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2 12 月, 2024
spot_img

世上有一辈子不用比喻的人吗?

阅读此文约8分钟。明天星期六(85日)上午10点至12点,我将分享如标题相关联之内容。zoom号:852 0535 6860密码:2023,欢迎有兴趣者转发周知并参加。

你是不是觉得这个问题很无聊,莫明其妙,那还用问吗?没有文化的人,不能说话的哑巴,肯定不会说比喻的。事实上,很多没有文化的人比喻之新鲜生动,远超一些读书甚多的人;而哑巴靠肢体语言特别是手语——手语本身就被喻为指尖的舞蹈、沟通的桥梁——就连“比喻”这一词都可以通过手语来展现,其它大部分非视觉语言,也可以通过手语这样的视觉语言来传达。“比喻”在其中的应用,不输于平常人之间交流所起之重要作用。事实上,手语之比喻不仅限于修辞一途,亦用于词义孳乳与思维认知当中。

至于平常大家习用的比喻方式,就更不只囿限于修辞运用上。事实上比喻特别是隐喻,更多被哲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认知科学、思维科学诸学科注意。著名的美国认知语言学家乔治.考莱夫就与人合著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最后一章《理解》里特别拈出“隐喻是我们身体机能的一部分”、“新的隐喻创造新的理解,从而创造新的现实。在此基础上,他甚至与人合作,来挑战整个西方以前对哲学与思想的解释框架,从书名《肉身哲学:亲身心智及其向西方思想的挑战》——事实上这本书很多章节涉及到隐喻,隐喻在他们对哲学的解释框架里大发“神威”——就不难从中窥见一斑。

要言之,世上有一辈子不用比喻的人吗?对这个问题,我敢用个全称判断来做个肯定的回答,绝对没有。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用比喻的能力,可以将表面相似,或者不那么相似的万物,联系在一起,让万事互相效力,使整个世界的可解释性大大增加。世界可解释,是因为你相信人的受造与世界的受造,出自同一位造物主。不然的话,你怎能冒失地相信这个世界是可以解释的呢?世界若是按照人的基本智力,是不可解释的,那是多么令人不安的状态啊?但相信何种解释框架,其结果会大不一样。这与文学批评与哲学研究中的“读者反应”理论的“前理解”,以及范泰尔护教学里的“前设”,可谓同一机杼。若你相信进化论,我可以放胆地说,比相信创造论,更需要一种不证自明的信心。这不是个比喻,这个是基于信心的判断。

虽然人人都会用比喻,但每个人用比喻的能力却有很大的差异。人们常说,第一个用花形容女人的人是天才,再用就是庸才,多用就是蠢才。其实用比喻的最大好处,就是将本体与喻体两个不相同的人与物之间的表面相似性,或者说骨子里面的相似性,给彰显出来。至于是否一定要有明显的喻词(明喻、隐喻),或者说喻体与本体干脆近于重叠(借喻),那是每个人在具体处境运用中,所应该措意的事。对于中国人来说,作家钱钟书、张爱玲、王小波等人,常是他们认为的比喻高手。至于世界作家,荷马、莎士比亚、约翰.班扬、马克.吐温、村上春树等,大约是我立马能想到的擅用比喻的人。

不过即便如此,他们也没在自己的书或者文章里讲比喻时,将比喻的彰显性与隐藏性,二者之巧妙组合,以至于将更深的奥秘揭示出来——这与钱钟书所揭示的“喻之二柄”非同一回事,此处因文章主题所限,不便展开——比如关于宝贝,有人会像愚人得燕石一样,珍而重之,宝而藏之,却是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石头(《后汉书》卷四十八),或是像内蒙巴彦淖尔的玛瑙湖之玛瑙,很多年不被人识一样,以宝为石,这都是愚蠢的行为。但更为关键的是,那宝贝是否是真的宝贝,其判断标准为何?其判别标准若是出自于人,那么始终存在一个趣味无争 辩,以及爱好不全同的问题,陷于诸多无谓的争论搅扰,就此不能截断众流。

末了,我要说比喻是我们离不开的东西,但按常识我们就知道,给世界万物下定义的时候,多不能用比喻。而下定义需要将要概念的外延与内涵言说清楚,这是展现一个人的智性与逻辑的有效方法。但若用比喻说明人事里面的奥秘,而这奥秘而又关涉那绝对的奥秘,就并不是靠智力与逻辑能够解决的,故最好的办法便是相信。一言以蔽之,命题与逻辑式的方式,和感受与经历的方式不一样,但二者合之则相得益彰,端的是确定无疑的。

2023834日草于成都

所属主题
冉云飞 小书卷的甘苦
冉云飞 小书卷的甘苦
著书多,没有穷尽;读书多,身体疲倦。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