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3 12 月, 2024
spot_img

再议 | 对《无菌式教育和重生长大》一文的反思




写在前面的话



最近,派博牧师因为美国大选发表的一篇文章引发神学家古德恩的回应后,引发一场网络舆论的轩然大波。然而,在不久之前,中文网络上曾经发表过一篇派博牧师写的《在家教育对于基督徒是必须的吗?》引得不少人的共鸣。一方面,我们为着中文世界能够有这样温和肯定的支持基督教教育的文章(尽管是一篇译作)而感恩,另一方面又为网络上一些没有亲身参与基督教教育却又厉声反对的牧者文章而遗憾不已。


作为一名有着33年牧会经验的牧师,在文中非常谨慎地提供了5点基于圣经的原则供基督徒参考。


他首先指出教育首先是家长的责任,而非教会或政府的责任。第二,世界越来越复杂,很多知识可能是家长无法提供的。第三,美国公立学校的现状令人堪忧,基督徒老师在公立学校发挥影响力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第四,家长和牧师应该考虑基督教学校,但学费问题是一大瓶颈,派博的建议是家长应该与教会领袖合作,开发出更有创意的教学方式来解决学费高的问题。最后,牧师指出家长和教会要认真思考“为了这个世界而远离这个世界”的意思。


在明确了以上五大原则以后,派博牧师针对第5点给出了更为丰富的诠释。他虽然没有明确地说基督徒可以兴办教育或者在家教育,但他明确认为教导孩子敬虔的职责,上帝没有教给外邦人,我们的孩子早晚有时间、有方法认识这个世界,但他们的童年应该教给有智慧和有爱心的成年基督徒来塑造和锻炼。


在一个基督徒学术交流群里,有位大学老师将派博的这篇文章和长春的一位牧者文章《无菌式教育和重生长大》一并发到群里,体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细看这位牧者的长文之后,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澄清一些事实,尽管不少话题早已经是老生常谈。



《无菌》一文,作者首先给“无菌式教育”下了一个定义:“指对基督徒子女的教育中,绝对避免接触无神论、进化论等和圣经相抵触的知识的教育。”然后将家长联合聘用基督徒教师开展的教育形式,以及在家教育模式,通通划归到这个概念之下。作者很可能并无多少实际的资料,至于“许多教会”、“在亚洲”这样的表述根本没有任何真实性可言。也许就是随口这么一说吧!
 
作者摆明,圣经是最高的标准(这一点谁会否认呢?)因此他要追问的是:圣经有明确吩咐基督徒(包括教会)开展无菌式教育吗?作者先入为主地把基督教教育等同于无菌式教育,然后又严肃地在圣经中寻找依据时,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看到他如何去讨论圣经对教育有何规范性的指引,反倒直接步入教会与世界关系的论证中。看来,作者最想解决的,还是无菌式教育之错谬根源就在于没有搞清楚教会与世界的关系。但这个问题其实和探讨基督教教育的本质并非一码事。
 
的确,约17:15节告诉我们,主耶稣以大祭司的身份为所有在基督里的门徒祈求说:“ 我不求你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你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注:或作“脱离罪恶”)。

作者认为,主耶稣在这里是为全教会祷告,这包括教会的孩子甚至婴儿。他忽然冒出一句:基督教是出世的,也是入世的。神要祂在世界每一个地方的儿女都来作见证,和罪恶争战,其中也包括教育领域。所以这种无菌式教育使孩子置于温室和真空中,和世界的那些不合圣经的学说知识完全隔离,这并非神的心意。许多家长和教会之所以如此痴迷这种教育,主要是关心自己后裔的重生和生命。当然这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一个人的重生和生命真的和教育有必然联系吗?

但问题是,作者引用的17:15节,并未给出令人满意的释经。仅仅是以一句“主耶稣为全教会祷告”概括。本段余下的文字与本节经文无关,都是作者的个人见解。但讽刺的是,既然作者的观点认为基督教是出世的,那么,应用到无菌式教育上,作者该作何解释?

继作者给无菌式教育所下的定义之后,作者又一次改换语言,说这种教育是将孩子置于温室和真空中,并且直接下结论说,这并非神的心意。我觉得,这里首先是不合作者的心意吧?

更何况,他左一句右一句,“许多家长和教会”,“痴迷”所指为何?作者为这种痴迷还作出了教牧意义上的诊断,指出痴迷无菌式教育的家长和教会,主要是关心自己后裔的重生和生命。在肯定了这些人的出发点是好的以后,作者提出疑问:一个人的重生和生命真的和教育有必然联系吗?

从这个疑问而言,作者似乎已经无意之中,让读者认为无菌式教育和基督教教育是一回事。紧跟着,作者以威敏信条论述重生和圣灵工作的文字为依据,回应自己提出的问题:一个人的重生和生命真的和教育有必然联系吗?


