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红萍(山西临汾吉县安乐小学)
注:该文作者刘红萍是山西临汾市吉县安乐小学教师。该文为她参加心和公益基金会支持的30名“CEO财商阅读榜样教师成长计划”、共读《小岛经济学》一书后所写的书评。
“30名教师共读”实践证明:
-
共读有利于深度坚持读完一本书;
-
写作能帮助深度阅读;
-
如果要深度阅读,则写作是阅读的必然延续。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感到莫大的压力,单是两篇珍藏版的序言,就把我读蒙了。起先以为自己没静下心来,后来读了3遍还是不得其所。这里面专业的经济学知识及术语我这个门外汉一时真理解不了。说实话,如果不是有共读任务估计我就这样放弃了。时寒冰先生不是说这本书里原本深奥的经济学原理都是由一个个故事生动体现出来的吗,那就直接读后边的故事吧!(无论孩子还是成年人对故事总是没有免疫力的)。
我打破了以往读书常规,跳过了前面的序言,直接读第一章“一个好点子出炉”。这里面用一个通俗的故事为我们解读了资本、设备及储蓄,使我们很容易理解促使经济增长的原因,即努力使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以尽可能满足人类的需求。这是经济最简单的定义,而工具、资本以及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正如文中故事讲到的那样,艾伯通过自己的创新思维发明了渔网这一工具,从而使自己成为小岛上第一个有了结余资本的人:
从前,有三个人—艾伯、贝克和查理,他们住在一座岛上。这座小岛地处热带,却不是天堂。这里的人们生活艰苦,没有任何奢侈品,而且食物的种类极少,他们的菜单上只有一道菜:鱼。
幸运的是,小岛周围有数量可观的鱼,但奇怪的是,这些鱼全部属于同一品种,每条鱼都很大,足够一个人吃一天。然而,这个地方很闭塞,人类先进的捕鱼技术这里一种都没有。他们能做的只有跳进水里,用手去抓住那些又黏又滑的家伙。运用这种低效的技术,每人每天只能捕到一条鱼,只能帮他们挨到第二天。捕鱼成了小岛经济的全部。他们每天的活动就是醒来、捕鱼、吃鱼、睡觉。虽然生活不算惬意,但总好过忍饥挨饿。
因此,在这座生活超级简单、只有生鱼片可吃的小岛上——
没有存款!
没有借贷!
没有投资!
所有的产出全都消费掉了!没有未雨绸缪,没有多余的财物可以借出。
虽然这座小岛上的居民过着一种原始的生活,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愚笨迟钝或者没有追求。与所有人一样,艾伯、贝克和查理也想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但是要实现这个梦想,他们每人每天捕鱼的数量就必须超过一条。不幸的是,由于他们只能徒手捕鱼,而那些鱼又很机敏狡猾,三个人只能勉强糊口。
一天夜里,仰望着繁星点点的夜空,艾伯开始思索自己生活的意义……“难道我的日子就这样了吗?肯定有比现在更舒心的日子。”
除了捕鱼,艾伯还想做点儿别的事情。他想做几件更好、更时尚的棕榈叶衣服,他想要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当然他还想执导几部故事片。但他每天忙于捕鱼糊口,这些梦想如何成真呢?
他的大脑飞快运转着……突然他想到了捕鱼器,这个物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人手可触及的范围,并且使鱼溜掉的概率大大缩小,只要一下捉住它,它就很难逃脱。有了这个新装置,他就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捕到更多的鱼了!而那些空闲时间,他就可以用来做更好的衣服、建个住所,最后再拍部影片。
艾伯在头脑中勾勒着捕鱼器的轮廓,想着想着就激情澎湃。他构想出一个不再受捕鱼之累的未来。
他决定给自己的捕鱼器取个名字,叫作“渔网”,然后开始找材料织这张网。
第二天,贝克和查理注意到艾伯没有捕鱼,而是站在沙滩上用棕榈树皮搓绳子。“你在干什么呢?”贝克问,“难道在减肥吗?你要是老坐在那儿弄那些绳子,会挨饿的啊。”
艾伯解释说:“我突然有个灵感,想做个捕鱼器,这样就可以尝试捕鱼的新方法了。有了这个捕鱼器,捕鱼的时间就能缩短,再也不会挨饿了。”
查理惊得眼珠直转,他想自己的朋友肯定是疯了。“你疯了,这样做,我告诉你……疯了。要是你这捕鱼器不好使,可别哭着来跟我要鱼吃,一片也别想。我头脑清醒,但这并不表示我会为你的疯狂做法埋单。”
艾伯没有被查理的话吓倒,仍然继续织网。
到这一天结束时,艾伯终于织完了自己的渔网。通过自我牺牲(挨饿),他创造了资本。
艾伯的个人发展引起其他同伴的羡慕,所以大家都希望能拥有他的渔网,从而实现像他那样“有钱有闲”的生活。但把自己的渔网借给别人是存在很大风险的,最后经过协商,艾伯以盈利为目的把自己储蓄部分的鱼借由他人支配,而他实现了坐收渔翁之利。这样便诞生了金融思维。
随着社会的发展,或者说个人储蓄的增长,就必然会出现不同的储蓄方式,比如把储蓄存起来、消费掉、借出去、或者去投资等。那么有存就有借、有人存款就有人贷款,这时候信用卡就是经济自由惠及百姓的最佳例证了。
当我们生活中面对经济困难的时候,商业贷款并非社会储蓄的唯一选择,还有消费贷款和应急贷款。不管哪种贷款,首先得要明白这笔交易会让他的储蓄承担多大的风险,否则会导致他的资本无法产生更多的生产性贷款。现在,人们都认为信贷市场的有效运作需要的就是有意愿的借款人,然而与其他资源一样,在发放贷款前必须先积累储蓄才行。
