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 12 月, 2024
spot_img

“瞧!我的奶奶同事!”

“瞧!我的奶奶同事!”

橡树出版之【橡树下】



编者按

 

oaktreepublishing

许多人谈到“老龄化”,但鲜有人真正关注并有所行动,这是“象牙塔教会”形态的畸果之一。近日的一点小经历和思考,使我想做些记录,以期抛砖引玉,也勉励自己,在类似问题上有所感,更有所行,在其中效法同行的主,单单荣耀父亲的名。

遇见小张,是在大马路上,十八岁的他和另一个年轻的同事正抽出烟来,准备点火。他们穿着带有一家餐厅LOGO的服装,一看就是服务生。

我向小张问路,他扔掉了手中的烟,认真地给我做引导,并细心地照顾我身边的母亲。于是,我决定去他做服务生的饭店就餐,顺便建议这家知名餐厅的分店经理奖励这个年轻人。

小张知道我们要去本店用餐,提前进去要同事打开了那个时段并不启用的侧门,帮助我们走进去,在门口僻静的位置坐下。然后,把我们转给了其他服务生,并说:“瞧!我的奶奶同事!”于是,58岁的方阿姨开始为我们拿餐具、倒茶水。
这样一对隔代同事的前后出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开始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和我们在一起时,一直憨厚热情的小张,此刻和其他看起来像同龄人的同事们站在一处,安静,显得麻木。而遥相对应的另外一个角落,是几位和方阿姨年龄相仿的阿姨,同样静静地站着,时不时捂住嘴说点什么。即便在后来客流如织的情况下,“小张们”和“老方们”的频繁擦肩而过,亦没有什么语言和眼神上的交流,我甚至隐约感觉他们是相互抵触的。
这种未经证实的张力,打开了我记忆中另外一对隔代同事。她们同在一家保洁公司做保洁员,先后上门做过保洁。其间和她们并不算太浅的交流里,给我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彼时56岁的曹阿姨先接了单,她很热情,很健谈,告诉我自己的家境其实很优越,丈夫是公安,尚未退休,自己是国企退休职工,退休金足以养家。但1978年出生的儿子在国贸上班,每天早出晚归,生活不规律,“我担心他身体累出毛病,就过来照顾他。他上班后,我闲不住,出来打点零工,还能接触些人,唠唠嗑。”这位东北阿姨后来还是给我袒露了自己的担忧:“我儿子是独生子,做IT,不擅长与人交流,离婚了,不愿再婚。我和他爸很发愁,一方面担心我们老了他咋生活;同时还担心我们有一天不能动了,他哪有能力照顾我们?我们养他半辈子,到头来岂不是很惨?”我至今记得她临走前端着我递给她的热水,一边喝一边倾诉隐忧以至于落泪的场景。
后来,曹阿姨的同事小王接单。来自四川的小王时年24岁,矮壮身材,风风火火,做事麻利。我和她谈到曹阿姨,她一脸不屑。我问她为何是那样的反应,她开始不愿多说,后来估计是忍不住了,嘴巴像机关枪一样扫射出对老阿姨的不满:表面热情,背后抢单,接受培训时总爱以辈分压制年轻人,动不动就以过来人的身份让大家离开大城市回老家结婚生子。诸如此类,引发我的思考。
小张店外店内的两种状态,“方阿姨们”的窃窃私语,曹阿姨的担忧和眼泪,小王的不满,这种“众生相”在十多年前我刚刚踏入职场时,从未遇到过,现在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周遭。这种现象远非偶然,而是颇值得重视的社会趋势。它在我刚读完的一本联合国“60周年版”“经济和社会事务”系列著作中,有一个专业定义,就是“老龄化世界的发展”,属于老龄化社会学、老龄化经济学等研究范畴。
没错,老龄化正在悄悄地加速度赶来,但我感觉极少有人真的在意这头暗暗“吼叫的狮子”,因为它所吞噬的“可吞吃的人”更多处于曾经的主流社会边缘而又角落的位置。有所意识的专家和有能力人士们,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做好“老龄化”这门生意,却非挽救生命。联合国的书中针对越来越明显的老龄化世界,给出了建议“要以更大努力强调世代之间的协同增效和相互依存关系,而不是利益差别的关系”但书中也坦承看似美好的建议,在具体落实中仍旧没有有效的办法
惟一能挽救生命的,是教会,但教会的整体表现甚至比社会组织和机构更迟钝和冷漠。这种表现与其说是缺乏爱,不如说是无知——无意了解和无从了解——从一些教会刻意将老年人群和中青年人群分开聚会的做法,可窥一斑,即便多数没有这么极端的教会里,类似上述餐厅服务生和保洁员之间明枪暗箭的“代际矛盾”丝毫不鲜见。
在这样的社会趋势中,教会绝不可置身事外,我们不但需要了解,更需要尝试为社会提供答案。我所了解的一些为数不多的小教会里,隐约显出了“样本意义”。这些教会里的老年人,被鼓励殷勤地将一生的生命积累,在真理中化作新生的经验,谦卑而不吝啬地传递给年轻人,更多的时候,他们被激励做暗中的抬起者——在内室里提起每一个年轻的名字,将他们的生命和前途交在至高者手中,为他们守望和祝福,同时,虚心地学习年轻人的热情、求知欲和创新精神等;其中的年轻人,被提醒“在白发人面前,你要站起来”,谦卑但又不卑不亢地尊敬他们,请求他们在内室里的祝福和托起,学习他们的人生经验和对真理的理解,在职场、家庭中操练成长为独立的个体,大胆使用个人的恩赐,不惧失败,殷勤尝试。同时,在老年人生病、低落、孤独的时候,细心地走到他们身边,扶起他们的手,陪伴、聆听、交流,暗暗端正并擦亮他们头上的冠冕。
这些,是教会需要站立在磐石上,竭力去行的道。教会最不应惧怕“老龄化之狮”,而应知道我们手握着待启的答案,并因此将它揭开并呈现给世人看。中国近代作家沈从文在老年时留下来的惟一一段视频中说:“到了八十岁,脑子还永远停留在婴儿状态之下……只觉得智慧比权力重要。”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地告诉老年人,最好的防老是“回到小孩子的样式”,戴上智慧的“白发冠冕”。另外一位中国学者王元化在《九十年代反思录》里有一篇文章谈到:“人不但要做这世间的光,还要做人世间的盐,致力于对人类的文化和社会有贡献,但又不露任何痕迹。”深以为然,为此,教会之我辈尚需“向下扎根”,以期“向上结果”。
盼望待果实累累的那日,白发老人欢喜地说:“瞧!我的小弟兄!”精神奕奕的青少年自豪地喊着:“瞧!我的爷爷弟兄、奶奶姊妹!”

欢迎关注备用号:

  ↙ 点击阅读原文,进店购书——

所属主题
橡果阅读空间
橡果阅读空间
好书齐分享,生命共成长!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