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5 10 月, 2024
spot_img

饮鸩止渴



最近看到一系列朋友圈新闻,有一则是说小狗陪主人熬过了半个多月的隔离生活,却因隔离后回家的消毒而死。图片如下:


饮鸩止渴


一系列相关的信息让我想到了一个成语:饮鸩止渴。


饮鸩止渴




“饮鸩止渴”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喝毒酒来解渴。鸩是古书上记载的一种毒鸟,据说用它的羽毛泡过的酒,人喝了会被毒死。《春秋左传》第十卷中记载鲁庄公三十二年的故事,大概要算酒去毒死人最早历史记录


故事概要如下:


鲁国国君鲁桓公生了兄弟四人:大哥、二哥、三哥、四弟。大哥继鲁桓公之位就是鲁庄公。这位庄大哥的大太太一直没生儿子,二太太生了一个儿子,后来大哥还娶了三太太,三太太给他生了个儿子,叫小般。庄大哥很喜欢小般,想让小般继位。庄大哥老病快不行的时候,就先喊过来老三问谁可以继位的问题。老三说:“二哥挺有才的,让他上吧!”打发走老三,大哥又把四弟喊过来问同样的问题,四弟说:“我豁出命来也挺你儿子小般!”大哥对四弟说:“刚才老三跟我说你二哥挺有才的。”四弟心领神会,于是以大哥的君王名义命令三哥去某家先待着,又让这家的人用鸩酒招待。这家的人就对老三摆明说:“你喝了这杯酒后,你的后代还可以在鲁国吃喝玩乐生活;你如果不喝,那不单你死了,连你的后代也一块玩儿完。”老三一听这话,也就喝了那杯鸩酒,死在了回自己家的路上。


饮鸩止渴


《左传》记载老四毒老三这件事的时候,只是使用了“使鍼季鸩之”这几个字。“鍼季”是那个让老三喝酒之人的名字。的简体字就是“针”,但杨伯峻注《左传》的时候认为应该发音读作“箝(qián)”。“箝”有闭口的意思,确实这个人就是要让老三闭口的,这样理解倒是名如其人了。“”字在句中是作动词用的,意思是用毒酒毒死。


唐代的孔颖达在为《左传》作注的时候,就引用了好几种书籍详细解说“鸩”这种鸟,原文如下:


《说文》云:“酖,毒鸟也,一名运日。”《广雅》云:“鸩鸟,雄曰运日,雌曰阴谐。”《广志》曰:“鸩鸟,形似鹰,大如鹗,毛黑,喙长七八寸,黄赤如金,食蛇及橡实,常居高山巅。《晋语》诸公赞云:‘鸩鸟食蝮,以羽翮擽酒水中,饮之则杀人。’旧制,鸩不得渡江,有重法。石崇为南中郎,得鸩,以与王恺,养之,大如鹅,喙长尺余,纯食蛇虺。司隶傅祗于恺家得此鸟,奏之,宣示百官,烧于都街。”是说鸩鸟之状也。以其因酒毒人,故字或为“酖”。


这段文字记录了鸩鸟的名称、状貌、食性,尤其是其羽毛的毒性以及有关历史故事。这种鸟像鹰,可以长到鹅那么大,吃蛇。因为用这种鸟的羽毛在酒里拨划两下子就能制成毒酒,所以晋朝时有禁养令,不允许把它从南方带过长江到北方,意思是怕住在北方都城洛阳的皇帝被害。当时的大富翁石崇曾得到这种鸟,还送给另一个权贵富豪王恺喂养。后来有人在王恺家看到,就举报了。最后朝廷把搜查到的鸩鸟在都城当街烧死,以儆百官众民。


饮鸩止渴

这是蛇雕,鸩鸟也许与它类似




话说“庄公三十二年”的故事中,庄公的四弟因为三哥挺二哥而毒杀了三哥,这种手段很下三滥,但你认为三哥所挺的二哥就是好人吗?不要那么图样图森破(年轻幼稚)


二哥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庆父。“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说的就是这位二哥。大哥庄公死后,二哥马上派人把大哥的儿子小般杀了,然后先让二太太的儿子继大哥的位,就是鲁闵公。《左传》记载:二哥与大哥的大太太有私通关系,所以二哥、大太太这两个人就打算干脆二哥直接当国君。这样就需要除掉闵公。于是,没到两年,二哥又派人把闵公杀了。


看看这家子,老四毒老三,老二杀老大的两个儿子。这时候,听到国内的情况,早先外逃的老四在国外请到外援立马回来,并且马上立了新国君。二哥在国中这么乱来,天怒人怨的,自己心里也怕了,于是也外逃,打算找救兵去。结果是二哥被四弟抓回国,求赦无望,半路就上吊自杀了。


鲁庄公三十二年是公元前662年,在两年之间,庄公的两个弟弟和两个儿子就都死于夺位之争。两千多年来,人性是没变的争夺和厮杀就是贯穿史的一个重要旋律。当然,这个旋律背后其实总少不了一个药引子,就是“鸩”。




