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3 12 月, 2024
spot_img

那些与你患难与共的人,也恰恰是与你连接最深的人

那些与你患难与共的人,也恰恰是与你连接最深的人


研究朋霍费尔的学者贝恩德·瓦伦维奇注意到,朋霍费尔在1933年到访过德国伯特利市……朋霍费尔在1933年8月20日写给祖母朱莉的信中说,“伯特利的时光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些深刻印象对以后他的神学、他关于成圣的观点,甚至他的生命本身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朋霍费尔在信中满怀热情地描述了来伯特利教会聚会的人:“我刚刚参加完教会的崇拜。这实在是一个不寻常的景象,教会里挤满了癫痫病人和其他各种病患,中间散落安排了男女执事,以便随时对有可能摔倒的人给予帮助。” 他接着说:“那里有来自乡村公路上的老流浪汉,有神学生,有实验学校的孩子,有医生、牧者以及他们的家人。”他紧接着指出:“但是其中,病人是这个画面的主体部分。”


◆ 他在伯特利看到的,远不只是一个富有多样性和差异化的教会,他在那里看到了真正的人性。在给祖母的信里他写道,“他们那种毫无防御能力的无助情境,使他们对人类生存的特有现实产生更清晰的洞察:我们的确是弱小无助的。如果他们是健康人,或许就不能如此透彻地认知这个真相。” 


◆ 那里各种各样的人参加教会崇拜的景象,给朋霍费尔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朋霍费尔希望看到,在教会里年长者与年轻人一同敬拜,强健者与病弱者一同唱赞美。显然,单一群体的聚会缺少这种景象。而这种缺乏会令他们遭受更大损失。


保罗关于教会身体的比喻讲得再清楚不过。一个身体,如果全部是胳膊肘,不仅荒诞,而且无用。……真正的身体,由各式各样的肢体组成,有的强壮,有的柔弱,都各有特色、各不相同。


◆ 我们会盛赞##契,仿佛它是某种乌托邦公社。但朋霍费尔表示,这种想法要尽快摒弃。乌托邦的故事看起来差不多是这样的:教会由一群信徒组成,他们有圣灵内住,被赐予主里的新生命,得到一颗新心,有恩上加恩的福气,因此,人与人之间最大程度地彼此相爱。


可是很快就有人发现实情并非如此。于是,有人会变得消沉、困惑起来,甚至心生怨恨。再之后,有人索性逃之夭夭。


朋霍费尔把这种情形称为“如意梦”(wish dream),正是由于这种幻梦,“无数次,原本完好的团##走向了瓦解坍塌。” 然后朋霍费尔说了让我们震惊的话……“因其纯粹的恩典,那一位不容许我们活在不切实际的梦想里,哪怕只是片刻停留。”……


朋霍费尔指出,愈早直面这种对自己的幻灭、对他人的幻灭,对我们和教会就愈有好处。我们应当现实些,抱持一种现实主义心态能帮助我们在建立真的教会###的路上走得更远。


我们需要认识所有自身的局限、软弱和缠累我们的罪,也要认识到在其他人包括领#袖和伟人身上有着同样的问题。这使我们拥有真实的而非不切实际的团##生活。教会不是一场“如意梦”。我们必须去除错误的热心——就是把门徒生活当成是在美梦里。门徒生活跟教会一样,存在于现实世界。


◆ 为了帮助我们建立真实而非理想化的##契,朋霍费尔提出了两种方法:饶恕和感恩。……然而,饶恕往往被轻看及疏于践行。我们并不总能做到正中靶心。出错的时候,我们常会希望保全面子或者为自己的行为尽力辩解。我们回到那种典型的要么对抗、要么逃跑的机制里。这二者我们都很拿手。


因此,唯有谦卑下来,我们才能承认错误与过失,才会悔改,才会寻求饶恕,才会弥补修复。这不仅得花工夫,也需要时间。同样,感恩也常被轻看及疏于践行。同样需要谦卑才能说出“谢谢你”。而说出“谢谢你”,意味着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依赖、有需要。客气、合宜地接受感谢时,谦卑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朋霍费尔强调饶恕——寻求被饶恕,也给予饶恕;也强调感恩——表达感谢,也接受别人的感谢,并视二者为建设真团##的两大武器。在这方面,朋霍费尔再正确不过了。


◆“我们如果从一开始就操练勒住舌头,那么每个人都会有无与伦比的发现。我们不再对别人无休止地吹毛求疵、论断和定罪,也不再把别人置于可操控的地方,然后肆意欺霸。”


“在团##生活中最亏欠他人的服侍就是聆听。”……聆听不需要什么特殊技巧,只要求自律,闭上嘴,并且保持全神贯注。就像朋霍费尔说的,无论教会内外,大家都在寻找能听他们说话的人。如果声称自己太忙没工夫听人说话,就意味着把自己放在别人之上,认为自己比别人更重要。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没有爱我们的邻舍。


◆ 我们需要有个地方独处和安静。可是,我们今天的世界并不适合独处和安静。最重要的是,我们人类就是以容易分心著称。帕斯卡尔是法国的哲学家、数学家,也是一位有智慧的###徒,他指出:“我经常在想,人不快乐的唯一原因,就是他不知道如何在自己房间里安静待着。” 


我们的文化是iPod文化,耳朵里一直塞着耳机。我们对安静毫无耐心,也无毅力。然而,安静是我们的必需品,安静对团##更是必不可少的。


◆ 看问题、挑毛病往往非常容易。当今的消费者文化已经训练我们以消费者的身份去看待生活里的一切事物。甚至我们与教会的关系,也被看为是一种消费关系,要选购最便利、最能带来自我满足的“商品”。


朋霍费尔提醒我们,教会由人组成,而人都是罪人,因此教会可能乱糟糟、麻烦不断、令人失望。一旦带着消费思维来到教会,就失去了真正的##契。


##——究其基础和本质而言都是由不同的人构成——包含着重担与患难、挑战与困难。显然这当中没有一个词是好听的广告语。


然而,那些与你患难与共的人,也恰恰是与你连接最深的人。




[本文摘编自《朋霍费尔的人生智慧》]


点击封面 ↓ 即可购买


那些与你患难与共的人,也恰恰是与你连接最深的人


欢迎关注备用号:


     ↙ 点击阅读原文,进店购书——

所属主题
橡果阅读空间
橡果阅读空间
好书齐分享,生命共成长!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