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多少收入,取决于你的“领受——创造”模式
我不害怕失败。害怕的是,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成功
有机构对中国在校大学生做了调查:认为自己30岁时可以年入百万的比例
有30%。
事实是,在中国,30岁时能年入百万的比例只有······
0.0006%
差了十万倍,这是理想和现实的距离。
哪怕经济下行,也改变不了踌躇满志的心。
想想也正常,谁在年轻时不意气风发呢?
还有80%的司机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高于平均水平呢。更何况年轻人。
只是,几年前,同样的调查,只有1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30岁时会年入百万。
年轻时,人总是认为自己体内有一种天资。
随着走出校园,“天资”遇到一件件具体的事,就会得到反馈。往往大多数都是负面的,“天资”发现世界并不是自己设想的运行。
比如:你设想打造自己的软件帝国,像马斯克那样改变世界。或者成立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像电影里的大律师那样,成为业界精英。但更大的可能是,软件因为缺乏核心技术优势,沦为大公司的分包商,甚至前面几年,就是帮人写代码。就算毕业就顺利拿到律师证,在做律师的过程中,也不断在鸡毛蒜皮的扯皮中耗费心力。
此时,勤奋者会更努力,以给自己的青春一个交代:30岁时年入百万。
而当真正年入百万时,大概率是因为结识了某个关系,或者运气极好,入对了赛道。
后者在我们20多岁时还有机会,比如,你不小心拿了一块地······
但现在的大环境,让这样的机遇越来越小。
不管怎样,成就感,自我实现感都锁定收入了。
收入,钱,是一把尺子,衡量着价值。
甚至成了唯一的尺子。
然而,这一衡量就会发现,无论收入多高,都有一大把更高的。
甚至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别人的起点就是你的终点。
人比人,比死人。
这还是极少数幸运者,况且如此。大多数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就更不必说了。
大家都说自己有个性,但个性必须在“赚钱——享受”的程序中,才是正常,反之则是异端。
钱,单一目标的竞争,让很多行业内卷。
经济好时还看不到,经济下行,内卷就卷出位了。
昨天,一朋友说,设计行业已经到了争着免费绘图给甲方的程度。
这样的内卷,让很多专业已经找不到工作。
所以,今年的专大学专业招生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
外贸专业、土木工程降温,招生比例大降。金融专业就业更难,也大幅砍专业。
强基建计划进一步向理工倾斜,理工类院校经费快速攀升,大幅增加生源。
文科专业大幅裁剪,很多学院的文科招生不到以前的一半,都快揭不开锅了,谁还有闲心风雅?
钱,谁都爱。属于普世价值了。
只是,欧美国家的追求更多元。
他们的年轻人也一样,意气风发,出社会后,也有很多撞了南墙才回头。
他们有很多人以赚钱为目标,这无可厚非。钱,很公平,给优异者回报。
只是,欧美很多人,不把钱作为唯一,或者最重要的指标。
关键是:很多人,不和别人比。
中国也有这种人,只是不多。还是举中国的例子,免得说我崇洋媚外。
第一位是郭建龙,他是一位历史作家。原来在报社,但在做记者时,发现自己要做一边行走,一边读书,一边写作的人。所以,他离职开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他走遍了几十个国家,也写了很多书。其中,《密码三部曲》看出中国历史的现象级图书。我看他的书时,爱不释手,停不下来。
前段时间,有个企业请他去演讲,两个小时,出场费4万。他拿到后五感杂陈,他说,他也喜欢钱,但两个小时挣4万,这是很多餐馆服务员一年的收入。关键是,这不是他该挣的钱。他说,这钱容易给他试探,让他享受这轻而易举的收入,忘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最后,他说,这辈子要靠写书赚钱。
钱,不是他的上帝,而是他的奴隶。
第二位是施展,一位新生代历史学者。但他本科是学理工的。研究生学了历史,博士又读的是哲学。
他在不断找自己内心的声音,和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在这个过程中,孕育自己的宇宙。
他的历史课程和书,我都必读,能感受到。他不是以学科为目标,而是以自己的探索为目标,学科是帮助他探索的工具。
几年前,他的《枢纽》成为了集大成之作,表面上看,是历史著作,背后却是哲学的探索。
郭建龙和施展,都是历史领域,但不要以为历史或人文领域才是人生的目标。这次被砍的学科很多是历史和人文类的,一点也不冤。因为很多学科已经成了老鼠会,很多毕业生,终其一生的努力就是考博士,博士后,最后削尖了脑袋留校,当人文学科的老师。他们可能也喜欢人文,但没有那么喜欢,更多是想享受体制内大学的稳定和体面。这样的人,很容易被学科和领域定义。他们是在另一种“挣钱——消费”的轨道里,被定义和塑造。
郭建龙和施展的可贵之处,不在于他们努力的领域,而在于:他们是无法被外界定义的人。连人工智能也无法定义他们。
他们在构建自己内心的宇宙。外在的学科和钱财,都是辅助。
这样的人,怎么会跟别人比呢?整个赛道就只有自己一个人。也只有构建起自己宇宙的人,才不会跟别人比。
很多人以为,找到自己兴趣爱好最重要,但最后,却成了叶公好龙。
还有很多人说,等财务自由了,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我问,你想要什么生活?他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说,然后呢?走遍世界以后呢?他说不知道,可能想永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这样的生活,很快会让人厌倦,因为你没有服侍创造。你看见了世界,却没有被世界看到。比如,母亲服侍家庭,作家写书,企业家经营,这都是服侍创造。人只有在“领受——创造”的经历中,才能看见与被看见,实现自己受造时的“天资”。
财务自由后,也要孕育出了属于自己的“领受——创造”,不然还是虚空。
财务不自由时,当深入“领受——创造”就是最好的生活。
所以,财务自由是一个伪命题。
你需要多少收入,取决于你的“领受——创造”模式。如果是写作者模式,那就靠写作挣钱。如果是企业家模式,那就不断做精,或者用钱扩大生产。如果是家庭妇女模式,那就让花费成为家庭爱的桥梁。
我不害怕失败。害怕的是,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成功。
END
欢迎转发本文给你关心的他/她
传递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