代》《宋潮:变革中的大宋文明》等,其中《风雅宋》获评CCTV2018年度中国好书。
二鱼:你为什么对宋代如此情有独钟,有着浓厚的研究兴趣?
吴钩:我被许多人称为“宋粉”,因为我写过很多文章鼓吹宋代文明成就的文章,对宋代中国表现出不加掩饰的推崇。
当然,我知道有不少知识分子也比较喜欢宋朝,当有人问“如果穿越,你想穿越到哪个朝代”的问题时,文人朋友多半会回答“宋朝”,比如我的本家吴晓波先生曾说:“有杂志给我发问卷:‘如果你能穿越,最喜欢回到哪个朝代?’我想了一下说,‘宋朝吧。’”对于这个回答,我们是不必奇怪的,因为大家都知道,宋代是一个优待文人的朝代,文人好像吃得开。
但我对宋朝的赞美与推崇,理由却不是因为宋朝优待文人。而是因为,宋代是一个很有现代气息、现代人穿越过去更容易适应的时代。一个现代人如果穿越其他王朝,必定是无法适应,肯定要抓狂。但如果穿越到宋朝的话,可能适应起来就更容易一些,因为宋朝是“现代的拂晓时辰”,与现代社会比较接近。比如宋代食物比较充沛,出现了丰富的点心与美食,民间开始形成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而在此之前,人们一天是只吃两顿饭的;宋朝的平民也开始享受到丰富的夜生活,可以自由逛夜市,在酒楼夜饮,到瓦舍勾栏观赏文娱演出,而在此之前,以及宋朝之后,都有严厉的夜禁。在历代王朝中,宋王朝的社会环境也是最为宽松的,文人士大夫基本不用担心自己因为言论问题而被杀头,不像明清时期,劫辄就可能会因为文字狱而丢了性命。
二鱼:能说说宋代从皇家到文人士大夫,再到普通市民的生活,跟前后的朝代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吗?
吴钩:比如说,宋朝的城市出现了繁华的夜市,市民开始拥有丰富的夜生活,大街上甚至有24小时营业的商店、酒店。而在宋代之前或之后,比如盛唐、大元、明清,城市是有宵禁制度的,入夜,禁止市民上街,晚上逛街属于犯夜,要抓起来治罪。现代人都已习惯了夜生活,穿越到有夜禁制度的王朝,如何受得了?最好还是穿越到夜禁制已松懈的宋朝。
宋朝的街市也如今日一样,商业发达,可以临街开店,走上大街就可以购物。而在宋代之前,比如大唐,城市实行坊市制,即居民区(坊)与商业区(市)是相隔离的,临街开店是不允许的,你要买东西,只能跑到“市”里。“市”只在规定的时间开市营业,晚上必须闭市。
唐朝人出一趟远门,还要申请通行证,叫做“过所”。这一制到了宋朝已经瓦解了,所以宋朝的人口流动比较自由,但宋朝之后,“过所”又恢复过来,平民出远门,必须先申请通行证。只不过元明清时期的通行证不叫“过所”,而是叫“路引”。
二鱼:你曾有一本书叫《风雅宋》,请问宋代在哪些方面展现了你所说的“风雅”。
吴钩:要看宋朝的风雅,我们不妨去看宋画。宋画呈现了一个比文字记载更为生动的历史世界,让我们得以近距离观赏到一个别开生面、活色生香的“风雅宋”。风雅,是社会文明形态发展至高水平时才会形成的文明表现。天水一朝对于“风雅宋”之称,当之无愧。
从宋人毛益的《萱草戏狗图》、《蜀葵戏猫图》与李迪的《犬图》、《蜻蜓花狸图》,你可以了解到宋人饲养宠物猫与宠物狗的习惯;从传为刘松年作品的《十八学士图》,你会看到一个盛水果的冰盘,原来宋朝人也喜欢在夏季吃冰镇水果;从宋时大量出现的《撵茶图》、《斗茶图》,你可以感受到宋代市井间饮茶、斗茶风气之盛;从宋代佚名的《夜宴图》、马麟的《秉烛夜游图》与李嵩的《观灯图》,你能发现蜡烛作为一种照明工具在宋代社会的普及化;而李嵩的《花篮图》系列,不但展示出画家高超的静物写生功力,更是反映了宋代插花艺术的精湛。我的《风雅宋》一书,也是通过解读宋画来讲述宋代风雅文化的。
二鱼:很多人把唐和宋相提并论,但也有“唐宋之变”的说法,请问二者的异同主要在哪里呢?
吴钩:唐朝社会与宋朝社会有什么不同呢?相信朋友们可以马上列举出很多不同点:唐人以诗胜,宋人以词胜;唐诗尚情,宋诗尚理;唐朝藩镇坐大,宋朝中央集权;唐朝有和亲,宋朝有岁币;唐朝有均田制,宋朝却“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唐朝定都于长安,宋朝定都于东京;唐朝疆域辽阔、一统海内,宋朝则先后与辽国、金国、元朝并峙;唐人开放,宋人保守(这未必符合历史事实,却符合今人对历史的印象);唐朝的对外贸易重心是陆上丝绸之路,宋朝的对外贸易重心是海上丝绸之路;唐朝的盛况是“万国衣冠拜冕旒”,宋朝的盛况是“涨海声中万国商”……
但我想提醒诸位,唐宋之间还发生了一个意义十分重大的变迁,我们可不要忽略了,那便是身份等级制的消解。唐朝社会还保留着壁垒森严、界限分明的身份等级,社会成员间不但有贵贱之分,还有良贱之别,不容混淆;划分等级的标准就是门第与出身。这套良贱有别的制度在宋代便走向瓦解了,贵贱之分亦已弱化,阶层壁垒被打破,总而言之,由唐入宋,身份等级制即使尚未完全消失,也已经处于消亡的历史进程中。
二鱼:你的书里曾列举了很多宋代的节庆,能说说,宋代人是怎么过节的吗?