答案很明显,没有必然联系。因为重生是唯独圣灵的工作,人只有仰望神的恩典,祈求圣灵藉着圣道的传讲在人心里做成。至此,无菌式教育不合神的心意的两个论点已经说明:

1. 上帝没有让他的儿女,包括孩童离开这个世界,而是进入这个世界,因此,办教育就是违背神的心意,不让孩子接触世界。

2. 教育不能使人重生得救,任何以重生得救为出发点办教育的家长和教会都是神学上的幼稚和错谬,因为重生得救完全是神的工作。


如果作者只是批评他看到的一种偏离合神心意的基督教教育的现象或者是动机的话,文本到此已经圆满完成了任务,可是作者的意图在下面才慢慢显露。因为前面的文字尽管有不合理之处,但基本上没有看出作者反对基督教教育之意。他真正想要批评的,是某位牧者。

也不知道从何来的灵感,他忽然大笔一挥,把兴办基督教教育背后的观念力量划归到伯拉纠主义对人性的错误认知。把教育的议题,转成了救恩论的议题。不仅如此,还半生不熟地抬出“白板说”。可问题是,白板说不在于抹杀罪的境况,如此这就等同于传统的人性论了。约翰洛克是要解决认识论的问题。

也许作者反感一种论证基督教教育有圣经依据的论证方式,就是把“教导”、“教训”有关的词汇跟“教育”相通。凭着牧者的专业水准,他认为这样的解经,出于个人的武断。但问题是,他并没有提供对方任何一处明确的对圣经经文的解释,何来主观臆断?

而他提供的正确释经上的应用,就是要每个家庭的孩子受到信仰的熏陶,至于这种熏陶怎么体现,作者也并未给出答案,而是以此来强调孩子受到家庭信仰氛围的熏陶和接受基督教教育无关

前面作者强调的是教育无法带给人重生得救的生命,可事实是,这一点所有的基督徒老师和家长都是认同。那为了更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又另起炉灶,批评基督徒错误地将申命记第6章当作是上帝吩咐人要办教育的观念。他坚持认为当时经文所命令的对象是以色列国,那是一个神政国家。按此逻辑,作者应该得出的结论是,今天任何一间有形教会都无法像以色列那样直接应用上帝给一个国家颁布的法律。但他强调的却是今天的教会要宣讲神的话,不能成为教育世俗知识的地方。

从这一段开始,作者开始密集地举出圣经当中以及教会历史上那些接受外邦知识却依然活出敬虔生命的基督徒,尤其是这些外邦知识反而成为了他们日后为主所用的重要预备。问题是,但以理是被迫接受巴比伦的教育,而非主动地狼入虎口。

现代教育和古典教育有天渊之别。今天的公立学校所传递的知识体系及其背后的世界观,无法和保罗那个时期的教育相提并论,这方面一些基督徒思想家,例如C.S路易斯的《人之废》,道格拉斯威尔森的《重寻失落的学艺》做过许多的研究,不再赘述。

作者还是念念不忘他所炮制出来的“无菌式教育”的观念。认为这样的基督徒就是过分高举圣经,认为除了学习圣经,其他一切知识,尤其是那些明显抵挡神的知识更是唯恐避之不及。
 
可是,这恰恰又是作者幻想出来的靶子而已!世上哪有这样终日浸泡在圣经中的学校?事实上,大部分的基督徒学校或者是在家教育的家庭,都是过分地看重学术,或者是对孩子的学术成就感到不满,极少有学校敢于花费大量的时间投注在学生属灵生命的建造上,因为他们清楚,学校不是神学院,而是学习认识上帝及其所造的世界的地方。
 
作者继续以奥古斯丁加尔文受教育的经历来加强他的观点。我的回应首先依然是,古今教育乃天渊之别。作者似乎有一种担心,怕自己的饭碗被基督教教师给抢走了。但教会的讲台就能够让一个人重生得救吗?培养敬虔的属灵生命难道只能有牧师来干,其他人插手就是僭越吗?

更可气的是,作者说,他见过有些教会不供养传道人,反而穷其力量支持办学,他的意思是,你不供养传道人,传道人就无法生活,传道人无法专心传道,人们就听不见纯正的圣道,没有道可听,就无法得救。

从一个牧师的角度,作者认为神是藉着牧师让大人和小孩子重生得救!这是什么道理?我们不都是靠着耶稣基督得救吗?什么时候成了藉着牧师讲道得救了?

令人可笑的是,作者举出圣经本身的例子,认为圣经都提到一些错谬的教义,好叫真理的道传开,我们为什么要搞“无菌式教育”?圣经里不只提到错谬的教义,圣经还记录了可怕的淫乱、强奸、凶杀、屠城、等等,作者应该提这些才够劲爆才是。
 
最令我无法接受的是,作者认定接受基督教教育的孩子以后的人生注定悲悲惨惨!岂有此理!他有何根据认为接受基督教教育或者是在家教育的孩子以后人生就注定失业、或者只能做一些体力活谋生?
 
难道接受有菌式的教育,就可以保证你以后取得一份体面的工作,有了大学文凭就能够让你衣食无忧?
 
假如牧师是以人的收入、职业来评判一个人生命的价值,我很难相信他所传的福音是怎样的福音?如果贫穷就是咒诅,失业就是无能,无能就是羞辱神,那么我们的主耶稣基督首先就应该成为那个被唾弃的对象了。

无菌式教育不可取,真正可取的是操练自己灵巧像蛇,但他怎么忽视了神同样吩咐我们驯良像鸽子?以上帝护理的教义为靠山,让自己陷入试探,这是有信心的表现?“你们不可存心试探神!”

