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3 1 月, 2025
spot_img

中西“德”之比较

我们必须承认人生来就具有欲望,刚出生的婴儿就知道喝奶,尽管这种知道更像是本能,虽然这种本能看似和动物一样,但也绝不等同于动物的本能,更不能作为判断人和动物区别的标准。简单地说,动物只有本能,没有欲望,但人生来而具有欲望。所谓本能更多的是指为了生存的目的,但这种目的人和动物也要作出区分,动物没有目的。
我们只能说欲望包含着一种生存的本能,但二者完全不同。故朱子认为“存天理灭人欲”,灭的不是人的所有欲望,如果真的灭了人的所有欲望,那就不是人了。不能灭也不可能灭的欲望,也不能说是像动物的本能,因为还有一些欲望是人有的,而动物并不存在的欲望。中国人讲七情六欲,欲望好像更倾向于肉体,但想要一件昂贵奢侈华丽的衣服,不仅仅只是追求肉体上欲望的满足,哪怕仅仅想吃,也不只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如果我们只是肉体上的欲望得到满足而没有人知道,那么我们甚至觉得很痛苦,但动物除了肉体之外则没有这样的快感,甚至动物连肉体上的快感也没有,即使有我们也不知道。
人不是完全只有肉体,只不过很多精神上的欲望,更像是一种合理的欲求,所以我们不称之为欲望。我们批评一个贪吃的人,但我们不会批评贪艺术的人,甚至我们对忘我的科学家称之为崇高。动物饿了只想着吃,人饿了也一样,这只是生理机能的相似性,但绝不能将二者等同,饿着肚子依然能追求精神升华的人确实存在。
我们讲人性,就是人生来而具有的东西,欲望就应该是人生来而具有的东西。所以,人有欲望属于正常,但就欲望是恶还是善,存在两种甚至多种不同的观点。我们评价恶的标准就是能否带给他人和自己益处,而不是通过快乐来判断,虽然很多快乐的事情确实令人舒适,但做恶有时候也会很快乐。如果一个人做恶非常痛苦,他就不一定去做,他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恶要承担被惩罚的后果。快乐和痛苦确实几乎在主宰着人的行动,而欲望就是想要得到快乐的满足,甚至为了短暂的快乐而忘记要承担的后果。吃一顿所谓的美味大餐,剩下的日子就只能忍饥挨饿,这样的人很多。
人有欲望,但人生来也具有自我约束欲望的东西,这种东西和小孩子的欲望一样,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小孩子一颗糖果就可以平息他内心的欲望,但这不能糊弄成年人。亚里士多德认为欲望是人的一种感情,品质是人和感情的好坏关系,所以我们亦可以说是人生来也具有和欲望的好坏关系,只不过这种品质的生来而具有指的是能学会处理这种关系的先天潜力。我们无法培养动物拥有品质,无论好品质还是坏品质,因为它们生来不具备被培养有品质的潜力。因此,品质天生指的是天生具有的潜质,而不是生来就一定具有某种品质。
简单地我们可以将品质称之为德,有时候我们也说品德、美德,就是因为它们基本上属于一回事。中国人也讲德,甚至中国的文化亦可看成“德”的文化。从造字上看,“德”这个字开始没有“心”,左边十字路,右边是眼睛,意思是眼睛要看路,走直路。周代加上“心”,不仅看的直,想的也要直,基本上接近现在“德”的意思。
周公制“礼”实际上就是为“德”找一个标准,即符合“礼”才可谓之“德”。“礼”实际上就是确立社会的尊卑秩序,每一阶层都有自己阶层的“礼”,刚开始仅限于贵族阶层不能僭越,否则就是失“德”。贵族僭越“礼”实际上就是造反,周公担心周王室和商王室一样,我们常讲“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一点周王室和商王室一样,周公非常重视“祭祀”,只要有祭祀活动,就会有“礼”。因此,“礼”不是周王室开始,不同于商王朝的是周公用“德”来赋予“礼”意义,而非用“祭”。
谁主持“礼”,早就有着严格意义的等级区分,尤其是祭天这样的“礼”,别说平民,除了天子外没有人可以有这样的资格。商王室凭借的是血统,故商朝君主都以“甲乙丙丁”之类命名,我们现在认为商朝的灭亡是因为纣王残暴的统治,但实际上纣王无论如何残暴,他天子合法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他有没有“德”根本不影响他的身份。
但周公之后,谁主持“礼”则被赋予为只有“大德”之人才可以,这是周公为周王室的合法性提供依据,周王室给纣王定最大的罪就是不祭天,由此说纣王是无德之人,实际上纣王肯定会祭天,因为除了他之外,任何人都没有资格,但可能他的态度,或者祭祀的方法不对等等。
另外,周王室也不希望别人推翻他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以德释礼”,不能只有单纯的“祭天”,并且只有这样大德之人才有资格祭天,因为如果只是单纯的“祭天”,纣王也可以做到,哪怕他做的不好。所以,中国“德”文化指的就是在“祭祀”方面的特权,拥有这样特权的人也被称之为“大德之人”,也唯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祭祀”。所谓“礼不下庶人”,指的就是平民绝对没有资格“祭祀天地”,而且贵族阶层也不能僭越不属于自己的“祭祀”活动。
可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的“德”和中国的“德”的区别,前者是人与感情关系的好坏,后者是拥有祭祀特权阶层的人。秦汉之后,贵族和平民虽模糊化,但这种以特权方式,即尊卑定义“德”的东西本质上并没有变,它不像西方的“德”和人的出生没有关系,哪怕奴隶,只要能处理好与自己情感的好坏关系,他就具有某种品德。
因此,中国人处于卑地位的人不仅仅身份卑微,而且也暗含这人“无德”。社会分工导致人与人肯定不同,即便没有社会分工,人与人也不同,背景、出生时的资质等等,但就“德”而言,应该人人都可以拥有,但中国文化实际上是剥夺了一些人成为“德”的可能性,这是文化传统所造成的不公平后果。
这种文化极其压抑人性,也十分压抑人的正常欲望,生来顺受成了天经地义。相反,那些享受特权之人则认为自己生来就是大德大顺之人,二者内心都不可能有真正的“德”,即便有“德”这样的行动,也是基于为了获得“德”的好名声,因为这样的好名声可以带来利益,而非为了德本身。


所属主题
大圐圙 人文圐圙
大圐圙 人文圐圙
你想知道历史真相吗?你想知道历史到底是成王败寇,任人打扮的小丑,还是真实历史事件的忠实纪录吗?老魏带你轻松有趣的看历史,真正做到还原历史真相,反思历史事件,真正让你做到“读史以明志,以史为鉴”。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