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的初夏,我们一家四口,开着一辆七座车,车里塞满了全部的家当,举家从南京搬来福建双溪。当时,我们没想好来双溪做什么,甚至连住的地方都没有确定,只有一点,我和熊爸都非常明确:只要条件允许,我们想一直一直住在双溪。
一晃四年过去了,如当年所愿,我们这四年间,除了每年有一两个月回双方的老家看看家人,其余时间基本都是在双溪度过的。我们的大女儿初来双溪时还不到四岁,现在已经长成八岁的大姑娘了;二女儿来的时候是十个月的小宝宝,现在已经五岁了;在双溪居住期间,我们又有了三女儿,这个地道的“双溪宝宝”,也快两岁了。
我们对双溪“一见钟情”,并非没有理由。四年前,我就曾写过一篇文章《我们为什么把家搬到了双溪》,在那篇文章里,双溪最吸引我的,是它浓厚的艺术氛围,以及夏天凉爽的气候。四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反问自己,我们为什么就此留在了这里?好像又有了更多的理由,而这些理由,若非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去细细体会,是无从知晓的。
曾经住在城市的公寓楼里,多年住下来我们都不知道对门的邻居是谁。城市人口密集而拥挤,可是,虽然人与人的距离很近,心与心的距离却很远。大家工作都很忙,下班回家都很累,为了让自己在城市里立足,不得不让自己的身心耗费在工作上。我们以前住在南京的郊区,当地人管挣钱叫“苦钱”,很形象,受苦受累,只为挣钱。
双溪是一个山间小镇,总人口也就三千多,平时走在街上,见到的大部分都是熟识的面孔,当地人几乎都有自己的山头,春天挖竹笋、秋天收板栗,这可能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当然,和其他小地方一样,很多年轻人也都出去打工了,那些留下来的人,基本上都会经营一些小生意,不会发大财,也不会缺衣少食。
这里民风淳朴,虽然我们和左邻右舍没有太多深交,但依然会经常收到他们自家种的南瓜、玉米、土豆、竹笋等地里的出产;知道我们家的孩子HS,他们也没有报以质疑和不解,口头上都表示支持;路上的行人大部分是悠闲的,人们脸上挂着淡然的微笑,很少看到行色匆匆的人;就连送快递的大姐把包裹送上门,都会很亲切地称呼我们名字的后两个字,仿佛在喊一个久已熟识的老朋友。
很多来过双溪的人们都说,这里的生活就像他们小时候,也许生活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不是吗?
在城市,必须靠高收入来平衡高消费,要有高收入就必须要有高投入,而更多地投入工作,就只能更少地陪伴家人、感受生活、发展兴趣……等到二十年后,真的想做点什么了,才蓦然发现,孩子已经长大了,自己也力不从心了。
我们想找一个低消费的地方,这样我们就不用把挣钱当做生活的头等大事,而把目光转移到生活本身。那生活本身又该是什么样的呢?我想,那意味着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家务的打理、自我的学习、兴趣的发展以及和家人、邻舍之间的相处。这些是必须的,而那些纯粹为了挣钱的工作,往往牺牲掉了这些生活的必选项。
双溪这个地方正合我们心意。这里的消费水平很低,蔬菜两块钱一大把,猪肉8块钱一斤。冬天吃萝卜白菜,夏天吃丝瓜茄子,我们基本上只吃时令蔬菜,因为那是最便宜的。除了买菜和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偶尔买些书,我们几乎没有别的开支。
有一次,当地一个做生意的朋友跟熊爸说:“我都不知道你这几年不上班,是怎么养活一大家子人的,我辛辛苦苦干活,光是自己每年的烟酒钱,就要两万多块。”而熊爸说:“你每年的烟酒钱,就足够我们一家五口一年的开支了。”没错,我们一家五口,加一猫一狗,一年开支也就两万多块,而且这其中还包括了房租、养车等全部费用。
我们的确非常省吃俭用,但是也只有在双溪,能让我们不用外出上班,还能继续惬意地生活。
这些在城市里真的太难得了,不是吗?屏南县的植被覆盖率90%以上,很多城市多多少少被PM2.5困扰,而在这里完全不用担心空气质量的问题;这里的自来水是天然的山泉水,只经过轻度净化,没有氯气味也无水垢沉积,很多外地刚来的人喝了这水都说是甜的;这里的天空很低,仿佛爬上最近的那座山,就能伸手够到白云;这里的天蓝得那么纯粹,干净得没有一丝杂质;这里的阳光极其耀眼,但是空气却不闷热,即便在七八月份的大晴天,只要人呆在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便会觉得凉快。至于城市里的续命设备——空调,这里是完全用不上的。
我们曾经的邻居,一户从河南搬来双溪的五口之家,在来双溪前,他们家孩子几乎每个月都要生一次病,而来了双溪之后,就没再生病了。显然,没有什么东西,比纯净的阳光、空气和水对人的身体健康更重要的了。
