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戏笑】中文又称呼为“取笑”(jesting)的话;希伯来语sachaq,表示玩耍、嘲笑、戏耍、戏谑的意思;希腊语eutrapelia,也表示“粗俗的玩笑,下流的趣味”。
在罪人的世界里,人本能地会把别人当作取乐的玩具,嘲笑的工具。因为人里面生来有争竞、嫉妒的本性,取笑别人的同时,也是抬高自己的机会,儿女天生的弱者,最容易被成人嘲笑。
以实玛利比以撒长十三岁,作为哥哥,本应爱护弟弟,但他就喜欢取笑、贬低这个弟弟,因此,以撒的妈妈撒拉不得已:把以实玛利及妈妈夏甲从亚伯拉罕家中赶走,即除教,这是母亲保护自己孩子的本能。
戏笑人是大罪,是一种冷暴力,有童子戏笑以利沙是秃头,被至高者击杀。希西家王追求敬虔,行至高者眼中看为正的事,叫人传信给北国同胞,邀请大家一起过逾越节,但北国多数人戏笑他们,讥诮他们,只有少数亚设、玛拿西、西布伦的人自我降卑,来到耶路撒冷过节——撒玛利亚城灭亡的悲剧,此刻开始唱响了!
当约伯遭大难的时候,周围人,包括他妻子戏笑他:觉得追求敬虔,毫无意义;一些年少的人就戏笑约伯,藐视他,以他为歌曲,为笑谈,厌恶他,躲开他,甚至吐唾沫在他的脸上,正如夫子受难的时候,周围的人戏笑祂。
“匪徒作见证戏笑公平”,今天整个教+会界多数人也是如此,他们藐视公平,不相信至高者在管理整个世界,精准地执行公义的报应,因此他们的“口吞下罪孽”——像拉班一样,利用事工榨取别人,像希律王一样迫害约翰,把荣耀归给自己。
保罗跟以弗所的人,乃是全部选民如此说:淫词、妄语、和戏笑的话都不相宜,总要说感谢的话。
二
生活中一些戏笑或取笑的话,虽然表面上可能出于玩笑或无意,但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潜在的伤害,甚至影响他们的成长。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和可能的不良反应:
1. 关于外貌的嘲笑
-
“你怎么长得这么丑?”
-
“哈哈,你怎么胖成这样了?”
-
-
不良反应:可能让孩子变得自卑,对自己的外貌不满,甚至引发身体羞耻感(Body Shaming),其实,我们的身体都是至高者所造,祂看人不看外貌,而是看内心。
-
2. 贬低能力或智商
-
“你怎么这么笨?”
-
“连这个都不会,真没用!”
-
-
不良反应:削弱孩子对学习和探索的兴趣,让他们对自己能力失去信心,从而贬低自己,以为自己真的不会,以至于把1000两银子的恩赐也埋在地下了。
-
3. 人自义的刻板印象
-
对男孩:“男孩子怎么像女孩子一样哭?”
-
对女孩:“你是个女孩,应该安静点,不要乱跑!”
-
-
不良反应:这些态度来自人的遗传,限制孩子自然表达情感或个性,强化性别刻板印象,人首先是应该真诚地活着,只要不违背圣书,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
4. 争竞和贬低
-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
-
“你永远比不上谁谁谁。”
-
-
不良反应:可能让孩子感到自己不够好,产生嫉妒或怨恨心理,甚至影响亲子关系。说这话的父母,内心和人充满争竞、嫉妒,贪恋世俗,是天父的敌人。
-
5. 冷漠否定人
-
“别大惊小怪,这有什么好哭的?”
-
“你这样很矫情,没人会喜欢你。”
-
-
不良反应:父母不怜恤,不懂孩子年幼,经验不足,难免大惊小怪。我们被接纳,不是因为我们好,因为至高者的爱临到我们,恩典临到我们。可以这样说:“不要矫情,活出真情实感来”。
-
6. 对梦想的嘲笑
-
“你怎么可能当科学家?别做白日梦了。”
-
“你这样的人还想成功?”
-
-
不良反应:打击孩子的梦想和信心,让他们害怕尝试和冒险,甚至放弃自己的兴趣和热情。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你应该多祈求,多读圣书,希望你的追求也是至高者给你的心意!
7、如何避免?
