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5 12 月, 2024
spot_img

萧三匝:给中国经济开张药方

摘要:中国经济正在经历阵痛,如何走出阵痛?一个字:通。这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正文)人们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通俗理解是:经济增长缺乏强劲动力,因此增速放缓既是一种必然,又是眼见的事实。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主要是两个原因导致的:一是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致使以出口导向为特点的中国经济失掉了出口凭借;二是经过30多年的经济增长,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急速消失。换言之,国内外市场需求都相当不足,因此如今经济改革的关键词是去产能、转型升级。

 

助推全球经济增长显然超出了任何单一国家的能力,中国经济改革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国内市场。那么,国内市场是否已经不可为,或者说国内市场空间已经被充分挖掘了呢?我认为不是这样。事实上,只要我们能理顺国内市场,深度挖掘国内市场潜力,中国经济就完全可以再次实现长期、高速增长。

 

中国国内市场是一个发展极不均衡的市场。从经验事实不难看出,这种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域的经济总量和经济活跃度差别巨大,也体现在城市和农村的经济表现差别巨大。甚至可以说,沿海经济带和内陆地区、城市和农村在经济发展阶段上并非处于同一时代。

 

国内市场还是一个处处存在藩篱的市场。一方面,民营企业事实上还不能享受与国企同等的竞争机会,很多行业都设置了各种门槛;另一方面,地方保护主义从来没有间断过。而在人员流动方面,户籍制度已经成为阻碍市场一体化的最大藩篱。

 

一个经济体的对外竞争力必须建立在内部市场一体化的基础上,而要实现国内市场一体化,努力消除不均衡、撤除各种人为藩篱就成了题中应有之义。这里的要点是自由与公正,而要实现经济自由与公正,既需要各方面建立共识,更需要至上而下的强力改革。

 

制度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制度改革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剂。如果说我们的人口红利的消失增加了经济增长的压力,创新性的制度红利的释放则会使经济增长产生强劲动力。任何大国的崛起本质上都是制度创新的结果,中国的崛起也不会例外。

 

建立更加自由、公正的国内市场,意味着我们必须实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如果以此为标准检视我们的经济改革实践,必须承认我们的一些做法是不恰当的。比如,一些地方为了达到机械的去产能指标而对工厂强行断电,等等。

 

我并非轻视政府的作用。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完善法治环境;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关于法治建设,相关论述已经很多,此处不再赘述。对于投资基建,有一些人坚决反对,他们的理由是,中国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经结束,甚至这几年政府在很多根本没必要建机场的三四线城市修建了大量机场,因此继续加大投资,只会产生严重浪费。

 

这是一种大而化之的观点。诚然,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但是,用这种宏观视角观察问题严重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中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远没达到东部沿海的水平。二十多年前,山东省内镇与镇之间高等级公路就已经贯通,但截至当下,四川的乡间公路还多是坑坑洼洼的石子路。几十年来,四川农村的电压几乎就没达到过220V,更不用说互联网在农村的有效覆盖了。因此,虽然大的形象工程不应继续上马,但那些与中西部经济增长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大力推进,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急需疏通,而疏通毛细血管一定会带来经济大繁荣。三农问题为什么解决起来那么难?除了土地政策、户籍政策和产业政策方面的原因,政府没有着力疏通农村经济的毛细血管也是相当重要的原因。

 

中国经济正在经历阵痛,如何走出阵痛?一个字:通。这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刊发于《中国企业家》杂志)


所属主题
匝说
匝说
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