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惠民南路133号的粤北人民医院,其创院历史可以追溯至1886年,距今已有134年的悠久历史,前身是英国基督教循道公会所创建,为粤北地区最早的西医院。
笔者在粤北人民医院寻访时的留影
1879年,英国基督教循道公会牧师斯多马和华人宣教士王善甫来到韶关传教。1886年由毕业于佛山循道医院卫斯理医学堂的华人医生黎琼山在福音堂内开设西医诊所,挂牌行医,每礼拜两次赠医送药。次年,他更每周自动增加赠诊一天。
佛山医学堂的老师与学生合影
1888年,英国基督教循道公会派麦路德医生(Dr.Roderick Macdonald)接替黎琼山医生,迁址到弓箭街(现建国路)继续挂牌行医,赠医送药,他一心一意要建一所媲美佛山的循道医院。
当时佛山汾江河畔循道医院全貌
1901年医院最终选址风景优美的北江河畔,在河西尾石狮头购地新建(粤北人民医院现址)。
门前的大榕树成了求医者容易辨认的路标
1905年建成西教士住所,由主、附两幢二层楼房构成,西式的建筑风格与中式的建筑材料交相融合,客厅、卧室、书房、壁炉等一应俱全,耗资650英镑。
1905年建成的西教士住所保存至今
1914年建成住院部,命名为“英国基督教循道公会韶州医院”,当时有病床10张,职工10人,英籍医生许诚恩(Dr.A.W.Hooker)任院长。同年改称“曲江循道医院”。
东门高耸的十字架突出了这所教会医院的性质
1924年,医院英籍护士长韩顿(Miss G. Hinton)受遣在院内创办曲江循道医院附属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并在当时的中华护士学会注册,首批学员均为男生。
韶关学院医学院前身为护士学校
1925年“沙基惨案”后,医院曾短暂停办。1941年,香港、广州沦陷,国民省政府北迁韶关。医院迎来兴盛时期,床位多达200张,员工150多人,香港大学、岭南大学、光华医学院等在院内办学。
护校毕业生与当时兼任护校领导及教师的医院员工在一起
(前排中为医院总护长、护校校长陈爱心,后排左至右为医生李精龙、李惠霖、欧士敦和院长卢约翰)
1949年10月韶关解放,医院成立了基层医务工会和第一个团小组,外国传教士相继离院回国。
1950年初,院长卢约翰离院返英前合影留念
1951年4月,韶关驻军派48军医政处卫生科长陈半夏作为军代表接管医院,并任院长。在原“曲江循道医院”院名上加挂“韶关市人民政府嘱托医院”院名。
过渡时期内兼有两个院名
1951年12月,上级批准“曲江循道医院”改名为“韶关市人民医院”,后至1972年医院曾易名6次。
当时医院大门
1984年,地市合并,重新复名“粤北人民医院”并沿用至今。2007年5月,位于粤北人民医院放疗科旁的“西教士住所”,被列为韶关市文物保护单位。
医院内唯一老建筑
—欢迎转发—
(不做传教士、可做传教事)
寻访者手机、微信:139 688 3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