那么经济到底是如何发展的呢?像故事中讲到的那样,贝克认为他们既然可以用渔网扩大生产,就应该因此形成产业。考虑到一系列工程实施问题,他们决定创立一家合伙公司。小岛上的三个人集中他们所有的储蓄,建造了一个巨型捕鱼器。这个计划是潜在很大风险,但对更多鱼的需求最终战胜了担忧。结果不负众望,他们三个人很快拥有了大量的鱼。这时候他们不需要天天为了糊口而去打鱼,而是有了充足的时间去完成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是他们最初的一些储蓄创造了资本,而资本又使生产扩大成为可能。然而要真正的发展经济,除了创新工具增加收入以外,还必须得进行储蓄,文中艾伯三人缩减消费进行储蓄的做法非常重要,此举乃未雨绸缪。
历史上的美国曾经以储蓄大国著称,这种巨大的储蓄供应为推进工业活动提供了支持,同时也帮助美国家庭和社区克服以外的困难。
随着生活活动的日渐丰富,统一货币势在必行。因为有了在各个行业里都能流通的货币,小岛上的各项活动才能形成了产业链条,同时开创了很多新的行业,带动了更多人就业,从而更加活跃了小岛上的经济发展。
当经济迅速发展到大多数人的积蓄远远超出日常所需时,“银行”作为时代所需便隆重登场。文中迈克斯最初的“银行”必须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1. 必须保证贷款业务赢利;
2. 定期向储户支付利息;
3. 吸引更多的储户。
利率是决定储户的回报及贷款的风险,因此政府制定法律影响信贷流动,操控利率。也就是说,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政府开始出手操控。
随着经济进一步的增长,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温饱,而是开始追逐高品质生活及享乐。这就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生长的温床。基础设施建设,既防御生活环境中的灾难,又促成对外贸易的发生。像文中讲到的那样,大型水库的修建,不光解决了人们日常饮水问题,同时为劳动力解放出更多的时间用于生产产品、提供服务或者开发新的项目。这样使得经济上升、生活水平随之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出口产品的能力也加强了,这样慢慢形成了双边贸易,大家都用自己多余或擅长的产品换取自己缺乏或不擅长的产品。这种贸易经济比浪费劳动力制造那些自己不擅长的产品,最终能得到更多。
古语说:人之初 性本善,随着简单社会向复杂社会的过度,人与人之间的好多问题再也不可能总以和平的方式解决,这时候人们必然需要某些政府机构。一个对人民负责人的政府,应该是不剥夺大家的自由,继而实现社会的蓬勃发展。政府成立以后必须有“纳税”作为政府运转的保障。然而为了税款不被执政者滥用,要建立国家政权机构,设立宪法,以防患人民免受政府独裁统治,同时防止少数人受到多数人的暴政的伤害。此时,一个国家就这样成立了。
文中的政府从业人员起先都是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参议员,也确实为岛民谋到了福利,但当政府的工资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不断的提高、参议员的地位也大大提高时,那些雄心勃勃的人对于参议员的职务个个趋之若鹜!
原本岛民不纳税政府就没有收入,但一些政客为了当选愣是鼓吹说不用岛民出钱,政府可以帮助遭遇自然灾害的难民重建家园。这其中的套路是发行“鱼邦储备券”,声称可以拿这种券到银行兑换政府储备的鱼(其实根本没有鱼)。就这样,政府的职能开始转变了···
就这样,新政府每年都发行超过银行中可兑换鱼的储备券。鼓励大家用这种纸币用于日常交易所需,而把岛民捕回的真鱼存入银行供他们利用。当银行家发现期中的猫腻,强调鱼一旦存在银行不安全,储户们将会停止储蓄。参议员却早就想好了欺骗储户的办法——把垃圾鱼捡来重新加工出“官鱼”。这时的银行只能更大成都完成通货膨胀,从而使政府支出大于税收收入。
眼看着这种骗局造成的通货膨胀使得执政者危机四伏,然而他们不但没有走向灭亡,反而迎来了柳暗花明—–中岛帝国主动提出来愿意用自己的真鱼和小岛上的储蓄卷进行交换!源于这种储蓄卷可以在周边岛国进行各种贸易使用。这就是美元在当今社会上的使用价值——一切国际贸易都要用美元结算。这样以来外国人持有的美元很多都存放在美国银行,因此很多美国人不储蓄也可以获得贷款。
由于中岛帝国储蓄大量涌入,所以他们又拽起了“老大”的姿态,认为像捕鱼和制造业这类低级劳动应该外包给穷国,向外国工人支付鱼邦储备卷。但高附加值的设计和技巧培训还留在国内。这样制造工厂都被主要经销商进口公司的零售公司取代。
也就是说美索尼亚用鱼邦储备卷换来了中岛各国一船一船的鱼和生产的零配件货物,而他们经过简单的组装完成后又高价出口给周边国家。如在现实国际贸易中那样,哪国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时,就会在国际上形成对其货币的需求。强势的贸易地位国币坚挺,弱势的贸易地位国币疲软。帝国就是利用这样的方式让诸国为他储蓄、为他生产,从而自己甩手享受生活——各种服务行业就此崛起!
