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岭南大道北81号的佛山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881年,从昔日简陋的教会诊所、循道医院,历经三个世纪的跨越,虽然院名、院址几经迭变,但它是佛山用西法治病之嚆矢,亦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西医院之一,距今已有138年的办院历史。
笔者在院碑前留影
1881年4月,英国惠师礼教会传教士查尔斯•云仁(Charles.wenyon) 携家人来到佛山,先在永兴街福音堂开办诊所,并于当年10月14日在缸瓦栏一间大货仓内创办“广济医局”,广济医局规模虽小,但设有门诊部、手术房、实验室、私家病房、男女专用病房、小礼拜堂等,病床达80张。
查尔斯•云仁院长
1883年,云仁院长又开办了“惠师礼医学堂”,首次招收7人医学班,学生需接受三年培训。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先后培养100多名医学生。
医学堂的老师与学生合影
1890年初,为进一步扩建医院,云仁院长将广济医局迁至太平坊(今上沙),并更名为“佛山西医院”,新建医院设有手术室、赠诊所、男女候诊室,另有五间病房和一个食堂。
医生在村里免费发放药物
1900年,当地一位80岁乡绅仇崇弼患了砂淋病(膀胱结石),痛得日夜不宁。仇老先生于是到“西医院”求医。在一个英国和瑞典安德逊医生的手术后,得以完全康复。仇老先生为了表示感激,于是请木匠制作了一块大大的牌匾送到医院,匾上刻有“仁术西来”四个大字,两旁有九行小字说明理由并致以感谢。
当年的牌匾
1908年,晏惠霖院长将医院迁至文昌沙尾高岗墩一带,扩建成新式医院,命名为“循道医院”,但医院门口仍然挂“西医院”三字招牌,门内是门诊大厅,右边有五幢病房,分别取名“美利”、“三瑗”、“和安”、“大卫”和“雅各”楼,每幢楼内又各有五间病房。其中“雅各”为一座单独的妇产楼,内设产室,以云石铺地,沙玻璃做窗,颇讲究卫生。又因为医院大门口为圆形,坊间称“圆门口医院”。
昔日汾江河畔循道医院全貌
1924年,英籍护士彭爱莲又开办了循道高级护士学校,当时招生对象主要面向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女生,学员多数来自循道公会主办的华英女校。因此佛山循道医院成为国内最早培养和使用女性护理人员的医院之一,并开女护士照顾男病人之先河。
1950年循道高级护士学校毕业照
1946年,医院正式更名为循道医院。1949年6月,著名热带病学家伍学宗从英美留学回国,接替英籍院长卢约翰,成为首位中国人院长。
医院最后一任外籍院长卢约翰离开前与医院员工的合影
1953年11月,循道医院正式由佛山市人民政府接管,改名为广东省粤中行署人民医院。1956年,更名佛山专区第一人民医院。
1953年循道医院的门诊部
1984年3月,医院正式更名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1月11日,是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建院130年纪念日。
院长王跃建(前排左)与医院创始人云仁的曾外孙纽曼先生互赠礼物
–欢迎转发—
(寻访不易、谢谢关注)
寻访者手机、微信:139 688 3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