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2 1 月, 2025
spot_img

我眼中的日本

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也许,每个人眼里也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日本。这是一个国人旅日游记,从他个人的视角观察体味日本,希望能对了解日本提供一点帮助。


我是去年9月份去的日本,大概游玩了20天,从富士山、岚山、皇宫、鹿园等景点,到新宿、驻地、京都、大板、奈良等城市,竟没有给我留下过深的记忆。但是,日本的民宿和在日本的人文感受,却给了我深刻触动,影响至今。


现在想想,一年来我始终没有写日本游记的原因,竟然是怕被人误认为是个“精日”分子,真是可笑之极!     

     

我从小就受反日教育,这种思想主要来自我的家庭,来自参加过多年抗战的老爷子。


至今,我仍记得老爷子充满激情地讲述他亲历的十多次战斗、讲述他做为新一军38师113团的一名重机枪手,是如何射杀日军的经历,甚至还记得老爷子曾伤感地描述他身边战友的一个个的死状,让家人不寒而栗。


虽然老爷子讲的次数不多,但足以让我这个没上过战场的怂人感到无比震惊。也是从那时起,民族仇恨的种子被深深地种在我的心里。          

     

去日本之前,我对日本的基本认识也就是这些,再加上曾看过的电影,如《追捕》、《人证》、《望乡》、《深夜食堂》及一些动作片。日本电影中关于人性的描写曾改变过我对电影制作的认识。


我在做了2天路书后,便带着这些认识和简单的行李与好友登上了行程。

      

入境日本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毕竟在香港澳门赌场都耍过的人,是不会对日本表面上的光鲜、饮食、城市建设及人们的穿着打扮有所追恋。初到时,只是觉得随处可见的日文标识非常有趣,以致我每遇见到一组,便不由自主地停足注目,去猜猜它的中文含义或着嘲笑一下笨拙的文字组合,很快这就成了我行程中一个乐趣。


但在频繁地接触当地人和遇事之后,我才猛然地被当地文化惊醒,至今难忘。

     

在日本颇多的经历中,我先从中捡出三个小见闻,看官们也能从我的表述中,从某个角度看到我对日本的基本认识。

一、雨中送伞的老妇人      

     

对于漫无目的游客,闲逛一下自己感兴趣街边小店,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在日本的任何一条商业街,大都是人头鼎沸,人们不紧不慢,满足地从这家转向另一家,两侧的商家都会施展绝招吸引客人,商品的繁多使你在这里不可能找不到中意的商品。不过,到处充溢的奢靡与繁华,也难免让人对这景致产生一些油腻之感。

     

在我们来到神户后的某一天下午,正在街边满怀兴致地感受着这些时,天上突然飘下了不小的雨滴,雨并没能减弱我们的兴致,我们继续冒雨行走,欣赏雨中的街景也自然地成了我们的选择。

     

雨,丝毫没有停顿的意思,反而暴下如注,我们身上的户外防水衫也开始有湿漉感,只得走进了街边商家的雨搭。


这时,忽然有一辆自行车停靠在我们身边,一个老妇人手持2把未打开的塑料雨伞,艰难地下了自行车。


顺着她看上去,老妇人大概有60多岁的样子,偏瘦微驼身材、个头不高,属于在日本常见的那种妇人形象,她脸上一直带着诚恳而腼腆的笑容,嘴里不停着向我们嘟囔着日本话。


这让不懂日语的我们不知所措,只能报以微笑和连连的摇头,老妇人接连地向我们微笑点头,并再三将手中的雨伞做出递给我们手势。我猜测着,她是要把雨伞给我们挡雨吗?请别怪我多疑,毕竟我从小至今从未遇到过如此待遇。

     

我犹豫着,但还是立刻顺从了她的意思,我迟疑地、傻笑着左手接过了她递过来的雨伞,右手下意识地摸了一下钱包,静静观察她接下来的反应。


老妇人见我们接过雨伞,满足地笑着,笑容是发自内心并略带些腼腆的那种。老妇人再次鞠躬转身,快速上了自行车沿路而去。


这时的我,整个身体都像僵住了,连向她道谢的动作,都显得那么的机械和无心,我们一直望着她离去的背影,一直到辨认不出她曲勾的身影,这才想起打开雨伞为自己遮雨,我下意识地深闭双眼,无法形容自己的感激和伴随的内疚,嘴里只不自禁地嘟囔着:“我靠、真事呀、我靠我靠…….”

     

老妇人的一个小小善举,不单是让我们在他乡亲历一次人间温暖,更让我觉得应该努力去理解当地人的思想。但接下来我遇到的事,让我彻彻底底的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行为了。


二、为他人指路的代价    

     

我喜欢背着双肩包在火车站或机场里徘徊的感觉,喜欢看着陌生人的来来往往,每遇此时,我内心就会产生一种久违的惬意感。所以我们的旅途中常常会选择火车出行。

     

记得那天我们是从京都站登上了一列火车。一上车,同伴便有预感坐错了车,但又不肯定,情急之下,只得向车上的当地人求援。我们的求助立即得到了身旁2个年轻男士的同时回应,随即我们马上得到了对方肯定答复,确实坐错车了,但由于双方语言沟通不畅,我们始终不明白应该换乘哪趟车?沟通仍在困难的继续着。

