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2 11 月, 2024
spot_img

什么态度足以折磨受苦中的人,那绝对非高不可攀莫属〡读《负伤的治疗者》

什么态度足以折磨受苦中的人,那绝对非高不可攀莫属〡读《负伤的治疗者》
图片中是两个不同版本
很多年前,我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时,内心充斥着复杂的情绪,它说出了深深困扰我的许多困惑,也揭开了覆盖之面纱。
彼时我之所思还只是交织一团的乱麻,并且因为缺乏足够的勇气只是在喉咙里挤出微弱的声音,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胆量。
读之,仿佛正体验着被邀请的感觉,随着主人一同进入他深邃又看似衰弱的内心世界。后来我渐发现,它一直敞开着,犹如我手中其他同样美妙的书籍,随时恭候着一探究竟之人。
通过这本书,我们看到作者不但洞察人心,也很敏锐地洞察到现代人的困境。他不断用怜悯的心肠反思后现代群体,也带领我们一起探索现代社会牧养中存在的难题。

什么态度足以折磨受苦中的人,那绝对非高不可攀莫属〡读《负伤的治疗者》

他们是谁?
后现代是个越来越流行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将视线投入到这一群试图解构一切的群体。很多人只是从他们呈现出来的表象定义,甚至是否定他们,但卢云却试图让我们不要盲从于表面,而是深入到表象背后一探究竟。

历史感的断裂这一特征,使他们怀疑人类努力追寻的一切价值都是水月镜花,终归徒劳。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活在当下。他们怀疑结婚生子、求学立业、发展新思想的意义何在。

意识形态的碎片化,使他们认为,不同价值观、多元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都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存在即合理,真理没有统一的标准。对许多人来说,基 督徒已经成为一种可以尝试的意识形态。

他们缺乏统一的人生方向,丧失了传统永 生意识。他们失去了生儿育女的信念。当下的世界不能给人任何希望,如何憧憬将来的新 天 地呢?

因着历史感的断裂、意识形态的碎片化,无法挣脱自身有限性和必朽性的囚笼,后现代人内心变得瘫痪无力,他们中的不少人试图脱离捆锁,超越自身所限,他们试图从我们这个时代的暴虐中逃离出来。

他们渴望为自己寻到一条解 救之路。而这,恰是我们面对的最尖锐的挑战。那么,拨开这些云雾,他们到底有什么特征呢?

01
他们是内向的一代

如同长久深居于自己城堡内一样,这一代人常常自嘲自己很“宅”,冠之以“宅男”、“宅女”之名,并对于这个称呼怡然自得。然而,这些外在表象下他们究竟在想什么?

卢云认为,这一代人对“外面的”和“上面的”不再信任,他们认为唯一的出路是向内看。他们崇尚个人绝对至上,极端关注自我,完全活在内心的小天地里。他们不再轻易相信权威,不再信任制度,更处于一种向内探索自我的状态中。

没有任何外在的现实能够将他们从焦虑和孤独中释放出来,并且享受自由。因而,他们对过去与未来失去兴趣,活在当下,更多关注需求和欲望的即时满足。

然而,“内向”一定会导致利己主义嘛?很显然,这要取决于他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而这种探索的出路,恰好取决于牧者如何牧养他们。

什么态度足以折磨受苦中的人,那绝对非高不可攀莫属〡读《负伤的治疗者》
02他们是无父的一代
用属灵的孤儿来称呼后现代或许毫不为过。和因循守旧,以权威和长辈来确立自身价值的现代人不同的是,后现代对于权威并不盲从,如果有人因为自己更年长、更智慧、更有影响力,就以权威自居,或许会收到反效果。
在他们心中,一个人的价值不取决于权威和长辈的认可,而在于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然而,在他们拒绝父辈权威的同时,他们正受到同辈权威的挑战,他们在同辈中备受排挤会让他们痛不欲生。
活在同辈的压力甚至暴政中,这一代年轻人与父母长辈越走越远,引发了许多家庭和社会问题,我们可以看到有关这样的话题越来越普遍。
究竟我们能做些什么才能让他们重新回到张开双臂等候自己的老父胸怀里?
03
他们是仓皇失措的一代

或许你以为年轻一代只是一味地以自我为中心,活在朋辈的小圈子里。事实上,这是许多年轻人对现实不满的一个表现。

父辈无法令他们相信世界将会更美好。他们对世界不满,强烈渴求改变,努力寻找是非对错,甚至用过激的行为表达情绪。

他们渴望寻求可以委身的理想或者信仰,但是他们的行为常被误解,也常被当做一种威胁。

面对内向的、无父的和仓皇失措的后现代,未来的牧者如何才可以走进他们的内心?这真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

什么态度足以折磨受苦中的人,那绝对非高不可攀莫属〡读《负伤的治疗者》

负伤的医治者
传统文化下,我们的牧养人员似乎都太“正”了,他们在人群中虽然高矮胖瘦脸型肤色年龄皆不同,但似乎有一种共性,就是很“遥远”的站在那里,似近非近,似远非远,像一个不容出错的大家长。
无论是他人的推崇,还是自我的设限,或者是双方的合谋,总之,牧者往往被塑造成一个完美的“道德楷模”,一个无所不能的、无法坦然承认和面对自身软弱和失败的属灵能人。
卢云将这一切摊在我们面前,也将自己软弱的神经暴露在我们面前,我甚至认为,他在温和而坚定的挑战着我们。
什么态度足以折磨受苦中的人,那绝对非高不可攀莫属〡读《负伤的治疗者》

