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9月 19, 2024
spot_img

带您回顾:那些以石门坎或柏格理为素材而创作的小说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讨论石门坎的人就很多了,相比于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这二十年间,许多人都相信,新的世纪必定有新的美好的生活


说起石门坎,柏格理就是绕不开的关键人物。近二十年来,石门坎研究在国内或者国外,都有着固定的研究人群,每一年基本都会出现新的论文。当然,这不是指的是地理意义上的石门坎——一个处于贵州西部的乌蒙山区的地方,也不是行政区划上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石门坎乡,而是其文化、精神所辐射到的川滇黔边地区。


对石门坎文化圈的研究,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超出了单一的专业学科的论述。随着加入此项研究的学者和对此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分别对石门坎文化圈进行了不同的阐释。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文学、社会学、语言学、人文地理学、旅游学、政治学、经济学……都能在石门坎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所以,石门坎所涵盖的研究内容是包罗万象的。


就拿文学界的小说来说吧!


2005年10月,杨大德先生的《中国石门坎(1887-1956)》一书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大家比较了解的一本较早以石门坎的历史作为背景(素材)来创作的小说,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几年后,经过汶川地震的悲痛后,于2009年1月,阿信先生的《用生命爱中国:柏格理传》一书由大象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直到2020年还仍然继续印刷,可见其影响力。这本以柏格理为主人公的书,自出版之日起,直到今天,是国内外许多的人了解石门坎,了解阿卯,了解柏格理的一本流行畅销的小说。(虽然这本书属于人物传记,其文笔透露着小说的模样,在这里笔者归纳为小说,应该也不为过)


2010年,昭通作家曾令云出版了一本名叫《天堂之门》的小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天堂之门》描写的是以柏格理为代表的传教士与川滇黔交界人们的的故事,勾勒了此地的社会变迁与民族文化,展现了人们对美好与爱的向往和追求。


沉寂的时光,总会迎来新的人,自个人的文笔,续写着久远的故事。2018年,先后又出现了两本有关石门坎的小说。这两本没有在国内出版,所以知道的人比较少。


一本是遵义作家黄筑开的《柏格理》一书,由时代文化出版社出版(Hong Kong)。这本书直接以“柏格理”为名,看到它你就知道写什么了。写作这本书时,作者的人生迎来了一个转折点,回味时光,虽充满坎坷,但也赢得了“生命”的长河。


另一本是贵阳作家葛诗畅的《shen爱》(上下册),由中国联合文化出版社出版(Hong Kong)。


这两本2018年出版的小说,故事情节各有不同,也区别于之前已有的《中国石门坎》和《用生命爱中国》。在不同作者的眼里,看到的历史总是不同,其笔下所写出的情节,也是各有千秋。只是熟悉这段历史的人如果看这些情节的时候,难免有些错愕。


还有一本小说值得一说。


杨娟,一位儿童文学作家,也是一位老师,2020年出版了《青春恰自来》一书。


《青春恰自来》由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讲述的是当代的石门坎地区一个小村寨里的孩子们的成长故事。虽然这本书没有直接涉及柏格理,但却在书中以“第二个故事”的形式展现了“后柏格理时代”的石门坎场景。


稍微总结一下。


第一:这几部小说,都属于纪实文学,也可以说是非虚构文学作品。在它们的背后,都有着一个活生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背景,曾经发生的历史,被作者以文学的角度来进行个人的诠释和歌颂。所以,写作这么一本非虚构小说或者人物传记,前期的工作必定是收集相关的史料,尽可能地多了解这个地方或者这个人的历史。比如黄筑开写作《柏格理》时,为此搜集了三年的资料,也亲自走访了石门坎。又比如杨娟女士的《青春恰自来》一书关于一群来自城市里的老师们到这个偏远的小山区来支教的故事,就真实的发生在了这块地方,只是物是人非,他们的故事(或他们的学校),也成了“埋葬”在石门坎的柏格理和高志华,独存留精神,充荡在薄刀岭的山山水水中。如果没有一个真实的发生过的故事,又怎么能感动更多的人呢。


第二,这些小说的作者都因深受柏格理或者石门坎历史文化所带来的震撼而从事创作。许多年前,孤单单的一对夫妇来到石门坎某个小山坡上建立一座小学学校,背后的原因也是跟信仰跟知道石门坎的历史有关。他们带来了教育,也带来了爱。《青春恰自来》刻画了一个个充满爱的教师,虽然他们在面对山区恶劣的生活环境时会发生矛盾,会有过退缩的想法,但这正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应该有的样子,小说紧紧贴着所发生的真实故事进行创作。