当外国持有者开始质疑这些储备券是否能兑换成真鱼时,大量的金融使者便去银行兑换真鱼。这样的情形下参议员做出来的决定是关闭对外国兑换的窗口,以保本国民众不受损失,以此避免了丢掉政权之祸。这是一场货币实验,操纵者是赢家。
银行家们把目光转向了最理想的低风险贷款项目——棚屋贷款。有了这项优惠政策,交首付,即使储蓄额低于棚屋价格也能入住。而且买下几年后增值前景还很好,所以说棚屋贷款无异于给前期即将瘫痪的银行打了一支强心针。
就这样房地产商把房价一涨再涨,虽然已经高到不对劲,但经济学家却总能想出一些莫名其妙的理论,似乎能解释房价上涨的原因。而政治家们则通过这种虚假的繁荣假象维持选民们高涨的自信心。所以说房地产泡沫不过是政治家和开发商及银行联手的又一场把戏。
很快房地产行业的由盛转衰,使得很多想靠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而发家致富的人梦想破灭,同时无法还清贷款,导致银行面临倒闭。现在棚屋价格猛跌,人们觉得自己没有以前富裕了。因此,他们停止了消费。政治家想如果我们能把棚屋价格推高,人们自然就会开始消费。其实大家都明白通货膨胀对于解决经济危机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对于稳定政治却很有帮助。
然而这种类似白吃白拿的行为终究不是大成之道、终究会像肥皂泡一样绚丽而转瞬即逝。
美国依赖量化宽松经济的本质,其实是向金融市场注入新的资金,以推动价格上涨。然而量化宽松不过是通货膨胀的一种委婉表达,它成为美联储将政府债务货币化的隐秘手段,这就好比使用汽油救火。这种以增加货币供应量去鼓励人们消费对于扩大需求毫无裨益,要知道需求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
此时的岛国已经入不敷出,他们必须下决心过量入为出的生活。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并任由自由市场的力量发挥作用,他们才能重新平衡经济,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打下基础。然而,如果他们仍然选择寄希望于借贷、印钞机以及政府承诺的毫无痛苦的解决办法,那他们都要回到徒手捕鱼的状态。
再返回头来看中岛帝国,一位看上去很无知的农民,一语道破目前该国的窘促局面—–干嘛要拿自己的木碗去置换他们的储蓄券,我们应该用自己的碗吃自己的鱼,用手里积攒下的储蓄券去他们手里换取所需的设备,然后我们自给自足!因此中岛帝国避过了经济危机,蓬勃发展起来。
自己用心读一遍,像走在美丽的海滩捡拾起一颗颗美丽珍珠;认真听个思学堂创始人、上海兴伟学院兼职教授王琳琳老师讲一遍,像跟随一位深谙海潮的水手,再次捡拾起那些遗漏的美好;现在这样精心整理一遍,感觉自己拥有了一条金线的魔力,把这颗颗珍珠一一贯穿!《小岛经济学》里那些抽象的逻辑、高深的经济现象,而今都豁然开朗!
附:《小岛经济学》目录:
《小岛经济学》=《国富论》 《经济学原理》。沉闷枯燥的科学竟然如此通俗易懂,上至90岁下至9岁都喜欢得不得了!千万读者惊呼:经济学竟然可以这样解释!
如何对经济领域的各种现象进行专业而又生动的分析,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如何让从9岁到90岁的读者都能通过一本书洞悉日常生活现象背后的经济规律,更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小岛经济学》就是这样一本书,它通过插图、幽默的措辞以及讲故事的平实手法,将经济学从高不可攀的架子上取下来,放回到厨房的餐桌上。它本就该属于那个地方。
这个关于鱼、渔网、存钱、借钱的故事揭示了经济是如何运行的,映射出当今经济体制与政策暗藏的漏洞。希夫兄弟以机智幽默的手法阐释了经济增长的根源,贸易、储蓄及风险三者的重要性,滞胀的根源,利率的影响,政府的刺激机制、消费信贷的破坏性本质等问题。这些问题经常被讨论,却常常被误解。对于那些想走出误区,理解经济学基本理论与常识的读者,这本书会带来惊喜。
当当网购买链接:
因刘红萍老师写出这篇优秀书评,获得心和公益基金会奖励《小王子》(三部曲)一套:
没有一本书是糟糕得你不能从中学习到一点东西的。——普林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