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文学作品 小万工|如何简朴的消费,读《生命的洗练》 By 小万工 2024年 3月 16日 604 ,关于【作者按】信系列每周六上午更新,用一本书来回答读者的问题,欢迎留言和私信提问。 配图名 人之初 来自程远 上周做了一个投票,才发现有那么多人希望我写写“如何消费?” 花钱也用教么?真需要。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爆炸的时代,我们对安全感的渴求,催促我们疯狂地依附于物质。我们渴望得到那些自己既不需要,也不享受的东西,我们渴望买自己不想要的东西,目的是展示给我们不喜欢的人看。 ——这是本周分享傅士德的书《生命的洗练》中,“论简朴”的一段话。如果可以,我真希望自己刚开始工作有收入的时候就读到它。 这本书1978年英文出版,到现在的简体中文版,已经畅销了四十多个年头。 说到“简朴”,有个流行词叫“极简主义”,但当我读到这本书中“简朴的操练”这一章时,忍不住感慨“极简主义”相对于四十年前作者对于“简朴”的理解真是弱爆了。 一 什么是简朴? 简朴从内心的专注和统一开始。 四年前我还在房地产公司工作,那会身边人讨论的都是怎么换大房子,开豪车,买各种奢侈品包,动辄几个亿的大业务,我觉得自己算其中非常“简朴”的人了,直到在读书会中遇到一位老爷爷。 爷爷年纪七十多岁,爱穿白衬衣,干净体面,总爱叫我“万老师”。知道我在建筑行业,就问我有没有什么太阳能板之类的设备可以家用。他的普通话带浓重的乡村口音,我听不太明白,大致知道是“太阳能”。就给了他一个太阳能热水器供应商的电话。 第二周他仍然来找我,我听不懂,求助于我爱人。 理老师听我复述事情的经过,就说:你不知道爷爷的情况,他住的地方没有电,他需要的是移动电源和能蓄电的灯。 后来我们一起造访了爷爷的“家”。我才惊讶地发现他独自居住在城市中心一个废弃的别墅当中,按我做开发的经验这应该是一个已经腾退,只是房子还没来得及拆迁的城中村。爷爷别墅中打扫出一间房独居,同时在院子里开辟了菜地种各种蔬菜,他的灶台就搭在这菜地旁边。 理老师告诉我,爷爷在武汉有子女,子女房子不大,他也住不惯高楼觉得拥挤。虽然爷爷老家有房产,但他仍坚持在武汉独居,因为这里有很好的读书会能帮助他。同时他觉得自己生活尚能自理,就不想麻烦子女,找到了这个地方,用不到每月两百块的养老金过生活。 我震惊了,两百块不够我们家在外吃一顿饭。 爷爷很开心地收下我们送过去的电源和蓄电灯,并跟我们说在这住着很自在呢,有天有地。 每周末爷爷会带着电源来读书会充电,我和爷爷闲聊,才知道他有机会回老家,户口在那里,老人能获得三倍于武汉的补贴。但他仍然选择留在武汉,因为他清楚他生命最首要的事是精神上的读书成长,而物质上,无论清贫或富足,都是次要的。 傅士德说:“每件事情的重点都在于知其先后,让首要的事情居先,这就简朴最重要的定义。” 二 讲爷爷的故事,并不是说我们都要过爷爷那样的物质生活,反而是说我们都要在生活中尽力去追求那上好的,简朴的第二个关键词就是“品质”。 我们还在北京时,刚刚搬到自己买的房子里,好不容易有安定的住所,家里很快就挤满了各种租房时想买却一直没买的心愿清单,觉得自己终于有了有“品质”的生活。 这时楼上搬来一户教师家庭,常邀请我们去他们家做客。 他们是租的房子,户型和我家一模一样。 第一次去他们家,我就感觉这个家整洁干净至极,每一样东西都优美,搭配适宜,又没有多余和奢华的痕迹。他们每周预备各式各样美味的食物招待我们,新鲜好吃,餐具都光洁适用。师母和她们家女儿的穿着也合身得体,我一问,竟是她自己做的。师母甚至会按季节来更换家中沙发、窗帘这些布艺。 而回到我们家,看到一屋子满满当当的拥挤的家具,玩具,衣物撒的到处都是,我就很羡慕楼上,虽然她们是租的房子,收入也远不如我们,但我第一次明白:“品质”是可以和财富毫无关系的。 有品质的定义在于生活注重质而非量,买耐用、实用、美观的东西,而不是为了取悦他人。 我也开始学习:每次购买一件物品之前,都问自己,我明天就能用到它吗?我可以用他十年么?珍惜能进入我生命中的每一个物品,争取让他们能伴我一生。 作者说:提高生活品质,自然会降低对于物质的欲望。 这看起来矛盾,却是我的真实经验。 就像上一篇文章《读长寿》中提到的,习惯吃健康的食物,过健康生活的时候,垃圾食品突然对我失去了吸引力。 因为习惯于追求上好的,就会对次好的祛魅。 三 “简朴”的第三个关键词是“节制”,“节制”不是“禁欲”。 有一些人把“简朴”等同于“禁欲”,书中说这完全是错误的理解。禁欲和简朴是互相矛盾的,一个人可能外表有简朴的生活作风,内心却充满焦虑。