当然,每部小说虚构的情节,或者小说里夹杂的作者个人的认识和思想,也是清晰明了的。我在读这些小说时,除了想看作者在情节上怎么处理外,另一个就是看作者自己的“思想”或者作者的“心”。一本书,必定是夹杂着作者个人的情感和认识在里面的。


小说创作虽不必像历史一样都要讲究出处和历史证据,但这类非虚构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关于石门坎的,如果你了解更多的石门坎的历史的话,你在看这类文学作品时,会注意到一些作者虚构的东西其实是未必是曾经发生过的。对于这些文学作品,有必要较真一下吗?一般来说,没有必要。但对关于石门坎的小说,我们可以较真一下看看。


作者们写这么一部小说,首先搜集了自己能搜集到的资料和史料,他们的主要思路就来源于自己所掌握的资料。关于柏格理是怎样的一个人,在不同作者的笔下就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往往小说的某些情节,可能就是没有历史依据的,而是作者因为没有经过求证就写进自己的书里了。比如《用生命爱中国》一书,其作为一本传记又具有小说的特色,某些关于人物的片段或者故事情节,其实是没有依据的,但已经深深地影响了读者,甚至有的研究者在学术论文中采用了这类说法。非虚构小说的写作,不是没有虚构的成分。


我并不是说这些有关石门坎的小说的某些情节不符合历史,因为这样的讨论或者问题没有意义。作为小说,就应该从文学的角度去看,而不是从历史学的角度去看。


第三,在这六部小说出现前,就已经有了二十年左右的石门坎研究、柏格理研究的重要学术著作了,所以他们能得到的资料是比较详细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贵州的一些学者就已经写了几篇有关石门坎的论文,虽然还充斥着许多的“偏见”,但也算有所突破了。到了九十年代,《“窄门”前的石门坎》一书出版,影响不小,至今仍然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著作。除了这本书,还有了许多的学术论文的出现,围绕在石门坎山涧的云雾正在慢慢被人为的拨弄开来。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五年,就有东人达先生的《在未知的中国》一书及其博士论文的出版,这算是目前以来最重磅的史料了吧!所以,自2005年杨大德先生的《中国石门坎》一书开始,小说作者们可以获得的资料就很多了,这对于他们理解石门坎,理解柏格理,理解阿卯具有很大的帮助。不论是地方志,还是翻译过来的英文资料,亦或是前人的研究成果,都可以是作者们的资料来源,可以为他们了解石门坎提供最基础性的保障。当然,后出的小说的作者,必定都是读过已出的小说的内容,也从中汲取了一定的养分了。


除了小说,有关于石门坎的文学作品,为人所熟知的就是王大卫先生的《中国石门》(上下册)一书。《中国石门》(繁体版)一书由香港文汇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到了2007年简体字版的也出了,书名改为《寻找那些灵魂》。王大卫先生的这本书属于纪实散文,并不是小说。


透过这些小说,我们可以探索作者写时的心境和所想要表达出来或者传递给读者信息(观点)。一本小说,往往寄托了作者的某个观念。


我们是否可以问:杨大德先生于2005年出版的《中国石门坎》一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先开始以石门坎(或者以柏格理)为创作背景(素材)的非虚构小说吗?


我想有人应该会说:是的。


是吗?


不是。


我可以肯定的回答说:不是。


其实,距离2005年约二十七年前,即1979年,就有一个人曾经以清末民国时期发生在石门坎的历史为素材,创作出了一篇小说。这个人,是一位苗族人,他在苗族文学史上,被公认为苗族现代文学杰出作家之一。这篇小说属于“短篇小说”,不太引人注意。


当然,我相信有一些人知道这篇小说,甚至读过它的(事实上,我得知这篇小说,也是得益于一位亦师亦友的人),也有许多人未曾知晓这篇小说的存在的。


欲知其眉目的人,敬待笔者下回说道说道!

顽石与窄门
顽石与窄门
顽石与窄门
顽石与窄门
顽石与窄门
顽石与窄门


所属主题
柏苗 顽石与窄门
柏苗 顽石与窄门
一個阿卯。我愛我的家人、家鄉以及朋友們。喜歡沉默,不善言辭。只喜歡寫寫文章,雖然寫的很爛。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