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通识二十讲》第十五讲:中国文化为何喜欢大杂烩?
这说明即使在今天国学大炽,儒学也借官家之势,强势出击,这些问题也并不自动获得轻松的一致认可。不过,现在一些投机的知识分子,对儒家的东西,无论好坏都有照单全收的架势。因为投人主之所好的毛病,在儒家知识分子里历史之悠久,不用去挖坟,你就能轻松得着许多实锤,哪怕孔子本人其实在很大程度也是如此。一般说来,儒家作为一个学派,大多关注自己跟权力的关系,以及对民众的教化,其实从知识论的角度来看,欠奉的地方很多,这对一个学派来说,说其有致命的缺陷,都不为过。虽然今天有崔宜明、宗超等少数学者注意及此,但从深度来说依旧有待开掘。
有些儒家爱好者与研究者,稍微谦虚点,说应该给儒家试错的机会,仿佛这几千年来的中国社会给儒家试错的机会,还少了似的。对著名的“横渠四句”,没有多少儒家会认真对待,千百年来,无论是在现实里还是在学界,都缺少真实的践行。因为这样的高调,是人建立在对自己过于高看,对自己及他人的人性看得比较幼稚的基础上,不能有丝毫之长进,那是必然的。但那些以为自己在穷究儒理的人,有多少人认真实践于此,并反省不能真正实践的原因何在了吗?可以这样说,你很难看到这样的人。
儒家有两件事情事关对它的核心认知,一是对权力的偶像崇拜,二是对祖先的偶像崇拜。这两者的偶像崇拜,从其始到如今,根本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甚至可以这样说,今天的儒家倡导者从骨子里面,都觉得这两种崇拜没什么问题,反而觉得如此做,是使儒家充满领导力的动力之所在,如张祥龙之强调“家与中华文明”的特殊关系,便是如此。其实家与国成为思考人生乃至终极意义的天花板,无论从格局还是从对真理的追寻上,其局限是不言自明的。
事实上,儒家对权力的赞美与依附,是它与专制权力苟合的前提。而这样的前提,注定了儒家必然走向在某种意义充斥着官方意识形态,以及权力偶像崇拜的宗教。这也是为什么董仲舒将儒家转化为儒教的一系列操作,千百来被官方和那些为儒家表功唱好的知识分子所热衷的原因。比如晚清时,康有为的奉孔教为国教,和历世历代儒家知识分子的做法,一方面可谓明里相交,另一方面也可谓暗通款曲,只是具体的实践形态稍有差异罢了。
《中国文化通只二十讲》第十五讲:儒释道与中国文化(上)
一: 儒、儒学、儒家、儒教的渊源
二:教化之儒教:官方意识形态和民间规范
三:宗教之儒教:其信仰核心为何?
四:儒家与教育及对孔子的圣化
五:儒家与社会诸方面的管控
六:儒释道关系的初步观察
七:评骘儒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八:本讲文献晋阶
1:阅读书籍:任继愈主编《儒教问题争论集》
2:参考书籍:黄进兴《优入圣域:权力、信仰与正当性》、张荣朋《儒释道三教论》
九:本讲之思考
1:在你看来,儒教是一种观念教化,或是官方意识形态,还是一种宗教?
2:从人类学家芮德菲尔德大传统、小传统学的角度,分别举一例儒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并论述二者的关系
2024年11月2日下午草就于成都
所属主题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