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2 11 月, 2024
spot_img

二鱼:从留美流浪博士看“自我”的破碎


遇到外部挫折不会对影响“自我”的信心,这个信心可以称作核心自信

1.现代祥子。我看到留美流浪孙博士时,下意识想到了《骆驼祥子》里的祥子。祥子在小说结尾,万念俱灰时,就是这个状态。什么都不在乎了,一个曾憧憬美好未来,脚踏实地奋斗的青年,过上了烟酒嫖赌,活一天算一天的日子。

流量的孙博士曾经也憧憬美好未来,中科大少年班在我小时候,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存在。他们被称为“神童”,通常十岁出头,甚至几岁就表现出极高天赋,奥数对于他们来说,如同砍菜切瓜。我中学时也参加过“奥数”竞赛,真考不过他们。虽然我理工科也是重点大学水平,但跟他们比,还差十万八千里。天赋这东西就是这样,上帝给就有,不给就没有。

很多人会联想到王安石的《伤仲永》,但这完全不是一回事,甚至恰好相反。王安石通过《伤仲永》告诉我们,哪怕是神童,光有天赋不行,还需要后天的培养,不然就会“泯然众人也”(成为普通人)。而孙博士不是没有培养,而是重度培养。中科大少年班就是把这些神童集中起来,请名师,有针对性地培养。他现在也不是“泯然众人也”,而是连普通人都做不了。根据有限的信息,他沉迷于赌博,欠了很多债,把身边的人能骗的都骗了。属于破罐子破摔,骆驼祥子的现代版。

虽然和祥子的结局相似,但过程却迥然不同。

他曾经被认为是天才

2.天才历史上的天才,比如牛顿、爱因斯坦、达芬奇、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李白、杜甫、苏轼等等,都不是专门培养出来的。莫扎特说我最美的音乐都不是我写的,是上帝通过我这个器皿写出来的。天才天才,上天之才,此才只因天上有。

所以“培养天才”,这本身就是个病句。世界是丰富多样的,现代社会就更是如此,我们应该培育适宜多样性生长地土壤天才是上帝借用这个多样性土壤所绽放地结晶。人无法规划,不然,你就成造物主了。

因此,“培养天才”不仅无用,反而是一种伤害。天才也有多种天才,就算在某一个领域,也有不同方向,就算同一个方向,每个创作者,无论是科学还是艺术,得到的灵感都是不同的。这个多样性是人无法提前预设好的,人只能培育土壤,让真正的天才在其中自由生长。另外,很多自恋型人格也说自己是天才,而这个土壤也是检测你是不是天才,甚至是否有才华的试金石。你内在得到了灵感,外在做出了震撼的作品,被这个土壤接受吸收,你当然就是天才,至少是人才。奇思妙想如爱因斯坦,都要把成功放在科学土壤上去论证,检测。如果没有这个土壤的吸收,外在评判标准的认可,那就是迷之自信,严重的叫迷之天才。也有极少数,如巴赫、梵高等,是在他们去世后,作品得到认可。但也要这个土壤认可,只是时间线拉长而已。

创作得到土壤的吸收,认可,这就是主观与客观,灵感与实践,内在与外在,神选与印证相统一的关系。这才是一个天才正确的诞生方式。

伟大如杨振宁,小时候都是通识教育,他在100岁时还能背诵小时候学的《孟子》。像对待正常人那样,培养每个健康的人,这是人类社会该做的事选中凤毛菱角的天才,这是上帝的事。因为被人选中的神童,会被众人的目光塑造,而不能自由的生长,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告知有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天才,以至于他们丧失了多样性的土壤养分。

《三联新闻周刊》的一项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中科大少年班一共培养了3167人,只有18%~20%左右留在了学术界。他们中大多数人过着普通中产的生活,有少数人是优秀人才,但尚未有一人做出过能匹配“天才”的成就。

人当初的规划,和上帝的选择结果,差别何其大。这也印证了“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而集中培养天才的坏处,还远不止于此。

3.“自我”。如果只是天才培养失败,泯然众人就泯然众人,过一个普通中产也还好。但流浪孙博士的遭遇说明,还可能导致“自我”的破碎

据报道,孙博士是因为被一女性以拿绿卡为目的骗婚后抛弃自己,从而走向自暴自弃。被骗婚当然是外在的挫折,但这样的外在挫折是怎么让孙博士走向内在“自我”崩溃的?

