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高二起开始喜欢打篮球,那时特别关注自己的身高。180cm、181cm,它成了我对时间走快点的盼望。偏瘦的我,配上这身高,就是人群中的一根竹竿,杵在那里,一眼就能望见。
结婚之后,这事成了我的苦恼。每次跟妻子出去逛街,她总要提醒我慢下来,而我的双腿老是不自觉地加快频率,让她追也追不上。这会儿刚提醒没过多久,就发觉她开始拽着我的胳膊,用行动来“警告”我又太快了。
后来,我发现快的不仅是逛街的脚步,还有行事风格。日常生活里,我总是在那里拼命督促,告诉妻子跟上自己。“快点”、“迟到啦”之类的表达,成了我与她的日常用语,提醒她我已经安排好了,抱怨她不体恤自己。
直到有一次,她说:“你得跟我商量!”
这时我才发现,真正有问题的是我。我不断地希望妻子能够按照我的计划行动,但从未跟她讲过自己所谓的计划。我不断责备她拖沓,甚至在心里认定她做事没有计划,但从未了解过她心里真实的想法。
我停了下来,开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我大学读的专业是管理学,神学院毕业后也在教会中参与一些策划与组织的服侍,我所关注的事是“时间是否准时”、“做事是否计划”与“做事的目的是什么”。生活中这些事固然需要,但我忽略了教会与家庭的差异,它们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场。教会与家庭在关系形态与处事风格上有着极大的差别,事工强调组织性与目的性,而家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然而,我却常混为一谈,弄不清楚两者的差异,也就处理不好与妻子做事风格差异所造成的问题。
我开始出让自己的计划,放下自己对事情的把控。特别是近日,我开始学习与妻子一起在前一天安排第二天的事物时,我们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我们会交谈第二天会有什么事情,它需要多少时间,然后在该天晚上与她沟通这些事情做的怎么样,效果如何。在这些沟通中,妻子发现我表达不清楚,而我开始发现她的侧重点是什么,会担忧什么,这帮助我们克服做事差异所造成的问题。
我们仍然会有摩擦,我的大马虎依然会令妻子焦急,但改变确实发生了。我发现自己慢下来,虽然失去把控感,但并未使自己变得糟糕,反而令我更真实地经历与妻子同行,也在生活的现场操练那舍己的爱。妻子的细心、谨慎在磨砺我的粗心与不严谨,我更收获如何清晰与准确地与人交谈。
慢下来,发现我真实的焦虑;慢下来,不再让我做主,让爱成为我在家庭中更看重的事。
Mark’s home
有温度致力
于运作千字左右的精品私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