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葛荫华医生是第一位定居长沙的传教士,在湖南掘地生根了40年,从未有转换过宣教工厂,在长沙建立的家中教会,成为美国宣教学的成功案例,他所创立的福音船布道团走出湖南,受到广西、江西和贵州等邻省教会的争相邀请,他所成立的湖南圣经学院也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基要派神学培训基地之一。
1863年葛荫华(Frank Keller)出生于美国,1897年葛荫华博士来华成为内地会的医疗传教士,驻江西九江布道施医。
葛荫华博士
1898年葛荫华从江西进入湖南茶陵行医传教,成为内地会在湖南的开拓者。年底的时候,葛荫华从茶陵州来信中写道:“我们早晨的聚会已经有二十到四十位安静、专心的听众了。昨天礼拜天,我们的聚会时间比平日长些,来的大约有六十个人。我们的访客很多,他们都毫不犹豫地进来和我们喝茶。这难道不稀奇吗?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地静好。哦,让我们赞美祂吧!有人带信给我们,这儿附近的学堂大礼堂里有些尖锐的言论,威胁要杀掉我们的房东,洗劫他的房子,然后攻击我们。我们在上帝的手中,祂是万能的……请为我们祷告。”
笔者在老家(茶陵)牧师楼前留影
1899年葛荫华到周边的衡阳、湘潭开拓被逐,复返茶陵,因暴动房屋被毁,其幸免于难逃到江西。5月份他从驻地来到上海面会戴德生,决意要离开内地会,除非内地会的“不向当局索取赔偿”的原则能为他破例,戴德生听闻后专门为此祷告,单凭祷告而使他心意回转。葛荫华无比感恩地回忆起这段往事:“在我们的会面进行之前,在戴德生还没有对我提一个字这个话题之前,我的整个立场就已经开始转变了。我意识到自己完全错了,即便是在我这个特别的个案上,内地会的原则也是正确的。……于是到了约定的时间,我去见他,并告诉他:‘戴先生,我觉得我应当立刻让您知道,我的看法已经改变了,我已准备好了整件事情顺服您的安排,按照您指示的去做。”
内地会在茶陵的福音堂
事后,戴德生安排了更加有经验的传教士贝贻士去了湖南省城,拜会总督,并以友好的方式陈述此事。总督派出了一位副职去了茶陵,安排当局修缮了房屋,并依据中国法律恢复宣教士继续在此活动。为了让房东能得到更充分的赔偿,葛荫华放弃了所有的索赔要求。葛荫华重返茶陵以后,曾来信说:“这样的安排,所有的人都很满意,而且衙门里的一应大小官员都跑来感谢我们,感谢我们对待州府大人的宽大仁慈。从那时起,州府大人一家也成为了我们的热心朋友。我还做了他们的家庭医生……若干年以后大人也到了省城长沙,他最后生病的时候还是我医治的。在义和团拳乱时期,他们用行动证明了他们的真挚友谊。当时意大利的教士已经在衡阳被杀,一群当兵的跑到茶陵来想要杀我。州府大人把我保护在了他的衙门里面,我在里面待了一周,最后,当事态已经失控,他自己的性命都已岌岌可危的时候,他让我趁黑逃走,并派了一支强大的卫队将我安全送到了江西。一年后我们到长沙时,在那里受到了友好的接待,并且还有官员们对我们的信任和友谊,这对我们是很大的帮助,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茶陵之事的处理,因为是照着戴德生祷告的应允而行的。”
茶陵工农兵政府旧址(原系南宋至清代州衙)
1901年6月8日葛荫华与国人李联光等人从上海赴长沙开拓。2天之后便在城里较好的地段租到了房屋,这次租赁得到了官方的认可,成为第一个在长沙定居的外国人。次年在长沙南门附近的学院街“永租基屋,开设内地会福音堂”,后建立了一所男女圣经走读学校与医院。1907年德国博士何伦卫、顾蒙恩在社坛街购地建造了福音堂及三栋住宅。
1905年戴德生在学院街内地会的茶会
1902年,39岁的葛荫华也收获了爱情,与在山东宁海州(今烟台市牟平区)内地会传教士狄秀兰(Ellen E. Tilley)结婚,婚后同驻长沙一起开拓。1905年葛荫华儿子逝世,葬礼上地方官提供军事护卫的送灵队伍,中学男生举着横幅为他送行,普通民众也纷纷加入了送葬队伍,队伍总共有上百人,这跟以前不接受外国传教士形成鲜明对比。当年葛荫华回国述职,直到1908年才重返长沙。
美国旅行家盖洛(左二)与晚清长沙的四大高级官员合影/葛荫华 拍摄
1911年,葛荫华和华人牧师萧慕光发起创办了“湖南逐家布道团”葛荫华任总干事,组织人员赴穷乡僻壤挨家挨户宣讲福音,初仅团员6人,后增加28人,分成南北两队,南队由杨熙少带领,布道于衡阳各属:北队由萧慕光带领,布道于湘阴平江等处。团员游行布道,携带各种单张小本圣经逐家分送,五年之间,曾进十万七千余家中布道。
杨熙少
1911年8月,葛荫华在衡山南岳集贤峰侧的白龙潭之上购买湖南新军第四十九标营房开办了一所秋令圣经学校,作为传教士读经修养之地,也为了向大量到衡山上香拜佛的民众传扬耶稣的救恩。
传教士们在南岳向进庙烧香的人分发《圣经》
1912年美国旅行家威廉·埃德加·盖洛,出版《中国十八省府》一书,把游历中国的所见所闻一一记下,盖洛采用了葛荫华在长沙天心阁城墙月墙藏兵洞中拍摄的大炮,时称“红毛大将军”,原来1852年太平军攻打长沙,将长沙城围了81天(10月19),城里撑不下去了,准备用炮最后一搏,没想到第一炮就打死太平军的首领,太平军因此散去,当时打下600多座城池的太平军,唯独败走麦(长沙)城,这枚炮被当成了拯救长沙城的功臣,民众在大炮身上糊满了红纸,挂着很多感恩的对联,周围插满了神香和蜡烛,给这门大炮起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红毛将军”,后到长沙医疗宣教的胡美称它为医学劲敌之首,迷信的人们一生病就来寻求大炮的保护,尤其来为孩子祈祷的母亲居多,胡美给红毛将军定义为“半个多世纪以来长沙城的母亲们一直信赖的一位‘儿科医生’”。
葛荫华拍摄的“红毛大将军”
1916年,葛荫华把在美国80岁的老母亲接到长沙赡养,其母说:“我若是来中国走走看看,就不会漂洋过海到中国来,我是怀着吃苦的心志来陪儿子媳妇在长沙行医布道的,而且一定奉陪到底,打算在长沙长住,不准回到美国老家了。”这件带母宣教的事情,成为当时的一段佳话。”1919年4月28日,长沙宣教站里张灯结彩庆祝葛老妇人的83岁大寿。
长沙内地会福音堂界碑
1917年,葛荫华在长沙东郊韭菜园创办了罗安琪圣经学院,后命名为湖南圣经学校。学校为美国洛杉矶圣经学院(今美国拜欧拉大学)的分校。学院建成的西式建筑群,为当时湖南省“最讲究、最气派的建筑”。 1955年湖南圣经学校合并于北京燕京神学院。
湖南圣经学校
1939年,76岁的葛荫华携眷离开长沙回国,于1945年在美国安息主怀,享年82岁。3年后师母狄秀兰也亦故去,享年77岁。
长沙葛荫华旧居(已拆除)
—欢迎转发—
(不做传教士、可做传教事)
寻访者手机、微信:139 688 32737