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6 12 月, 2024
spot_img

诗篇系列 | 卷一与四十四篇的由来


自从神学院毕业之后,篇与我的“相约”,大部分聚焦在上行之诗。然而过去两个月,我从诗篇第一篇开始,将它们作为灵修经文时,在其中的经历与收获神话语的甜蜜与生命的供应。从起初希望丰富自己的圣经语言,到神借着诗篇喂养我的处境。


我相信,它们不仅仅是诗人的诗,也是与我相连结的生命之诗。我将那些感动与观察记下,便有了这些文字,与你分享。


诗篇系列 | 卷一与四十四篇的由来

好书推荐 卜洛克《诗篇概论》麦种出版社



诗篇卷一

 

和合本圣经将诗篇第一篇开始到四十一篇这部分,称为卷一,除了刻意关注或是研读神学的需求外,我相信没有太多人会关注到这个细节。然而,当我们希望真正读懂诗篇,并发生它们在整本圣经中的位置,那么必须要从诗篇的由来与编辑中,发现这些分卷的意义,以及对我们研读它们所产生的影响。与此同时,诗篇多元的本质,有着许多作者、为数众多的文学类型、各式各样的内容,以及长期的编纂历史,都是诗篇的诠释者必须面对的挑战。[1]

 

所有现代译本都注明了五重区分,将诗篇分为五个部分:诗篇卷一(诗一~四十一篇)、诗篇卷二(诗四十而~七十二篇)、诗篇卷三(诗七十三~八十九篇)、诗篇卷四(诗九十~一零六篇)、诗篇卷五(诗一零七~一五零篇)。[2]

 

诗一不仅仅是卷一的序言,也是整部诗篇的序言。诗一的焦点是“妥拉(律法)”,它成了历史与生活有了聚焦[3]。它与诗二有着遥相呼应的关系,在诗一第六节与诗二第十二节中,展现了非常强烈地关联性。因此,卜洛克称诗篇的编辑为“文学上的最佳缝纫师”[4]。

 

而从诗篇的编纂历史来看,诗篇卷一更有可能先被编排与卷一~卷三的大脉络中[5],这样的排列证据在于诗二~八十九篇很有可能是一个大的弥赛亚篇章,宣扬弥赛亚的本质。以第二篇铺陈弥赛亚的计划开始[6],到八十九篇以君王诗篇作为结局,耶和华的受膏者是它们的核心[7]。这样的视角,有助于我们从以救赎历史的视角,借着编辑发现隐藏于诗歌之中的深层意义。这是卜洛克在其著作《诗篇概论》对诗篇卷一的背景叙述。

 

卷一的目的在于强调那些以神为中心过敬虔生活的人,相信祂必解救诗人脱离罪恶(四十一中是重病),以此在仇敌的谩骂羞辱面前辩护诗人的清白。[8]神是拯救它们的神。

 

诗篇系列 | 卷一与四十四篇的由来

四十四篇


 当我以笔记的方式开始记录灵修,到逐渐尝试以文章来挑战自己的灵修生活时,常困扰的是这会否成为一次枯燥的查经记录,或是只是主观地对某些经文发散式的联想。无独有偶,与一位同工分享到自己写灵修笔记时,他以反问的方式,与我谈到了相关的事。随后,他便分享了卡森博士的《灵修何时真属灵? 反思灵修之定义的一些问题》一文,其中最令我深刻的观点是:“灵修必须和福音放在一起考虑。”[9]这挑战我的灵修生活,它只是习惯,还是一趟福音之旅;是理性的解答,还是全人的喂养;是指向他人,还是向己问心?答案,正在我的文章里。

 

不过我得承认,以诗篇卷一作为个人灵修经文为基础,发展出的四十四篇灵修文章(部分经文分为多篇),并不是神学与研读的路径。但我以福音为视角选读其中的经文,再发现经文意义以及审视自己的目的。尽管,这样的目的,很容易让灵修短文像极了“布道文”,但正如专栏名“向己布道”一样,我诚然希望向大卫王一样时常询问“我的心”,向自己传福音[10]。

 

当然,我仍然希望在再编辑的过程中,除了校对与再梳理,也让那时未完整的自我审视能够成为完整与成熟的表述,于此同时,也能够传递文字的美感,发挥更多的力量。

 

每一篇灵修短文,都是一趟趟真实的向心之旅,或是坦然显露,或是隐藏其中,我要宣扬的是福音的力量,不仅展现于那时诗人的生命里,也影响在我的生命中。愿每一篇文章,都能够成为一份厚重的邀请函,诚邀你拿起那感动的诗篇,也成为喂养你生命的丰盛灵粮。



引用与注脚:


[1]卜洛克,《诗篇概论》,林秀娟译(美国麦种出版社,2010年),86页。

[2]同上。

[3]同上,90页。

[4]同上。

[5]同上,88页。

[6]同上,92页。

[7]同上,93页。

[8]同上,95页。

[9]卡森,《灵修何时真属灵? 反思灵修之定义的一些问题》,苏雪菲译(麦种阅读,2011年01期),5页。

[10]“向自己传福音”这一观点,源自王怡牧师的一篇讲章。


诗篇系列 | 卷一与四十四篇的由来
所属主题
金马可 谦言
金马可 谦言
在充满问号的时代,言说有答案的文字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