当一个人做出一个意志(选择)时,外在土壤都会有回应。比如,你喜欢一个女孩,女孩拒绝了你,你会思考我是不是哪里不对,不讨她喜欢。或者没有哪里不对,就只是非她之菜。普通人通常痛苦两天也就去追下一个女孩了。因为每个人都有内在“自我”,虽然外在那个“我”的意志没有实现,土壤的反馈和内在“自我”的愿望不符,内在“自我”此时会调整自己,与外在土壤进行互动。

其他方面也一样,比如,我去考奥数,考好几次都考不过少年班的,我踢足球就是踢不过同班的,弹钢琴弹不过其他小朋友,虽然我热爱数学、钢琴和足球,但内在“自我”会得到反馈,这些需要童子功的方向不适合我。在其他领域,我突然发现了自己的兴趣和天赋,比如我发现我在导演、写作方面有天赋,虽然刚开始有挫折,由于这些是可以一生努力的职业,所以我会不断问内在“自我”,我真的要坚持导演、写作吗?如果真的适合,内心里会有声音告诉我,坚持去做余华莫言还被退稿上百次,你在这方面有天赋的。那我会按着内心声音去坚持,并不断和外在的土壤互动,确定自己的方向。这是正常操作。

而孙博士能拿下少年班、复旦、美国大学博士等学历,其智商是毋庸置疑的。据报道,他从小也是天之骄子,在顺风环境中长大。相信他从小,绝大多数外在意志都能得到实现,想考第一就考第一。但他的外在意志,很可能不是内在“自我”做出的,而是被别人(外在)设定的,因为家长和社会对你的期望是科学神童,那从小,他的外在成就都是社会家人期待的,而不是“自我”主动性的选择。李云迪讲过类似的经历,他从小不喜欢弹钢琴,是被父母逼着成为了钢琴家,这让他很痛苦,他的内在自我是想成为赛车手。范晓琪的内在自我是想做摇滚音乐,但被逼成了流行明星。书圣王羲之的内在自我是想做书画家,但曾被逼着做了大官,当大官后很痛苦。他们的痛苦表明他们的叛逆,也说明他们的内在“自我”在形成。王羲之的内在“自我”足够强大,所以成为了他自己。

流浪孙博士,很可能没有形成这个内在“自我”,他的“自我”更多是外在的标签。虽然很优秀,但一遇到较大挫折和挑战,“自我”就会破碎。比如他在生存能力、人文素养、情感经验等方面都没有形成认知“自我”尚未出现,才导致目前的窘境。

内在“自我”是如何形成的?

刚才说到的内心声音,其实是一种看见你被造物主看见,你不断倾听造物主的声音,内在“自我”就越坚固而健康。这个坚固,不是说不会遇到挫折,而是遇到外部挫折不会影响对“自我”的信心,这个信心可以称作核心自信。

有的人只听到内心声音,而不到外在土壤里去印证,这被称为迷之自信,严重就成了妄想症。

有的人只听到外在声音,他们是被别人的看见定义的,这叫自卑,其表现可能是自负。严重的,遇到大的打击,就像流浪孙博士这样“自我”破碎。

还有的人,听到内心声音,就去行动,不断和外在土壤印证,这才能确保那“内心声音”是来自于上帝的,因为如果真的有掌管万有的上帝,一定掌管内在灵魂,也掌管外在土壤。这样的人才会遇见真实的“自我”。

最后看一个真正的科学“天才”是怎样孕育的。

美籍华人科学家陶哲轩,他父母是高才生,许是遗传,陶哲轩在一两岁时便表现出惊人的数学天赋。

父母发现孩子天赋异禀,果断让他跳过幼儿园,直读小学。

但陶哲轩完全适应不了,情绪不稳定,一直哭闹。

及时醒悟的父母立即办理了退学手续,觉得应该让儿子循序渐进。

他父亲说:

少年时拿到学位,做一个打破纪录者,这毫无意义。我把知识比作金字塔,基石打得宽阔坚实,金字塔才能向更高处拔。如果你像建一个柱子一样一心只想快点往上,到了高处就会摇晃,然后坍塌。

接下来,他接受了正常人的教育

在幼儿园的一年半时间里,由母亲指导,他自学了几乎全部的小学数学课程。

等他5岁正式步入小学时,已经可以和五年级的学生一起上数学课了。

八岁时,陶哲轩升入中学,同年他参加了美国SAT高考测试,考到了760分的高分。

尽管所有数据都表明,他可以在12岁之前完成大学学业,但父母还是明智地刻意放缓了他的节奏。

后来,陶哲轩16岁获弗林德斯大学学士学位,17岁获硕士学位,21岁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31岁获菲尔茨奖……

《纽约时报》评价他时,有句话发人深省:

他最令外人羡慕的地方,不在于拔尖的天赋和卓越的成就。

而在于拥有了天才和成就的同时,还能成长为一位享有健康生活的快乐的‘普通人’。”

人生,需要的是唤醒,而非催熟

二鱼:从留美流浪博士看“自我”的破碎



所属主题
二鱼剧场
二鱼剧场
讲述每个微小个体心底最真实的声音,那里有我们的伤痛、眼泪、温暖、喜乐和盼望。“求你保护我,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人。”——《圣经·诗篇》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