鸩,也就是指毒的手段。说“毒”的手段缺乏更广泛的应用性,我们不如说是“错误”的手段、方法。


在“饮鸩止渴”这个成语中,“渴”代表客观出现的问题,人渴了,就需要解渴,怎么解渴呢?“鸩”代表针对问题所给出的答案或解决方案。“饮鸩”就是去执行这个方案,以解决问题。


在文前小狗的例子中,人和狗身上潜在的病毒就是问题,消毒液则是答案,彻底的消杀即是完美地执行解决问题的方案。当然,结果是悲剧的。


历史上一点儿都不缺乏这种悲剧式解决问题的事例,我们的时代这类事例也是俯拾皆是。问题出现,然后提出一个错误的解决方案,完美执行错误的方案,结果悲剧出现。悲剧可能成为又一个问题,接着历史继续循环。




我们如果把“饮鸩止渴”模型化,可以有下列几种情况:


(1)A渴了,A拿一杯鸩酒过来一饮而尽。

(2)A渴了,B给A端来一杯鸩酒解渴,于是A过来一饮而尽

(3)A没渴,但自己觉得要渴了,于是A一杯鸩过来一饮而尽。

(4)A没渴,B认为A要渴了,仍然端一杯鸩酒给A,于是A过来一饮而尽。


在这个模型中,A首先需要判断自己的真实情况到底是“渴”还是“没渴”,然后需要作出决定“喝”还是“不喝”。当然,模型中的四种情况都是A承担最终的结果。


这个模型其实有一个bug(漏洞),就是不管A渴了还是没渴,都只提供一种解决方案:鸩酒。而不管A此时是渴了还是没渴,事实上,A最终都是会渴的,难道A最终都逃不掉“饮鸩”的命运吗?这样,还应该有下面这种情况:


(5)A(现在或最终)渴了,饮水止渴。


这种情况提供了问题的另一种解答:水。




下面看看另外一些新闻图片,可以引发我们更深入的思考:


饮鸩止渴


饮鸩止渴


饮鸩止渴


饮鸩止渴

饮鸩止渴


显然,消毒是有正确消毒和错误消毒的不同的。错误发生了,却没有提供和形成正确可执行的方案、标准,结果就是下一次继续错误。




饮鸩止渴的寓意就是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问题而不顾其严重后果。我们为什么会饮鸩止渴?为什么会如此短视?


这地悲哀,通国的青草枯干,要到几时呢?因其上居民的恶行,牲畜和飞鸟都灭绝了。……(耶12:4


短视的悲哀束缚了这片土地上一代一代的人,使他们在“渴了”的时候,总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一杯“鸩酒”来饮,而且无论他们是A还是B,似乎都不怎么顾及痛饮的后果。


短视导致一个民族悲剧不断,长路漫漫,却也悲歌声声。




……人饥饿非因无饼,干渴非因无水……(摩8:11


事实上,无论一个人,还是一国人,都不会只遇到一个问题,或只遇到肚子饿、喉咙渴的问题。在肉身之饥饿干渴的问题之外,还会遇到诸如渴望平安、仁爱、公义等等的问题,这则是人之心与灵的需要。


历史有两个旋律,一个是十面埋伏的厮杀,另一个是羔羊舍身的大爱。历史也有两个答案,一个是饮鸩止渴的短视,另一个是饮水止渴的终极解答。我们到底要谱写哪种旋律呢?我们到底要选择哪个答案呢?


以错误的答案给一只小狗,小狗也就撑不到半小时便永远离去了。人如果选择错误的答案,能撑多久呢?


“来!”口渴的人也当来;愿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


我们应该选择的是生命的水,是活水,而非鸩酒。酒虽诱人,鸩却有毒。中华民族需要的是活水解渴!


酒发红,

在杯中闪烁,

你不可观看,

虽然下咽舒畅,

终久是咬你如蛇,

刺你如毒蛇。


饮鸩止渴


| 欢 迎 转 发 分 享 本 文 


往期精彩回顾




专辑 | 天学诗识字读本
专辑 | 天学诗辅读材料
专辑 | 天学诗CE系列
专辑 | 天学诗


专辑 | 天学词
专辑 | 天学新诗
专辑 | 天学新歌
专辑 | 天学儿歌
专辑 | 灵修驿站
专辑 | 圣经诵译
专辑 | 天学诗吟
专辑 | 天学绝句
专辑 | 天学节气诗
专辑 | 天学诗七言专辑
专辑 | 为孩子写一首诗


饮鸩止渴


饮鸩止渴

所属主题
天学诗 旅行的王子
天学诗 旅行的王子
本公众号是原天学诗公众号的备用号,原号已封,新号启用,继续关注CE。特别申明:请勿擅自公开修改本号原创文字,如有修改或指教,请与作者联系沟通为宜,以免造成文本混乱!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