     

就在此时,火车停在第一站,其中的一个带着眼镜的年轻人,毫不犹豫地带着我们下了车,然后在站台上继续详细地为我们讲解地图。他效率更高的是,为我们实地指引远处转乘位置和道路,很快,我们在他反复的指引下,完全明白了他的意思,并找到了方向和地点。我们满怀感激地向他道谢离开,按着他指的路走去。

     

在绕过两路铁轨后,我们终于找到了换乘站台和标识,心情也平静下来。这时,我下意识地回头望望,发现远处的那个年轻人仍在原地看着我们,在相互目光接触后,年轻人朝我们点头微笑,并示意出肯定手势,然后他原地转身,排在等车的队伍中,像是在等待下一趟相同车。


我这时才明白,这个年轻人是为了给我们指路才下了这趟车,而他却牺牲了自己的时间,真是匪夷所思,满怀歉意,我们能做的只是充满祝福地目送他登上车,祝他一生好运。此时的我除了感叹,还是深呼吸地感叹…….. 

      

剖析一下自己的内心,学一次雨中送伞的老妇人,我好像是还能勉强为之,但是让我学做这个年轻人,恐怕我这辈子也难做到,真实的差距呀。


三、农村的居舍和人们的礼节

     

在京都,我们住在一个忘记了名字的大湖旁边,酒店是高层的Marriott。入住后,当我猎奇的凭窗俯瞰时,眼前豁然开朗,俊美的大湖尽收眼底,青山绿水的映衬,显出碧水蓝天的秀美,波水粼粼的泛光,让我感觉这不是在东洋,而像是在我们江南的鱼米水乡。

     

随着太阳从云中出现,湖水的光芒越来越耀眼,终于耀眼到使我无法正视,瞬间湖面上又起了风,水波纹骤起,在耀眼的亮光中,再也不可能看清楚波纹的形状…….

     

随着我的视野在窗前的移动,忽然发现,远处有一大片村舍,立刻引起我们的兴致,寻找原生态的自然村舍正是我们每次出行的必选项。


在吃完丰盛的自助餐后,我们的精力和勇气又重新恢复到初始,从酒店各自借了自行车,便朝着村舍的方向出发了。

     

近看,村舍是由一大片几十栋独栋两层或三层小楼组成。


我们推着自行车顺着一条宽至通车的土石路走进了村庄,在村舍楼宇间的空地上,与我们江南地区一样,种植着一片片的菜地,房屋楼体朴实无华,与城市里的别墅无大差异,都是以灰色调为主。走在弯曲的村中小路上,看到的是处处干净整齐,甚至没有看见一点点垃圾。

      

忽然,不远处一阵阵笑声吸引住我们的视线。顺着看去,几个4、5岁的孩童在田边空处欢笑着玩耍着,两个看似菲佣的中年妇人在旁边坐着、闲聊着,但她们眼光始终没有离开过孩子,这串串欢声笑语足以传染每个过路人,让寂静的村舍增添了一些活力。

     

村庄中最吸引我的是每栋房前屋后的小院,每一处小院里都布置得清雅、精致,小院的矮墙上多挂着不知名的植物丝藤,门前种植着彩色的花草和摆放着精致的盆景,绿色的叶子衬着花朵,又鲜艳又娇嫩,沐浴在温煦的阳光下,给人一种幽美、恬静的感觉。

     

房屋顶上的雨管水被设计的很别致,像一串风铃,巧妙地从屋顶一层层地连接到地面,使雨水不会外溅,这是一群多么精致的人、又有着多么精致的生活呀。

     

房屋小院内偶见的业主在发现我们参观时,都会回以善良的微笑;路上不多的行人总是来去匆匆,但一见到陌生的我们时,一定会在匆匆中停下脚步,用标准30度的鞠躬和微笑,向我们打个招呼,我们也入乡随俗、照猫画虎地回应着她们。我的异国感受从未如此的强烈过,这样的民风和习俗,让我倍感兴奋地寻找着答案。

     

在村舍中我们没有看见任何的商铺、公厕、停车位及标语口号宣传,除了孩子们的笑闹声,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安静。


偶闻风起时,贴在墙上残破的安倍参加竞选时的宣传海报破角处,发出阵阵的劈啦声,也给村庄添了一丝淡淡的政治色彩。

      

结尾:


当我们如期返回北京3号候机楼,费力地挤上的机场大巴,抢占好自己的行李位时,才让我慢慢恢复了往日的习惯和放松的心态。但巨大的民族差异,让我很长时间仍处在混混沌沌中,难道我们目前最大的敌人不是日本?也不是美国?而是国内那些戴着假面具的百万裸官、自私的贪官?是那些拒不公布私产官吏?还是那些只知道挣快钱的无德企业家们?至少,我见到过的这些日本人,实在是与国内长期宣传日本人形象联系不到一起。

     

细想一下,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应该是通过对世界的感知和亲历,但是,我们通常对未知世界的偏见和成见(固定思维)是来自于长期的宣传导向,我相信,只有靠亲身感知才能打破了我们的固定思维,才能还原真实的世界。

所属主题
蒋效中 蒋唐说
蒋效中 蒋唐说
关注公义,追求自由,聚焦社会与文化领域的公共话题。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