作为众人属灵导师的诸多属灵领袖,因为忙碌于各种事务和活动要比面对shengling深邃而柔细的工作很容易,他们的属灵经验或许早已很匮乏。因而,走进自己的内心,敏锐地洞察其间的复杂多面,需要鼓起极大的勇气。对于卢云来说,他自己何尝不是如此。

面对敏感细腻的一代,需要“敞开自我”式的牧者。而这意味着他要将内在生命的心灵历程袒露出来,既不是刻意迎合,也不是过度暴露。而是将内在生命的心灵历程清晰敞开,将内心各种经验清晰表述出来。

这的确有点“危险”,易于受伤。但正如卢云所说的,越是这样的人,越不会活在自我定罪和自我折磨中,为sheng 灵的运行保留心灵空间,因为他们懂得上 帝的意念大过人的意念。

也唯有擅长于将真实的内在体验表达出来的人,才能将自己的内心的所见,所听,所感受到的告诉那些同样担心受怕的人。

因此,牧者应该愿意将自己的信仰和怀疑、希望和绝望、光明和幽暗敞开,来帮助那些试图解开生命困惑,叩问生命本质的人。

“我只是在怀疑,但你说出来了;我只是模糊有感觉,但你清清楚楚表达出来了,我只是战战兢兢把某些想法藏在心底,但你却把它开诚布公地说出来了。”

如此,年轻人不再敬而远之,而是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内心。这就需要牧者或者那些热心关心他人福祉的热心ji du 徒有勇气进入这“危险”之地。

什么态度足以折磨受苦中的人,那绝对非高不可攀莫属〡读《负伤的治疗者》

后现代是无父的一代,父辈的权威渐渐失丧,他们寻求新的权威。这个权威的本质在卢云看来就是“怜悯”。
富有怜悯心的牧者身处会众之中,他既不迎合会众,也不讨好会众。真正的怜悯心肠,既不冷漠,也不滥情。
正如卢云说到:“藉着怜悯,我们可以意识到,世人对爱的渴求,深藏在我们的内心里,世人习以为常的冷酷,也存在于我们的本能里。借着怜悯,我们从朋友眼中所流淌的饶恕,感受到我们自己也常常期待饶恕;我们从朋友口中所生发的怨恨,感受到我们自己也常常陷入怨恨;当别人舍生取义,我们知道自己也有为善的可能性。”
只有当我们发现,朋友内心的软弱自己内心也有,敌人身上的罪恶自己身上也有,怜悯之心由此生发,饶恕才成为可能。
满怀怜悯的牧者可以帮助他人挣脱羞耻的铁链,勇敢面对自的罪,重新梳理对未来的盼望。读之,可以看出卢云对福音的本质了解至深。
什么态度足以折磨受苦中的人,那绝对非高不可攀莫属〡读《负伤的治疗者》

面对仓皇失措的一代的冷嘲热讽,甚至愤世嫉俗,满怀怜悯心的牧者能够看到他们内心的慌乱与矛盾。他们谴责与抗议,却对自己的追求充满迷茫。

这就需要未来的牧者成为默观的批判者,他们不会被眼下的世俗裹挟,而是有着更远大的异象。他们关注最本质、最核心、最终极的存在,他们以此引导那些躁动下的年轻人克制冲动,重新找到烦躁不安下良性的疏导通道。

面对内向的、无父的、仓皇失措的一代,牧者要像一个殉道者一样与哀哭的人同苦,与喜乐的人同喜乐。面对那些想要被亲近,需要有人真正走进他们的痛苦处境中的人,什么态度足以折磨受苦中的他们?那绝对非高不可攀莫属。

牧者必然要承认自己也有他人的寂寞、痛苦、难以承受的创伤,当他们没有忽略和否认这些痛苦,才真正能成为他们的医治者。我们不应该避开人性的痛苦,因为最伟大的信息都是从最深的伤害中出来。

健康的牧养,牧者若对自身的心路历程没有鲜活的体验,没有同样品尝各种辛酸,就无法给出供应。虽然我们不应该肤浅的公开曝光自身的软弱,而是要意识到,自己的创伤与痛苦与人类是共通的,没有人能够排除在外。

承认自身和全人类一样有限,可以令我们接纳自己和他人的创伤,但借着共通担当痛苦,让人们重新审视所面临的痛苦。并在共同坦诚我们的有限,更深切地持守盼望,在分享彼此困境中,得着属 天的力量。

哪里有人愿意共同承担痛苦,哪里就形成真正的群体。大家不再自怨自艾,不再流连沉醉于痛苦寂寞中,而是一同抬头仰望那最美好的有关救shu的应许。

让我们看到,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了医治,拯救和新生。这是牧者的希望,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希望。

Soli Deo Gloria !

什么态度足以折磨受苦中的人,那绝对非高不可攀莫属〡读《负伤的治疗者》

这是一本给牧者的书

也是一本给所有信徒的书

我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要翻开来

上面的索引标签

仿佛向世界显露了我自己

如此匮乏

又如此幸运和丰盛

宣灵苏人在江湖,手不持剑。

下方是本平台二维码,点击即可关注。文章为原创,除标明,音乐、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所属主题
宣灵苏
宣灵苏
人在江湖,手不持剑!这里是宣灵苏有关生活、信仰、个人成长的分享和感悟。 —————— 公号:宣灵苏 微信号: Xlingsu777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