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由一个视频号评论说起
三周前的某一天中午,我和孩子们刚吃完午饭,筵筵忽然提议录制《爱可以更多一点点》的小视频,因为我几天前说过我们全家要练练这首歌,到时候录制一个全家演唱的视频发布在我们家的视频号里。我和两个孩子听了很多遍,也练过几次。筵筵忽然提出录制我觉得也行,就当彩排吧!于是赶紧给孩子们换了服装,找到歌曲伴奏,把手机放到支架上,音乐响起我们对着镜头就开始唱了,录了一遍看了一下觉得整体还可以,虽不完美但比较真实,特别是木木的各种表情和小动作,本色出演,于是简单剪辑一下,用了1.5倍速,就发布了。
没想到一个原生态没打磨的视频竟然不断的被点赞、转发,到现在浏览量已经过了3万,对于我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一般浏览量只有几百到几千的视频号,我觉得很惊讶。评论区多半是赞美欣赏,给予祝福的。直到有一天收到了一条在我看来很不和谐的评论“这个家庭看样子,想儿子也想疯了”。我看到这条心里应该是很不爽的,马上回复过去“这完全是你主观臆测,太自以为是了”。
02我的自我辩护
先来分析一下这句话,我为什么不赞同?
“这个家庭看样子,想儿子也想疯了。”重点在这个“也”字,凭借这人对周围有着类似现象的家庭的了解和经验判断,有三个女儿家庭的都是急切的想要儿子的,套用他的话就是“想儿子想疯了”。按照这个逻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有三个儿子的是想女儿想疯了?
有儿有女还继续生的是脑子有问题了?
我特别不喜欢这种先入为主,将自己片面毫无逻辑的主观看法强加于人。这种观点属于典型的逻辑混乱,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以我为例,我根本不是为了生儿子才接二连三的生孩子,这种观念太过于陈腐。我原生家庭没有这种重男轻女观念,反倒重女轻男,起码在我看来是是全家人都围着我转;我婆家也从来没有给我直接灌输或者旁击侧敲过让我一定要生儿子,现在婆婆看到我发的三个女儿的视频常常对我说“小鹿,你有三个公主,好幸福啊!”我自己更是天生喜欢女孩不喜欢男孩。我老公是希望有个儿子,他是从承担上帝的托付的角度,觉得男孩和女孩要扮演的角色不同,但是也没有说一定要生到儿子为止。男孩女孩都是同等尊贵荣耀的,角色不同,却都是有价值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三个女儿这个现象,还有很多可能:比如说有些人就是喜欢孩子,只要有了就一定会要;有些人也许是跟风,看到别人都是三五成群的,自己也不能落后,你不能排出也有这种可能吧?还有就是,也有可能是意外怀孕啊………
说了这么多,我就是想说明评论里那个人的回复很不严谨,天生喜欢辩论的我一定要辩论一下。
03我对内心世界的自我探究
发表完自己的观点,接下来看下一个问题:一个网络里的与你搭杆子够不着的陌生人,随意的发表了一个你不是很认同的评论,你至于花这么多篇幅解释,甚至还要写一篇文章吗?你对这件事情的回应侧面折射出你的什么问题?
是的,当我略带怒气的回复了那个人的评论,我开始向内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
我的感受怎样?
有点生气?感觉被冒犯?觉得被误解?
我的行动是?
马上反驳?极力辩解?
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想证明自己是对的?在乎人的看法?只允许合乎我味口的评论?
不断的发问之后,我似乎发现这背后主导着我的言行的是一种很强的掌控欲。这种掌控欲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我生活的方方面面:
老公说是7:00回来,结果都8:30还没到家,我心中的那股无名怒火;
孩子做作业拖拖拉拉,魂游向外,讲了好几遍还不知所云,我怒气填膺,揭案而起;
自己的妈妈每次烧菜总是忘记把油瓶和调料瓶的盖子盖上,我一次次无奈的叹息“怎么说了一遍遍就是记不住呢?”
………………
简言之:没有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思路进展,而导致不满、愤怒等负面情绪,在我看来就是掌控。(接受更正)
仔细想想我深受掌控欲的支配,很是痛苦。为什么不能学会放手呢?为什么一定要让所有人来符合自己的心里设定呢?为什么一定要揪住某个无关紧要的小事情不放呢?
再继续深究我又想到了掌控欲是因为没有安全感,没有安全感又源自无法接纳自己。这一点让我好惊讶,甚至无法接受,我怎么可能是个没有安全感的人?
04最后结论
在给自己诊断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内在生命很混乱,很需要好好梳理梳理。这又一次让我想到了魔方:一次次打乱,一次次复原,只要找到那个中心点。
一个人的内在系统出了问题,外在系统必然会出现问题,而内在的问题是本质问题,作为基督徒,最本质问题就是一个人与上帝的关系,这个关系对了,和己的关系,人的关系,世界的关系都对了。
一个和上帝有着美好关系的人,他很清楚自己的价值,不在乎外界的认定与评价;他很有安全感,不会牢牢抓住一些他认为会让他有安全感的东西,比如:金钱、权利、爱情、婚姻、孩子;他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和世界的不完美,懂得包容;他有着美好的品格和灵性,信仰的果子在他的生命中彰显……
我羡慕这种生命,也愿意在无数次软弱跌倒后能够爬起来,继续向前。
再回到文章开头视频号里那个评论的事情,一个多么微不足道的事情,允许各种声音的存在,不去理会,一笑了之就好了,不需要自我辩护,不需要刻意去证明什么,不需要在言语上得胜,不需要让别人认同并理解自己………
因为你知道你是谁。
如果还有下一次,我希望我能够心如止水,淡然处之。
————————end————————
感谢你们的关注和阅读,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或者对你有帮助,请点一下“在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