当我们想带孩子出去玩玩,我们不会去游乐场、麦当劳、动物园,因为没有这些。但是,这里有碧绿的湖泊、壮观的瀑布、美丽的梯田、巍峨的山丘……这些风景,在城里非开车两小时以上是去不成的,但是与我们而言,它们就在家门口,随时随地,说走就走。
这里也有很多农作的乐趣。春天,我们去山上挖竹笋(不能随便挖,要经过山主人的允许),当你看到一场春雨过后,山上冒出的密密麻麻的竹笋尖尖,与你而言“雨后春笋”就不再是书上的那几个字而已了;夏天,我们去山上摘杨梅,杨梅是时令性非常强且很难运输的水果,我们却能品尝到最新鲜的,而且,采摘的场景能给孩子们留下一生的童年记忆(详见《屏南高山杨梅,厦地珍食生活》);秋天,板栗树上果实累累,当地盛产锥栗,一个果壳内只有一颗栗子,非常香糯美味,还有南瓜、红薯、芋头……在这里生活,至少不会成为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人与脚下的这片土地,是那么的密不可分。
从双溪驱车五分钟至一小时不等,会路过各个大大小小的村庄。屏南就像一座宝藏,大家所熟知的龙潭村、厦地村、漈下村等等,都是已经被挖掘出来的宝石,然而,还有更多的古村落,尚未被发掘。我们平时开车出去,经常在远处的山腰上,瞥见某个孤零零的小村子,经典的黄土墙房子,拱形屋顶,无序扎堆,从建筑就能一眼看出,这个村子至少有上百年历史(若是建国后的房子,一般都是一排排盖得整整齐齐的)。类似这样的小村子不计其数,只是有的已经沦落为无人居住的荒村,有的只有零星几个老人,我们不禁感叹,这么美的村庄,任其自然消亡,未免太可惜了。
我们曾经去过一个叫“爱岭”的小村子,那个村子可以用“小而美”来形容,村中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溪流自上而下流过,房屋都是依坡而建,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和大部分发展较快的村子不同,爱岭村没有一栋水泥建筑,可能因为几乎没什么人住了,这个村的植物长得特别茂盛,和黄土墙房屋相得益彰,那是自然气息和人居建筑的完美统一,这个村子如果修复起来,一定会把人惊艳到的。
正是因为屏南有太多尚未发掘的古村,给我们带来了神秘感和探索欲。我们不忍离开,因为开车出门总能遇到惊喜,那些美丽的村庄仿佛在远处向我们招手,欢迎我们去探求那神秘的未知。
住在城市的公寓楼里,我是绝对不会放心让孩子独自在小区里玩耍的,现在各种拐卖事件、霸凌事件层出不穷,一个比一个骇人听闻。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孩子们要下楼玩必须在大人空闲的时候,且必须全程陪护,而大人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孩子想出门而不得,就会百无聊赖,各种闹腾。
在双溪,这个问题得到了完美解决。来双溪的前两年,我们住在工作室里,那是临街的门面房,门口是无车的步行街,孩子们白天都在门口玩耍,自由而安全,这一条街上住了好几个家庭,每家都是两三个孩子,我家二女儿三岁前都是邻居家的大姐姐们带着的。
去年,我们搬到了当地一处民宅(详见《双溪,我们又回来了,约吗?》),这是一幢三层建筑,比原来的工作室要宽敞很多,但最大的缺点是,门口就是马路,所以我们不能让孩子们在门口玩耍,但所幸过了门口的马路就差不多到了原来住的那条无车的步行街,除了最小的妹妹,两个姐姐都可以自己跑出去玩,当然,要是有大女儿带着,小妹妹也可以一起出去玩。
我们家的大门是24小时开着的,因为燕子在我们家客厅筑了窝,要是关门了,燕子爸爸妈妈就没法飞进来给燕子宝宝喂食了。
正因大门常年敞开,当地的孩子们经常在放学后和周末来我们家玩,虽然我们的孩子都是在家学习,但是她们从来不缺玩伴。我们家小兔属于慢热型,来双溪的这几年,我们明显看到她比以前开朗了很多。
很多来过双溪的人都说,这里简直是孩子们的天堂,孩子们可以自由自在地串门,在阳光下奔跑、爬树,在浅水滩玩水,自己琢磨各种游戏。而且,城里的游乐场动辄几百上千的会员卡,这里完全是免费的,当然,这么自由玩耍的空间,在城里多少钱都买不到。
有人说,我们这是“世外桃源”的生活。其实大错特错,有“罪人”的地方怎么可能是“桃源”?双溪当然不是一个完美的地方,这里的蔬菜很多都打农药,每年有无数多的漂亮小鸟因农药中毒而亡;这里秋收结束后,会大量焚烧秸秆,导致空气中浓烟滚滚,像我这种有呼吸道疾病的人要难受好一阵;这里迷信思想严重,明明是愚昧低俗的偶像崇拜,却被冠以“传统文化”而大肆弘扬……这里有太多的不尽如人意之处,正如地球上任何其他的地方一样,但是我们选择了这里,这里也接纳了我们,我们不会因为它的不好而离开,只会因为它的好而留下。
很多人问起,我们打算在双溪呆多久?我想,如果可以的话,那就不辞长作屏南人吧。
相关阅读:
我们为什么把家搬到了双溪
屏南高山杨梅,厦地珍食生活
双溪,我们又回来了,约吗?
喜欢我们的文章,
请加熊爸微信xiong3215330
以防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