作者还不解气,继续挖基督教教育的墙角。认为那些以“荣耀神”为异象,通过各门学科的学习来认识神的那种尝试,着实令人可笑。他举了一个例子,很可能是他观摩了某所主内幼儿园之后,看到某幼儿教材里一个比较简单的数学课例子生发的怒气。
 
他认为,上帝的伟大我们干什么去研究,我们人唯一的反映就是去歌颂和赞美就够了。
 
但离开对神和神的作为的认识,这样有口无心的赞美是神所喜悦的吗?难道敬虔一定是知识的反面吗?这从来都不是正统信仰的教导!

 
作为一名基督徒教督徒教育者(包括父母),我们确实要小心把孩子封闭起来,过分地呵护孩子,不让孩子接触到真实的世界和人生中的艰难。最好能够让孩子从小就认识信仰在实际生活中的挑战与祝福。

比如,很多家庭和教会学校都会面对财务紧张、逼迫以及一些家庭遇到的家人离世、离异、破产、患病等处境,这些情况孩子们是否知情,是否和家长老师们一起靠着祷告面对?
 
另外,在办学或者是在家教育的起初,一定不要因为压力或另外一些错误的动机而草率地开始。即便已经开始的学校或者在家教育的家庭,也要不断地回想起初的动机和根基所在。我们是不是为了培养敬虔的门徒?是不是一切为了神得荣耀?我们是不是已经开始偏离起初的异象和使命?

当然,基督徒学校和在家教育的父母应当认真思考课程的问题,设计并研发一些高质量的学术课程。尤其是在圣经真理的整合上面,更要多多学习,以免闹出一些笑话。如果是涉及神学上的问题,更应该多多请教,不要想当然地整合到自己的课程之中。

此外,在评估孩子的学业成就上不可以掉以轻心。我们固然不是用一种评价尺度来决定孩子的未来,而是通过评估给自己将来的教育之路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依据。这样,就意味着基督徒学校或者是在家教育毕业的孩子们参加自考已取得相应的文凭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于情于理,并不违背。

但我无法认同的是,如此冒然地、甚至是武断地、不加辨别地将基督教教育等同于所谓的“无菌式教育”无益于问题的讨论。如果仅仅根据一些目前办学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就认为这不符合圣经,就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建议作者应该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是探讨基督教教育和救恩论的关系,或者是探讨教会兴办学校的圣经依据是否充分,那就要拿出更为扎实的解经,而不是仅仅罗列一些信条和几处没有经过认真解释的经文。

可以看出来,作者对于基督教教育的未来十分悲观,甚至是认为这些孩子以后的出路非常渺茫,从中得利的一些基督徒更多是有钱有势的少数派,这一点的确值得人深思,但我们的盼望不是在乎神吗?这些从开始就打定主意出国的少数派,它们并不能代表中国基督化教育的未来,再者,他们也无兴趣思考或者说探索更适合广大中国本土基督徒群体的未来之路。

有鉴于此,目前国内还是有不少的新的探索模式,既不等同于少数贵族式的出国派,也不是毫无盼望的低等派。我们看到依然有不少有恩赐、有负担的牧者、学者,家长、在用他们的恩赐和生命服侍孩子。我们不应过分悲观。

但体感受是,作者对于基督教教育的实际情形并不了解。就草率地根据一些粗浅的经验就认定了所谓的基督教教育,说到底无非就是一场骗局,只是满足了少数人的利益和私心。如果说,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要指出一些教会盲目的以圣经的名义,开办基督教学校,或者以一些不成熟的课程来实施基督教教育,这还问题不大,难就难在作者似乎完全对基督教教育不屑一顾。

因为这位牧者似乎十分钦佩外邦学问,认为外邦人在教育上很有建树,而我们基督徒教育者就是在瞎糊弄!要么就是在夜郎自大,以为只要教给孩子圣经就能打败天下无敌手了。但即便基督徒学术将来有一天可以在教育界或者是学术界拥有一席之地,就比如当今美国的一些基督教学校,他们在学术上追求卓越,难道我们就可以扬眉吐气了吗?世人就可以因此不小看我们基督徒了吗?

当然,作者之所以看重外邦的学问,其心还是在于为了牧养,为了教会能够更好地抵御异端邪说,那为何要与基督教教育过不去呢?只是因为有些老师多讲了一些圣经,就抢了您的饭碗吗?在教会学校的老师待遇如何,作为牧者应该心知肚明吧!

这篇《无菌》写于2019年2月,从此以后,也未见此公号上后面发表任何与基督教教育有关的文章。我的这篇回应,也权当是自说自话吧!


文章链接

派博 || 在家教育对于基督徒是必须的吗?

历永举 || 无菌式教育和重生长大 
所属主题
Wayfaring, 徒步客
Wayfaring, 徒步客
实践真教育,探索新道路!公号名: Walking Education 行走教育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