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0 1 月, 2025
spot_img

如何让讨论更有礼貌、更有意义和更有建设性?

如何让讨论更有礼貌、更有意义和更有建设性?

今天这期内容会聊聊讨论的一些指导原则,“可以帮助你进行讨论,使你在教室、工作场合或者家里变得更有礼貌、更有意义和更有建设性。”


原文摘自《思考的艺术》,小编针对读书会中的讨论,附上了一些思考笔记,供你参考。这些讨论原则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尊重他人”、“积极聆听”和“贡献自己的想法”是其中比较核心的要素。


如何让讨论更有建设性?


讨论的最大作用是能让我们深入理解问题并且提高解决问题和制定决策的能力;讨论最坏的是损耗精神、制造敌意并留下一些非常重要但尚未解决的问题。……下面是一些简单的指导原则,可以帮助你进行讨论,使你在教室、工作场合或者家里变得更有礼貌、更有意义和更有建设性。遵循这些指导原则,你就可以为周围的人树立一个好榜样。


读书会中的讨论也是如此,有效的讨论交流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深入理解书籍作者的意思、并且将其中的信息应用在当下的生活中,而不好的状况则是涣散焦点、反而模糊甚至混乱了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


◆ 当你开始遵循好的原则进入讨论时,可能会遇到挫折(特别是在其他人不这么做的时候),不过你的表现也会成为一个榜样,吸引人开始更有建设性的讨论。


————————

1. 尽可能提前做好准备


并不是每个讨论都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但是大多数讨论是需要提前进行一些准备的。商务或者委员会会议一般会提前几天发布议程,而大学课程表清楚地说明在哪一天将讨论什么内容。利用这些信息,就可以着手为讨论做准备。


你可以从回顾自己已经知道的知识开始,然后尝试做一定的扩展,并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你可以花上15~20分钟进行网络搜索,这样能得到与主题相关的大量信息)。最后,试着预测讨论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观点,并考虑它们各自的优势,但暂时不要做出结论,这样你就能以开放的心态对待讨论中别人提出的观点和解释。


◆ 在读书会的现场讨论之前,将事先设计好的讨论问题提供给参与者,有助于为讨论做准备。问题中需要有一定量的开放式问题,才能带动讨论。(一些封闭式的问题,可以从文本中直接找到比较明确的答案,就少有讨论的余地了。)这些开放式问题依托文本又有所拓展,可以将焦点放在如何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某段内容、某个观点或重要的事例、比喻等,或者是如何从文本的内容延伸、关联到参与者的现实生活中。


◆ 参与者在读书会讨论之前,若是能完成以下预备,能更好地进入讨论氛围: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先试着详细回答讨论问题,然后再记录自己的联想和感受,最后提出可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如何让讨论更有礼貌、更有意义和更有建设性?


——————–

2. 设定合理的预期


在讨论中你是否常常因为对方没有放弃他自己的观点或者接受你的观点而感到失望呢?当一些人不同意你的观点并且要求你找到一些证据来支持你的观点时,你是否感觉到被冒犯?如果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话,那么你可能对对方的期望太高了。很少有人轻易、快速地改变想法,特别是长期持有的信念。


◆ 在读书会的讨论中,常会出现自己的观点、作者的观点和其他参与者的观点之间的碰撞。与其不断努力说服他人、为自己辩护,不如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来反省自己的看法,这样常常会更有收获。


——————————–

3. 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和感情用事


要想使讨论具有建设性,就需要营造尊重和文明的氛围。以自我为中心会导致不尊重他人的态度,特别是认为“我比其他人更重要”“我的观点比其他人的好”“这些规则对我不适用”。而感情用事(如不喜欢另一位参与者或者过于热衷某观点)则会导致人身攻击和不屑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

4. 公正判断


从性质上看,观点包括从深刻到浅薄、从有益到有害、从高尚到低贱,因此你需要对它们进行判断。然而,要做出公正的判断,你就需要综合考虑观点的优缺点,而不是仅凭第一印象或最初的感觉。特别要关注那些你不熟悉或与你意见不同的观点,因为这些观点最有可能使你做出不公正判断的。