-
1)多用鼓励的语言:即使孩子有不足,尝试通过支持和引导来帮助他们改进。
-
2)换位思考:在说话前,想想如果别人这样对你,你会有什么感受。
-
3)尊重个性和感受: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尊重他们的成长节奏和情感表达。
-
4)表达幽默但不伤害:可以用幽默的方式交流,但避免涉及敏感话题如外貌、能力等。
-
用温暖和尊重的语言取代取笑,如果孩子实在有过犯,就告诉他,圣书如何说,悔改、不要再犯了!只要他们悔改了,即便犯罪七十个七次,我们都应该饶恕,而不是冷嘲热讽。
三
对身边的人多说造就人的好话,激励他们追求真善美,不仅能够拉近关系,还能营造彼此相爱的生活氛围。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和做法:
1. 主动发现对方的优点
这需要认真观察,用良善的心去体会别人的言谈举止,否则是拍马屁(你好棒,你好聪明,我好崇拜你,你真厉害等鬼话)
表达方式:
1)“我觉得你很有耐心,这样的品质,是祂赐福给你的。”
2)“你的笑容真的让人很温暖,和你在一起很舒服。”
意义:帮助对方认识自己的长处,明白至高者的呼召,同时让他们感受到被欣赏和尊重,并鼓励他们用这些长处,服务夫子的国度。
2. 认可努力和进步
我们每天要为儿女,为家人守望祈求,希望他们成为什么人。因为鼓励和安慰的话语,是从我们心流露出来的,心里充满什么,嘴上会说什么,尤其是在家人面前。
-
表达方式:
-
意义:强调过程而非结果,鼓励对方持续追求进步,而不是害怕失败,享受生命的过程,把荣耀归给至高者。
-
1)“感谢夫子,你这段时间真的很努力,成果让我很佩服。”
2)“虽然今天结果不理想,但你做的准备让我很感动。我相信神在身上有美好的计划!”
3. 用语言激励追求真善美
我们自己要默想圣书的话语,在我们的五脏六腑中消化,走舍己的路,转化为行动和生活,这样我们才能从属天的角度欣赏别人,特别是欣赏孩子,否则我们只会和世人一样,盯着别人家的孩子,看学习成绩,追求今生的骄傲——拜摩洛!
-
关于“真”言:
-
“你的真实让我觉得很难得,现在这个时代,撒谎是从鬼魔来的。”
-
-
关于“善”言:
-
“你帮助别人的时候让我很感动,希望你越来越像我们的夫子。”
-
-
关于“美”言:
-
“你对生活的热爱真让我受启发,你的视角总能发现生活的美好。”
-
意义:通过具体的例子,把抽象的价值观变成可触摸的鼓励,让对方感受到自己对他人的造就。
-
4. 用温和的建议替代批评
我们很容易怒气冲天,因为我们本质是自义的,看到孩子出了问题,就得不可思议,不教训一顿,不能让自己情绪平静。想想我们自己小时候,又如何成长呢?但愿我们还记得,或者写了日记。
-
表达方式:
-
批评:“你怎么总是这么粗心?”
-
改为:“你字写得很漂亮了,如果能细心一点,效果更好,愿至高者祝福你。”
-
意义:用建议参考保罗的书信,先肯定对方的优点,然后批评问题,最后鼓励人。
-
5. 倾听并表达支持
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是很多人知道的道理,但落实,需要操练,就像打球、健身要领。
-
建议如此说:
-
“我们都会有难处,上*帝为我们关掉了一扇门,总会开另外一扇门的”
-
“我们遇到的艰难,都是神给我们的功课,祂总会给我们开一条出路,叫我们受得了。”
-
意义:通过共情和鼓励,让对方感受到至高者是他们的后盾,增强他们面对挑战的勇气。
-
6. 用信心和盼望引导
-
建议如此说:
-
“上*帝给了每个人不同的恩赐,而你的恩赐真的让我看到祂的美善。”
-
“为真理做见证,最有意义的事,当年夫子面对彼拉多的时候,也如此言行。”
-
意义:结合信仰,用更高的视角去激励对方,引导他们追求心灵成长和生命意义。
-
7. 用幽默和轻松的语言
-
建议如此说:
-
“你这么聪明,连电脑都怕你会修它!”
-
“你笑起来真治愈,简直就是行走的太阳!”
-
意义:让人既感受到你的欣赏,又能轻松愉快地接受你的赞美。
-
8. 对孩子和年轻人特别关注
-
建议如此说:
-
“你真的有很多潜力,愿你祷告多读圣书,多尝试多努力,认识至高者,也认识你自己!”
-
“你现在的一小步,未来会成为一大步,愿你成为至高者国度的精兵!”
-
意义:帮助年轻人树立信心,让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和动力。
总结
-
心态:保持欣赏和善意,用心观察每个人的优点。
-
行动:平时多为人祷告、守望,关键时刻及时表达,不吝啬肯定和赞美。
-
目标:通过具体、有力量的话语,激励他们追求真善美,多认识至高者,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当我们常说造就人的好话,也会发现,自己也在被这些从圣灵来的话语滋养,生活充满力量。
四
以上内容,部分是从Chat-GPT搜索过来的,原来内容有太多心理学的内容,人本的东西,我进行了一些修正,如果还有不妥之处,请告知。
诚实地说,我们家的人也不怎么会说话,我收集起来,自己使用,也发给你们,但愿对彼此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