往往没有钱财的人最喜爱钱财。反过来说,财富也不会带来脱离焦虑的自由。 我曾经跟一位朋友分享“节制”的好处,她跟我说,你说的很不错,但如果我真的按你说的那样去生活,我就不能买包包了,我不能放弃买包包,这是我的人生乐趣。 我知道她有各式各样的奢侈品包包。 我和她分享了一段话: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哪一件,我都不受它的辖制。 节制并不意味着不能买包了,只是意味着我们可以更自由地对待买包这件事。很多人觉得节制意味着限制,但节制意味着自由。 拒绝一切会让你产生癖好的东西,不要做任何事情的奴隶。 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 就如当你节制自己的话语,不再说谎,你就会发现自己有了说真话的自由。 四 “简朴”的第四个关键词是丰盛。 我来,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 这里丰盛的原文意思是不同凡响的丰富,且多余。 我爱物质世界,大到我们生活的环境,小到我们每日的饮食。他充充足足供应我们一切的需要,以至于有余,让我们在喜乐中享受。 但简朴当中的丰盛最重要的却不是囤积起来,而是给出去。 前文提到的师母,每次离开他们家之前,她总会塞给我一样礼物,有时是桌布,有时是玩具,有时是她女儿穿小了的衣服鞋子,她说:这个我们不需要了,想到你们有可能会需要。 这些年我也学着她这样做,我看到读书会爷爷的身量和理老师相仿,就常整理一些合适的衣物收拾干净给他,而他也会带自己种的菜给我。我们彼此都欢喜领受。 有再大的房子,人晚上也只能睡一间卧室;有再多衣服和包包,合用的也只有那么几件;有再多美味的食物,人一生能享用的有限。 我们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这地上的一切财富我们都只是暂时保管和享受,不可能占有,那多余的必然是要给别人的。 有些人觉得我们自己都不够,怎么能给人呢?其实是你在给他人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有这么多,如作者说: 现代社会的英雄故事,是一个男孩经过奋斗,从清贫变为有钱,而不是有钱的男孩甘愿变为清贫。 真正丰盛的生命却是那本来富有却甘愿为有需要的人变为清贫的男孩。 五 事实上如何消费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它取决于你的价值观。 如我上一篇写投资的文章所说,每一次消费本质上都是一次投资,投资的是你理想的生活。 “消费主义”一直在给我们传递这世界的价值观,让我们追求自己本不需要的东西。 我之前在传统地产工作,那个年代房地产公司传递的主流价值观都是“富贵逼人”,如何显贵,如何炫耀,如何体现自己的身份。 但当我遇到阿那亚的社区,我发现中国竟然有一个社区对于理想生活的定义是: 有品质的简朴,有节制的丰盛。 这句话瞬间击中了我,因为它就是我一直向往并寻找的生活方式,也和《生命的洗练》这本书对于简朴的理解不谋而合。 我发现以此为原则创造出的建筑、审美以及生活方式和这世界迥然不同却又如此美好,并希望自己未来设计建造和生活的是那样的社区。 它既不是“极简主义”也不是“物质主义”,而是有品质、有节制、且无比丰盛的“简朴”生活。 这就是我对于如何消费的答案,也愿你切慕这样的生活。 |全文完| 事实上这篇文章的分享的只是《生命的洗练》这本书其中关于“简朴的操练”一章的内容,它还有其他关于生命的十余种操练,都非常好,推荐购买纸质书阅读。 分享 EmailCopy URLFacebookTwitterPinterestWhatsAppTelegram 所属主题文学作品 前一篇文章一味逃避的人不配拥有未来 | 权玺下一篇文章写给陌生的伤心人 | 权玺 小万工有信有望有爱 公号名:小万工 (xwglovegod) 阅读更多 文学作品 【柬埔印象】 – – 回顾... 2025年 3月 3日 文学作品 【信心的海】(未发布)公众号小范围试听 2025年 3月 3日 文学作品 “猜猜我有多爱你?” 2025年 3月 3日 最新文章 关于罐车混用不清洗事件,GPT如此回应 2025年 3月 8日 特朗普的属灵导师是谁? 2025年 3月 8日 维基百科创始人拉里·桑格信主带给我们的四点思考 2025年 3月 8日 事工遇到困难怎么办? 2025年 3月 8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