吴钩:我最近刚刚出版了一本新书,叫《好一个宋朝》,里面收录了我之前写的关于宋朝节庆的所有文章,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读一下。宋代的节假日非常多,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元日(春节)、寒食、端午、重阳、腊日等传统大节,以及冬至、立春、立夏等节令;一是“天庆节”、“天圣节”、“先天节”、“降圣节”、“天贶节”这几个官方设立的政治性节庆日。宋朝的节日也非常热闹,许多节日都过成狂欢节。
二鱼:能谈谈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吗?
吴钩:黄仁宇向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王安石变法之历史意义的视角:“公元十一世纪后期宋朝的第六个皇帝神宗赵顼引用王安石,置三司条例司(财政税收设计委员会),创行新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桩大事。这事情的真意义,也只有我们今日在二十世纪末期,有了中国近代史的纵深,再加以西欧国家现代化的经验,才比以前的人看得更清楚。” 换言之,我们看王安石变法,应当超越一朝一代的尺度,拉宽历史的视界。如此,我们会发现,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自发的、主动的、积极的近代化运动。
二鱼:宋徽宗常常被称为失败的皇帝,成功的艺术家,能点评一下他,以及与他同时代的蔡京吗?(现在有国内外史学家为他俩翻案,说宋徽宗并非昏君,蔡京也不是奸臣)
吴钩:宋徽宗在文艺领域的造诣与成就,是超一流的,这一点连抨击他的人也不敢否认。施耐庵《水浒传》这么描述宋徽宗:“是个聪明俊俏人物,这浮浪子弟门风帮闲之事,无一般不晓,无一般不会,更无一般不爱,即如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踢球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自不必说”。虽语带轻薄,却不能不承认赵佶搞艺术的才情。套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宋徽宗是一位典型的“斜杠青年”。他热爱蹴鞠,也是“高尔夫球”的爱好者,是深谙棋道的国手,是金石收藏家与鉴赏家,是高明的琴手,又是天才的画家与书法家,是偶尔写写诗歌的诗人,是高贵的品酒师与茶艺师,是瓷器审美风格的品鉴师与极简主义的倡导者。
至于蔡京,他确实应该对北宋的灭亡负一定责任,不过蔡京在位期间,也做了一些功德事,那就是建立、完善了福利制度,北宋末的福利救济机构有三个系统:福利收养系统(居养院)、福利医疗系统(安济坊)、福利性公墓(漏泽园)。这些福利机构并非始创于蔡京,不过却是崇宁初年蔡京执政之后才在全国铺开的,按照蔡京的执政规划,各州县及规模略大的城寨市镇,均必须设立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宋王朝这三个福利系统,实际上已覆盖了“生老病死”诸层面,大体实现了“从摇篮到坟墓”的救济。当然,宋代福利制度的人口覆盖面只限于“鳏寡孤独贫乏不能自存”的贫困群体,并非不分贫富、全民共享的国民福利。这一点需要提请注意。
二鱼:南宋与北宋比,哪个时期的老百姓更富庶,为什么?
吴钩:很难比较。总的来说,南宋的商品经济水平更发达一些,但老百姓的税负又更重一些。
二鱼:南宋末年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是不是文明无法走出的困境?
吴钩:南宋后期,因开禧用兵,第十一、十二、十三界会子并行,总发行量达1.4亿贯,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宋政府不得不于嘉定初年开始称提会子,为回笼货币,宋宁宗动用了大约4000万贯的财政储备。嘉定八年之后因货币滥发,宋政府再次用财政储备回购会子。这两次大规模的称提会子,特别是后一次称提,差不多耗尽了南宋政府的财力。当时不少大臣对此都感到非常痛心。今天许多人往往只看到南宋会子的滥发,却不知宋政府称提会子的艰辛,甚至断言“纸币其实就是朝廷敛财的工具”。然而,宋政府若为敛财,为什么要掏空财政储备,将会子回收销毁?
二鱼:很多人认为宋朝文化经济强,而军事弱,你同意吗?
吴钩:说宋朝军人不会打仗,显然是误解。宋朝的军事力量其实并不弱,你想啊,赵宋立国之初,中原尚未统一,割据政权林立,如果宋朝军事力量很弱,它又是如何统一中原的?
再看南宋后期,有人统计过,蒙古军团征服中亚霸主西辽、荡平花剌子模帝国,都不过用了一年的时间。驯服斡罗斯联盟,灭木剌夷国、黑衣大食,都是用了不足五年的时间。灭西夏用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捣毁大金帝国用了二十几年时间。征服南宋用了多少时间?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这么长时段的抵御,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
宋朝的悲剧是碰上北方草原民族最强盛之时,它们此时已不是汉唐时的部落文明,而是有了国家建制,动员能力与技术水平都远远强于以前。而且,中国在残唐时失去了长城防线与西北养马地,导致宋朝立国之后,骑兵的力量比较薄弱,又无法靠天险御敌。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才是硬道理。可以说,宋朝的军事防线与进攻力量因为这先天不足的原因,给我们的印象,便显得有点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