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9 12 月, 2024
spot_img

杨太太 | 从职业规划所想到的

杨太太 | 从职业规划所想到的

 

一、刚工作那几年

——目标是找到将来的方向

 

记得我刚刚工作的那会儿,做什么都感觉很不顺。

 

一开始在律所工作,做的是商事非诉讼。每天大量的工作就是看合同,改合同,还有搜很多犄角旮旯的政策和法律——我那时一方面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但是还是达不到合伙人的要求;另一方面总觉得缺乏大的画面,对自己手头的工作缺乏感觉。

 

后来去了公司工作,想着不用工作强度这么大了,就混着资历,努力工作,总也能升职的——不料公司里人际关系复杂,升职也不是只看工作绩效,如果没有特别合适的岗位,对自己的技能培养基本也没有什么积累。

 

在这样的迷茫中,我一度觉得我这个人是不是不太适合工作,是不是干脆就在家做做全职太太就好了。

 

这时候,是杨先生很大地鼓励了我。他不反对我工作累了就在家休息休息,也不反对我做全职太太(倒是我爸妈是真的很反对)。但是对于我的工作,他一直相信我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所以他有鼓励我说:

 

“工作前几年,跳槽很多次,大家都能理解的,你不要害怕也不要沮丧。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你将来想要做的方向——这前几年就是为了试错的。”

 



二、找到职业方向以后

——目标是努力在专业深耕

 

后来正好生了老大,我就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也为工作的事情祷告了很长时间。最后决定还是要回到律所,要去做诉讼律师——因为这是我从小的梦想,哪怕不成功,至少在做自己喜欢的事。

 

后来机缘巧合,认识了我的师父,也是我当时的老板,他是当代中国公认最好的刑事辩护律师之一,就这样开始走上了刑事律师的专业道路。

 

我对未来的专业方向下定决心以后,连我爸爸都很为我感到高兴。

 

他也给了我很多鼓励,他觉得我只要坚持,做什么事情都会成功的。不过他习惯用比较刻薄的话来表达这样的鼓励,他说:

 

“你就跟着师傅踏踏实实做100个案子,别说你师傅这么厉害,必然有你能够学习的地方——就算看着对面坐着的检察官么,你也总能出师了。”

 



三、三十岁以后

——未来走专业还是管理?

 

前几天看了一个朋友的访谈,有一些启发。那个朋友是北大法学毕业,后来读了MBA,转去了管理岗位。

 

她认为,一个人三十岁以后,就要开始考虑,到底是往专业方向发展,还是往管理方向发展。她因为想要往管理方向发展,所以去读了MBA

 

我联想到自己,我自己显然是在三十岁以后,就往专业方向发展了。

 

我通过一个个刑事案件积累了自己的专业经验,在这个过程里,深刻体会到,刑事案件哪怕再小的案子,如果想要好好做,也是可以找到很好的辩护点的。

 

做刑事律师,不但刑法和刑诉法专业要过关,还要能够把辩护的话说到蜀黍、检察官、法官的心里去。一样是一页纸的取保候审申请,初级律师写的就是抄抄模板,但是资深律师写的就字字珠玑,走心甚至扎心。

 

——嗯,就有点像,一样是个小伤口,初级医生缝几针也缝上了,但是资深医生缝得那个细密针脚,就让人惊叹他的专业水准。

 



四、那些大牛的人

——他们的价值值得被尊重

 

对于那些在三十岁以后,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并驾齐驱的,比如我们律所的“管理合伙人”,那真的都是很牛的人物

 

他们既没有放弃自己的专业能力,又在律所管理上很有一番想法,带领诸多专业人士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这种强大的混合能力最后当然也落实在了收入上,他们的收入和我拉开了好几个档次(哈哈哈)。

 

然后我就想到了我认识的一些牧师,他们其实也是“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并驾齐驱的:

  • 牧师需要有很强大的专业能力:神学要过关,要读很多很多书,甚至还有很多牧师是会希伯来语和希腊语的。

  • 牧师也需要有很强大的管理能力:管理一个罪人组成的教会,可比管理一个专业人士组成的公司要困难得多了。

 

这个问题再往下细想其实也挺有意思。

 

世界上的人想要往管理学发展,就去学MBA(工商管理硕士)。但是牧师想要往管理学发展,可能还是要回到专业领域。因为神学本身就包含了“教会管理学”。如果一个牧师有正确的教会观,他就能够从圣经中找到正确的教会治理模式。

 

文章写到这里,我有点为很多牧师的价值被低估感到难过。因为这样一份工作,实在是很值得大家尊重,也是值得高薪的。

 

——但很多牧师在生活中,只有永恒的盼望,尊重和高薪是一样都没有。

 


杨太太 | 从职业规划所想到的

所属主题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基督徒,四宝妈妈,刑事律师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