————————–

5. 忍住喊叫和插话的冲动


毫无疑问,喊叫和插话的行为是粗鲁无礼的,可你是否知道,在多数情况下,这种行为意味着缺乏自信呢?常言道,有理不在声高。即使别人冲你喊叫或者无礼地打断你的讲话,你也没必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最好的方式是展现你的自信。你可以表达反对意见,但不要让人觉得讨厌,这是原则。


◆ 参与讨论本身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他人的意见和回应,以自我为中心是与讨论氛围格格不入的状态。上面这几项原则都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并跨越这类讨论障碍。不过对于基**徒来说,在读书会开始之前以及进行中,为自己和他人祷**常常可以带来更好的效果。


—————–

6. 贡献但不支配


如果你很能说而且话很多,在讨论中就可能会有更大贡献;如果你很拘谨,说的可能就少些。这两种做法都没错,但只有人人都做出贡献的时候,讨论才最可能出成果。所以,“话痨”要自我克制,而拘谨的人则有责任分享他们的思想。


◆ 这里可以看出读书会讨论中事先预备的重要,一方面话多的人可以集中在自己想要表达的几个要点上,另一方面话少的人也能思路清楚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另外,在现场的回应和即兴发言时,有一位主持人平衡发言时间也很重要。


如何让讨论更有礼貌、更有意义和更有建设性?


——————————

7. 避免分散注意力的言语举止


这些言语举止包括开始是一个意思然后突然又跳到另一个意思,或是喃喃自语,或是表达比较含糊,或是每个短语或从句间都加上停顿(“嗯”“啊”),抑或一些无意义的表达(“比如”“你知道”“喂”)。这些令人讨厌的言行都会打断人们的注意力。


为了克服这些,当你讲话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听一听。为了能做得更好,你可以用录音机将你和朋友或者家人之间的谈话录下来(在获得他们允许的前提下),然后播放这些录音并仔细聆听你自己的讲话。无论你何时参加一个讨论,目的都是为了明确、直接和有效的表达。


◆ 记录自己的发言要点,列一个简单的提纲,或者画一张思维导图,作为讨论时发言的提示会很有帮助。不要为了发言而发言,在自己确实思考不多或是想得不清楚的问题上,宁愿少说一点,也不要生拉硬拽、随意发挥。


————-

8. 积极倾听


如果参与者不互相倾听,那么讨论就会变成连续的独白。每个人发言时,其他人都不会注意听他讲了什么。这种情况很可能在无意中发生,因为即使以最快的速度说出观点,也比不上头脑处理信息的速度。你的大脑或者厌倦了等待,就像一条松了皮带的狗一样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


在这种情况下,你也许没有听发言者在说什么,而是在想他的衣着和发型;也许在看窗外,观察一下发生了什么,甚至在努力倾听的时候,你也很容易走神。如果发言者的话引起了你某个不相关的回忆,你的心思也许就会回到以前的情境。如果你不同意发言者的意见,可能就会开始设想如何反驳。


保持注意力的最好办法就是对这些分心的情况保持警觉并且抵制它们。努力进入发言者的心境,理解他们所说的每句话,并前后联系起来理解。当你意识到自己走神儿时,最好重新集中注意力。


◆ 手边放着自己的笔记本或是一张白纸,随时记下他人发言的要点或关键词,是一种比较简单又有效的训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聆听。你在聆听时联想到的任何内容,都可以用自己能理解的词汇先简要记录在旁边空白处。在他人发言完毕后,再回头搜寻有价值的思路。另外提醒一点,为了集中注意力,要尽量避免适用手机来做记录。



[正文摘编自拉吉罗(Ruggiero,V.R.)《思考的艺术(原书第10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欢迎关注备用号:


     ↙ 点击阅读原文,进店购书——

所属主题
橡果阅读空间
橡果阅读空间
好书齐分享,生命共成长!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