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小语
追连续剧『天道』,应该还在未禁之前。多少年了,故事只记个轮廓,男主女主至今都是非常欣赏的演员,尤其是王志文来维也纳作『芬妮的微笑』首映式时,我曾作过一次专访,暂按下不表。天道的剧本令人耳目一新,丁元英的入世出世,颇有禅味,犹如公司名为格律诗,余味无穷……
电影剧照
由电视剧《天道》想到的“天道”
天道
作者:以琳
最近意外看到了一部十年前的旧片。吸引我看的首先是名字,其次是演员。王志文是我很喜欢的一个演员,只要看到是他演的片子,基本就毫不犹豫地追了。
这部片子让人看完想说点什么的冲动,来源于一种冲击力,思想的,或者说哲学的,应该更是灵魂的冲击力。西方文学作品,包括影视剧,因为信仰的缘故,富含哲理,引人沉静思考是常态。国产片则在这方面无疑比较欠缺,不过这部《天道》可视为一次不错的尝试。
在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主线上,女主人公的意外死亡是个颇突兀,又充满遗憾,更发人深省的剧情安排。
女主人公芮小丹,长于德国却在大陆做刑警,受托于朋友照顾隐居的神秘人物丁元英。两人从音乐的土匪级发烧友到爱情的探秘型发烧友,一路走来的历程充满心理和思想的碰撞,影片在理论层面的哲思就此展开,而接下来的落地践行则源于芮小丹向丁元英索要的一件礼物,这个礼物也颇为特别,受冯世杰所托,请丁元英扶持一个贫困县里的贫困村,她要的是一个现实版神话!
丁元英打算给芮小丹的则是一个杀富济贫的商战神话,此间深埋了丁元英想要芮小丹领悟的一种文化属性。然而,就在芮小丹看到神话的主题浮出水面,并决定听从丁元英的建议转轨新的人生时,意外发生了。现在我想说的是,芮小丹在走之前看到了什么份上?她只看到了爬井沿的追梦者被自身的眼界和承压力击败的情景,没有来得及看到丁元英的强力反击,以及愤怒的乐圣老总林雨峰拿枪顶住丁元英脑门的一刻,也没有看到林雨峰精心安排的貌似意外的自杀事件,更没有看到爬井沿的刘冰抱着丁元英给他的“救命稻草”——装满空白纸的袋子,从16楼跳下以解脱自卑、恐惧与无所归依的那一片血泊。其实,芮小丹也是在与逃犯意外遭遇的情况下,自己选择了死亡。
在这三个基本都是自杀的角色中,芮小丹之死意外而又死得其所,因为她在她所看到的主题境界上得到了满足。设想如果看到了全部,她会不会为自己索要这样一份礼物而后悔呢?难道真是古有褒姒,今有小丹吗?无论是死于失败的林雨峰,还是死于贪欲的刘冰,我相信面对两个生命的逝去,她是难以为收到的礼物而高兴的。如此看来,其实每个人都是在完成自己,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是在爱情里。
丁元英更是不例外。他为何会答应送出这样一份礼物呢?难道与周幽王一样,仅为博爱人一笑?聪明如丁元英者,必定料到这样的结果是谁也笑不出来的,但他为什么要做?而且拜访高僧以求心安,并不是因其如之前一样疯狂攫取国人财富的愧疚,而是面对生命的愧疚。
丁元英被称为鬼才,是一个非常理性,甚至近乎残酷的文化反观者,他的聪明不仅仅在于洞悉事物的本质,深谙人性的败坏,更重要的是,他有敢于批判的精神,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病危的父亲被送入ICU的时候,他所有让人愕然的言行,冷酷、直接,但又不得不承认,他是正确的。说句题外话,或许正因为这个原因,此片被禁15年,其中的深层原因也许正是丁元英所说的文化属性问题。他用一场与其说是商战,不如说是人性之战深刻地展示了强者文化与弱者文化的本质区别,那就是制定规则者与规则之下者的区别。
然而,这部片子在鼓励我们都去成为规则制定者吗?片子中有两个小细节值得关注。一是格律诗公司被告的情况下,扶贫村的音箱加工户们几乎不受任何影响,依然热火朝天地卯足了劲埋头苦干。二是报纸上关于格律诗模式一旦蔓延的思考和讨论。这两个细节似乎在暗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自己的认知层面上完成自己的。贫困村加工户完成自己的方式是勤奋吃苦,丁元英完成自己的方式是制定规则,他们之间是无法互换的,强行互换的结果可能会是林雨峰,也可能会是刘冰,当然还有可能会是肖亚文、冯世杰,但别忘了,肖亚文在格律诗的提升机会来自她在商界多年的经验积累,而冯世杰则有着连接贫困村加工户这些不可或缺的根基性资源。在丁元英的神话里,富被残杀,贫略得所济,贫富之间的,则在自己的认知层面上或者被提升,或者被株连。这个神话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杀伤力,是因为它深挖了人性,且将人性的不同层面活生生地显露在世人面前,这也是它形成强大灵魂冲击力的原因。
阶层,一直是一个社会无法抹去的客观存在,深层原因就是因为各阶层都有着自己的某种文化属性,这种文化属性深深地烙在他们各自的意识里,是很难由外力剥离的。中国的封建社会之所以成熟,不仅因其绵延时间久远,更重要的是,它深谙各阶层安守本位的重要性。在中国历史的辉煌时代,唐、宋、明这些高光时期都是既扶商又抑商的,士农工商的座次从未打乱过。放眼今天,却是一个全民崇商,全民逐商,全民经商的时代,各种乱相的背后是一个个受伤而沉沦的灵魂。
究竟什么是“天道”?王阳明说:“万缘脱去心无事。”禅宗六祖说:“明镜亦非台……何处惹尘埃?”耶稣说:“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人,不配进神的国。”我并不认同宗教大同思想,但在这个对待尘世之道的问题上,我觉得他们是有互通之处的。究形而上之“天道”,须放手形而下之“世道”,亦如格律诗的价格战,放下丰厚利润,回归扶贫初心。亦如丁元英,杀富济贫,己不取利。
我是个平凡又平凡的普通人,只想在上帝所赐的恩赐中挖掘潜力,如果爬井沿,那也须有以此为根基的垫脚石,且不失至纯初心、勤奋本色,方好。
– THE END –
图片来自网络
以琳,原名王湛,字文渊。1970年4月生人。居湖南岳阳洞庭湖畔,捉花间几个音符,翻湖上半页闲书。
华山论剑,原名孙超雄。1959年生人。乃旅居维也纳一介布衣。顶,在似谢非谢之际,诗,夹半文半白之间。
声明
本栏目所发原创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已委托维权骑士全网维权。如未经授权用作它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精彩回顾
无风波自拍,有雨伞同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