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一书中,作者借用书中的主角描述了他在西伯利亚服苦役的个人经历。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书的开头谈到了这样一件事情。
他说,对苦役犯人来说,最大的折磨不是身体上的,而是精神上的。
因为,就工作量而言,在牢营工作的繁重程度可能还不如农民。为了获得好收成,一个农民可能每天有很大的工作量。他要顶着烈日耕种,顶着烈日锄草,这可能比苦役犯人累得多。
但是,为什么苦役犯的工作量不如农民,但却远不如农民幸福呢?
这是因为农民是在自由耕种,他们是在为自己的幸福耕种。然而,苦役犯人则不同,他们必须在别人的监督下,在狱警的吼叫和安排下工作。他们没有自由,他们也没有为自己的未来耕种幸福。所以,这就是精神上的折磨。
此外,这还不是最大的精神折磨。最大的精神折磨是让你每天重复做无意义的事情。
如果一个人是木匠,那么,你给他一项任务,让他做一套雕刻精美的家具,他可能会在监狱里快乐地雕刻那件作品。为什么呢?因为那份工作很有意义。
但是,如果你让一个苦役犯人把第一桶水倒在第二桶,然后把第二桶水倒在第一个空桶里。之后,将第一桶的水又倒入第二桶。
或者,你让这个罪犯用斗车把沙子推到搅拌砂浆的地方,然后卸掉沙子。之后,又把砂子装满,推回来。推回来之后又推过去,又卸掉,而后继续推回来。
如此循环往复,相信这个人的精神就会崩溃到极点。
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工作谁都无法忍受。
为什么不能忍受呢?
因为从这个工作中看不到意义。
就像六七十年代,一位教授成了右派。他当时受到怎样的惩罚呢?
那就是让他砌墙,等他辛辛苦苦砌好之后,管教再命令他推倒。推倒后,又让他重新砌,砌好后再推倒。这样循环往复,无休无止。
后来,这位教授就精神失常了。
你看,如果一个人找不到意义,他就会发疯,甚至出现精神疾病。
所以,生活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找不到活着的意义,他早晚会发疯。有些作家很早就陷入了对生活的终极思考,但他仍然没有找到人生活的意义。最后,他选择在别人不理解的情况下自杀。
他们为什么会自杀呢?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死屋手记》中苦役犯的例子就可以解释。
因为,很多人的生活就像苦役犯。在生活的道路上,每个人每天都做着重复的事情,做着做着,有些人的精神不能忍受,因为他们深入思考生活后,他们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最后,因为找不到人活着的意义,于是他们会觉得生活很空虚,于是早早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有些人比较迟钝,年轻时不去想人活着的意义。当他们老了,面对未知的死亡世界,他们才会问自己死后是什么状态,去哪里。这时,他们的灵魂或多或少开始疯狂。
我的家乡有一个同族的老人,我叫她四奶奶(我爷爷弟弟的妻子)。记得小时候,四奶奶和蔼可亲,温文尔雅。每次见到她,她总是夸我乖,懂事,时不时邀请我去她家玩。
这些年来,我很少回老家。偶尔回去的时候,我就听妈妈说四奶奶疯了,精神不正常。
为什么一个人会疯了?难道只是因为她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导致她精神失常吗?
一开始我以为是这样,直到读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死亡即将来临,对未知世界的恐惧迫使人们思考自己活着的意义。
如果一个人不明白死亡的意义,他就会疯掉。一个人老了,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疯。他不再像他四五十岁时那样稳重,你会发现他开始变得像个孩子。他会突然发脾气,突然不开心。
这个时候,孩子反而成了老人的父母,要哄着他们生活。
你看,是不是这样呢?哪个老人年纪大了,不像个孩子?他们还像四五十岁一样稳重吗?
这种像孩子一样发脾气的状态不正是因为他们找不到生活的意义而引起的焦虑吗?
所以,如果我们不明白生命的终极意义,我们早晚会发疯。
因为人活着是有意义的,是有目的的。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找不到终极的意义,我们就像迷失的羊,我们就像迷失的孩子,当追问我们的家在哪里时,我们会因为找不到答案发疯。
然而,幸运的是,有些人已经找到了人生的终极意义。所以他们现在不会发疯,老了也不会发疯。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肉体和他们的心肠都会渐渐地衰退,但是那白而且红的良人是他们心里的力量和福分,直到永远。
(本篇完,我的微信:493012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